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3344发布日期:2019-01-29 17:5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瓶除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



背景技术:

钢瓶是贮存高压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的钢制瓶。钢瓶的安全储存和运输气体钢瓶一般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所以对钢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52418.4,发明创造的名称为立式钢瓶刷锈机,包括控制系统、作业平台、机箱、升降导柱、定位滑套组件、提升机构、钢瓶转动机构、压瓶导杆、压瓶机构、刷瓶机构、旋风除尘器、离心风机及除尘水箱,钢瓶立式压紧在压瓶机构与钢瓶转动机构之间并由钢瓶转动机构驱动钢瓶转动,刷瓶机构的钢丝刷与钢瓶反向转动,提升机构拉动刷瓶机构的钢丝刷向上下移动,实现为钢瓶除锈。本发明采用钢瓶立式除锈的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钢瓶表面除锈的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立式钢瓶刷锈机存在着钢瓶瓶体除锈不彻底,在除锈过程中会还存在着随时倾倒的危险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以解决现有的立式钢瓶刷锈机存在着钢瓶瓶体除锈不彻底,在除锈过程中会还存在着随时倾倒的危险的问题。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包括立柱,第一滚动装置,传动装置,第二滚动装置,底座,丝杆,除锈装置,联轴器和电机,所述立柱设置为两处,通过焊接的形式安装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滚动装置通过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立柱之间;所述第二滚动装置和第一滚动装置为同水平高度安装;所述丝杆设置在立柱的顶部;所述除锈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丝杆上;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定位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的内侧;所述第一滚动装置包括滚轴Ⅰ,滚筒Ⅰ和轴承Ⅰ,所述滚轴Ⅰ通过轴连接安装在传动装置上;所述滚筒Ⅰ设置为中空式,套接在滚轴Ⅰ上,并通过焊接的形式将滚筒Ⅰ两端与滚轴Ⅰ连接;所述第二滚动装置包括滚轴Ⅱ,滚筒Ⅱ和轴承Ⅱ,所述滚轴Ⅱ通过轴连接安装在传动装置上;所述滚筒Ⅱ设置为中空式,套接在滚轴Ⅱ上,并通过焊接的形式将滚筒Ⅱ两端与滚轴Ⅱ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通过轴配合连接在电动机上;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立柱的内侧;所述副齿轮采用两个,通过轴连接分别安装在滚轴Ⅰ和滚轴Ⅱ上。

所述除锈装置包括框架,丝母,除锈刷,调节螺栓和顶板,所述丝母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框架上端;所述框架通过丝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除锈刷安装在顶板下端;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框架与顶板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电机和电动机均采用型号为6IK180RGU的电机,速度可调,能耗低,性能优越,振动小,噪声低。

所述顶板采用弧形状金属弯片,并调节螺栓安装在框架上,能更好的贴合瓶体进行除锈。

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具体采用圆柱形碳钢斜齿齿轮,传动能力强、噪音小、转动平稳。

所述控制门面板设置在立柱的左侧,通过导线与电机和电动机连接,并通过电源线与外界220V市电连接,保证了各机构的控制和电源的供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齿轮和副齿轮的设置,实现了滚轴Ⅰ和滚轴Ⅱ同向旋转,钢瓶不断的转动保证了钢瓶瓶体都能被除锈。

2.本实用新型的顶板的设置,弧形的设计能更好的贴合瓶体进行除锈。

3.本实用新型的丝母与丝杆的设置,有利于实现除锈装置的往复运动,保障钢瓶的除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滚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柱,2-第一滚动装置,21-滚轴Ⅰ,22-滚筒Ⅰ,23-轴承Ⅰ,3-传动装置,31-电动机,32-主齿轮,33-副齿轮,4-第二滚动装置,41-滚轴Ⅱ,42-滚筒Ⅱ,43-轴承Ⅱ,5-底座,6-丝杆,7-除锈装置,71-框架,72-丝母,73-除锈刷,74-调节螺栓,75-顶板,8-联轴器,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瓶生产除锈机,包括立柱1,第一滚动装置2,传动装置3,第二滚动装置4,底座5,丝杆6,除锈装置7,联轴器8和电机9,所述立柱1设置为两处,通过焊接的形式安装在底座5的两端;所述第一滚动装置2通过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立柱1之间;所述第二滚动装置4和第一滚动装置2为同水平高度安装;所述丝杆6设置在立柱1的顶部;所述除锈装置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丝杆6上;所述丝杆6通过联轴器8与电机9连接;所述电机9通过螺栓定位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1的内侧;所述第一滚动装置2包括滚轴Ⅰ21,滚筒Ⅰ22和轴承Ⅰ23;所述滚轴Ⅰ21通过轴连接安装在传动装置3上;所述滚筒Ⅰ22设置为中空式,套接在滚轴Ⅰ21上,并通过焊接的形式将滚筒Ⅰ22两端与滚轴Ⅰ21连接;所述第二滚动装置4包括滚轴Ⅱ41,滚筒Ⅱ42和轴承Ⅱ43;所述滚轴Ⅱ41通过轴连接安装在传动装置3上;所述滚筒Ⅱ42设置为中空式,套接在滚轴Ⅱ41上,并通过焊接的形式将滚筒Ⅱ42两端与滚轴Ⅱ41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电动机31,主齿轮32和副齿轮33,所述主齿轮32通过轴配合连接在电动机31上;所述电动机3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立柱1的内侧;所述副齿轮33采用两个,通过轴连接分别安装在滚轴Ⅰ21和滚轴Ⅱ41上。

所述除锈装置7包括框架71,丝母72,除锈刷73,调节螺栓74和顶板75,所述丝母72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框架71上端;所述框架71通过丝母72与丝杆6螺纹连接;所述除锈刷73安装在顶板75下端;所述调节螺栓74穿过框架71与顶板75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电机9和电动机31均采用型号为6IK180RGU的电机,速度可调,能耗低,性能优越,振动小,噪声低。

所述顶板75采用弧形状金属弯片,并调节螺栓74安装在框架71上,能更好的贴合瓶体进行除锈。

所述主齿轮32和副齿轮33具体采用圆柱形碳钢斜齿齿轮,传动能力强、噪音小、转动平稳。

所述控制门面板10设置在立柱1的左侧,通过导线与电机9和电动机31连接,并通过电源线与外界220V市电连接,保证了各机构的控制和电源的供给。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钢瓶放置在第一滚动装置2和第二滚动装置之间4,通过调节除锈装置7上的调节螺栓74和顶板75来贴合钢瓶,使除锈刷73刚好接触到钢瓶,通过控制面板10来控制电机9和电动机31的转动,电动机31带动主齿轮32转动,由于主齿轮32和副齿轮33啮合传动,副齿轮33又安装在滚轴Ⅰ和滚轴Ⅱ上,进而使得电动机31间接的通过滚轴Ⅰ和滚轴Ⅱ带动钢瓶转动,电机9带动丝杆6旋转,丝母72带动除锈装置7左右滑动实现了除锈刷73对钢瓶整体的除锈。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