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2541发布日期:2018-12-21 20:1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金属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铸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方法,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铸件占到铸件总产量的90%以上。在砂型铸造中,粘土砂、水玻璃砂以及树脂砂是最常用的三种型(芯)砂,树脂砂不仅可用于造型,而且砂型铸造中所用的芯子绝大部分是由树脂砂制造的,因此树脂砂在铸造生产中获得了大量应用。

浇注落砂后形成的树脂旧砂以及由制芯过程形成的废砂芯形成的树脂旧砂砂粒表面残留有树脂膜,树脂膜的存在影响了由树脂旧砂混制的型(芯)砂的发气性,恶化了型(芯)砂的铸造工艺性能,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型(芯)砂的强度,因此树脂旧砂必须经过再生部分或完全去除砂粒表面的残留树脂膜才能重新应用,部分或完全去除树脂旧砂砂粒表面树脂膜的工艺过程称为树脂旧砂再生。

树脂旧砂再生有机械法、气流法、热法以及联合法,分别适用于不同树脂粘结剂旧砂的再生。呋喃树脂旧砂可采用机械或气流法再生,碱性酚醛树脂旧砂可采用联合法再生,覆膜砂、冷芯盒树脂旧砂可采用热法再生。

树脂旧砂热法再生就是将树脂旧砂加热到700℃左右,使树脂旧砂砂粒表面的树脂膜燃烧,从而去除砂粒表面的树脂膜。目前常用树脂旧砂热法再生装置有水平流化床式焙烧炉、立式焙烧炉、立式流化床式焙烧炉、立式多层流化床焙烧炉等,其中流化床式焙烧炉动力消耗大,运行成本高,立式炉结构庞大,制造和维护成本高。降低树脂旧砂热法再生装置的制造以及运行和维护成本成为树脂旧砂热法再生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该焙烧炉结构紧凑,动力消耗少,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从左往右依次包括进料除尘室和以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炉体,且所述炉体的左端延伸至所述进料除尘室的内部;

所述炉体的下方设置底座,所述的底座和炉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炉体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炉体包括内滚筒和与所述内滚筒固定连接的外滚筒,且所述内滚筒的右端位于所述外滚筒的右端的左侧;

所述的外滚筒内设置有呈螺旋状结构的推料板和多块沿圆周方向布置的扬料板;

所述的进料除尘室上设置有进料斗,且所述的进料斗通过导料管与所述内滚筒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进料除尘室的上端设置有排烟口,所述进料除尘室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炉体的右侧设置有向内滚筒喷射热气流的燃烧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右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燃烧室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室内固定设置有挡板,且所述的挡板伸入到所述的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滚筒的直径小于所述外滚筒右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的挡板上与所述燃烧器喷射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左侧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流筒。

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的右端和外滚筒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的燃烧器安装于所述的挡板上,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滚筒的直径小于所述外滚筒右端开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外滚筒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滚筒内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且所述的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共同形成了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的左端设置有导料锥。

进一步地,所述外滚筒的右端设置有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减小的导料筒。

进一步地,所述的炉体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焙烧炉只需要一台电机带动炉体转动即可,工作可靠,动力消耗少,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成本。

2、旧砂直接进入焙烧炉的高温区,即内滚筒,避免了树脂旧砂在较低温度下焙烧时产生的结块现象。

3、该焙烧炉将旧砂焙烧和再生砂的初步冷却相结合。

4、砂子在炉体内行走了二个行程,在完成了树脂旧砂热再生和再生砂初步冷却的情况下,和单层滚筒相比缩短了滚筒的长度,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炉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料除尘室、炉体和燃烧室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滚筒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除尘室,11-进料斗,12-导料管,13-排烟口,14-出料口,2-炉体,21-内滚筒,211-第一耐火砖,212-第二耐火砖,213-导料锥,22-外滚筒,221-导料筒,222-推料板,223-扬料板,3-燃烧室,31-燃烧器,32-挡板,321-导流筒,322-支架,4-底座,51-电机,52-托轮,53-轮带,5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树脂旧砂热法再生二回程滚筒焙烧炉从左往右依次包括进料除尘室1、炉体2和燃烧室3,所述炉体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进料除尘室1的内部,所述炉体2的右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3的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炉体2的下方设置底座4,所述的底座4和炉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炉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炉体2以左高右低的方式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炉体2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8°。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炉体2包括内滚筒21,所述内滚筒21的外部套设有外滚筒22,且所述内滚筒21的右端位于所述外滚筒22的右端的左侧。所述的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通过设置于所述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的连接柱(图中未视出)固定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柱沿圆周方向均布。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的内滚筒21内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耐火砖211和第二耐火砖212,且所述的第一耐火砖211和第二耐火砖212共同形成了齿形结构。

如图3所示,进料除尘室1的左侧设置有进料斗11,所述进料斗11的出口端设置有导料管12,且所述的导料管12穿过所述的进料除尘室1延伸至所述内滚筒21的左端。所述进料除尘室1的上端设置有排烟口13,所述进料除尘室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4。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外滚筒22内设置有推料板222和多块扬料板223,所述的推料板222呈螺旋状结构,所述的扬料板223为沿径向布置的平板,且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外滚筒22的右端设置有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减小的呈锥台状的导料筒221。

如图3所示,所述燃烧室3的右侧设置有燃烧器31,燃烧器3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31即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4上的电机51,所述的电机51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外滚筒22相连。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相连的转轴54,所述转轴5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托轮52,所述的外滚筒2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托轮52相配合的轮带53。所述的托轮52和轮带53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动力传递。

所述的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或是链传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燃烧室3内设置有挡板32,且所述的挡板32通过支架322与所述的燃烧室3固定连接。所述的挡板32伸入到所述的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且所述挡板32的直径B大于所述内滚筒21的直径A小于所述外滚筒22右端开口的直径C。所述的挡板32上与所述燃烧器31喷射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通孔。

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避免燃烧器31产生的热气流进入到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通过挡板32的遮挡燃烧器31产生的热气流通过通孔进入到内滚筒21内,由于挡板32和内滚筒21右端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大部分热气流会进入到内滚筒21,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进入到外滚筒22。

第二,如图4所示,由于外滚筒22和燃烧室3之间会有一定的缝隙,冷空气会通过缝隙进入到燃烧室3内,一部分用于调节热气流的温度,随热气流进入内滚筒21中,另一部分进入到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地调节内滚筒21内的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外滚筒22和内滚筒21之间再生砂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热气流进入到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挡板32的左侧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流筒321,且所述的导流筒321延伸至所述内滚筒21的内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进料,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滚筒21的左端(即入口端)设置有导料锥213。

工作过程:

炉体2通过轮带53支撑在托轮52上,电机51驱动托轮52,利用托轮52与轮带53之间的摩擦力驱动炉体2回转。燃烧器31燃烧产生的热气流进入内滚筒21,并穿过内滚筒21,最终通过进料除尘室1的排烟口13排出。进入内滚筒21和外滚筒22之间的冷空气穿过外滚筒22,并最终通过进料除尘室1的排烟口13排出。

砂子由进料斗11经导料管12由内滚筒21的左端进入内滚筒21,在导料锥213的作用下迅速将砂子送入内滚筒21内部。进入内滚筒21的砂子一方面在呈轮齿状的耐火砖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着被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呈雨淋状下落然后又被举起的过程,另一方面在重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砂子和热气流之间进行对流换热,砂子被加热,当砂子移动到内滚筒21的右端时,被加热到700℃左右,砂粒表面的树脂膜被烧掉,砂子得到了再生,最后砂子由内滚筒21的右端部流出,并在导料筒221的作用下迅速的进入到外滚筒22。

在外滚筒22中,外滚筒22的推料板222将砂子向左推送,同时推料板222和扬料板223所形成的举升斗将输送中的砂子举升到一定高度,砂子在重力作用下呈雨淋状下落,并在输送过程中不断重复。由于进入外滚筒22的炉气中混合了冷空气,气流温度得以降低,砂子和气流之间进行对流换热,砂子得到了冷却。当砂子运动到外滚筒22的左端部时,由进料除尘室1的出料口14流出,砂子完成了由内滚筒到外滚筒22的二个行程。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所述的挡板32通过支架322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燃烧器31直接安装于所述的挡板32上,所述挡板32的左侧未设置导流筒32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