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R角磨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611发布日期:2019-01-25 18:0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双边R角磨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边R角磨边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下,玻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太阳能、家电、建筑等对玻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领域不断进行转型升级,玻璃行业也随之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倡导节能降耗;同时对玻璃的安全、美观、精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玻璃R角(圆弧状)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对于相应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R角加工设备主要为CNC和玻璃倒角机。CNC加工的优点是精度高,但是成本投入高效率低;玻璃倒角机效率相对高了,但是精度却远远差于CNC加工,例如,加工精度受原片尺寸影响较大,如果原片对角线有偏差,加工时就会出现前后各角大小不一、形状差异等现象。

传统的磨边定位机构主要有两种:侧挡边定位(图1)和侧挡板加前挡边同时定位(图2)。侧挡边定位机构主要适用于玻璃宽度小的场合,玻璃两侧边受玻璃前端面影响较小时;侧挡板加前挡边同时定位机构主要适用于玻璃宽度大的场合,玻璃两侧边受玻璃前端面影响较大时。

侧挡边定位机构的安装要求是两侧边的定位轮要与玻璃运行方向相平行,这样就能保证在玻璃运行中两侧边与传送方向平行,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玻璃原片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比如说原片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等,而且玻璃在传送过程用也会因传送力的作用而出现倾斜,这样加工出的倒角就会存在偏差。工作原理是:一边为固定挡边,另一侧为可移动挡边,通过气缸前后移动,当玻璃运行至挡块位置时,气缸伸出将其玻璃定位。

侧挡板加前挡边同时定位机构安装时保证前边挡块要与玻璃运行方向相垂直,侧边定位要与玻璃运行方向平行,这种结构在理论上保证了玻璃运行时前端面运传送方向垂直,侧边与传送方向平行,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玻璃原片为平行四边形就很难将玻璃准确定位,同样对运行时产生的偏差难以消除。

CNC玻璃加工,其精度上可以达到所需要求,但其成本高效率偏低,局限性等因素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边R角磨边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边R角磨边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工作台、打磨机构、定位机构、电机、气缸和螺旋编码器,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机、气缸和螺旋编码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打磨机构连接,所述气缸与定位机构、螺旋编码器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定位机构和螺旋编码器设置在工作台上。

作为优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前端定位装置、侧端定位装置、后端定位装置;所述前端定位装置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的运行方形垂直;所述侧端定位装置在玻璃运行的两个侧边,分别在每个侧边设置有两个定位块,同侧的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运行的方向保持平行;所述后端定位装置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运行方向垂直。

作为优化,所述的螺旋编码器上设置有探头。

作为优化,所述打磨机构上设置有磨削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控制系统操控玻璃在工作台上运行至前端定位装置时,气缸驱动前端定位装置、侧端定位装置和后端定位装置开始定位,由于侧端定位装置在玻璃运行的两侧都设置有定位块,所以在气缸驱动定位装置固定玻璃时,玻璃的前后左右全部被固定住,从而保证了在玻璃倒角过程中,因为玻璃的滑动而导致出现倒角误差;同时由于后端定位装置的设计,也保证了玻璃前端与定位装置的定位面充分接触。玻璃定位固定后,控制系统启动气缸操作旋转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旋转编码器伸出探头与玻璃前角接触,然后通过气缸的带动旋转编码器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检测得到前角角度数值;旋转编码器检测完前角后,在气缸的带动下移至后角位置,同样通过探头与玻璃后脚接触,然后通过气缸的带动旋转编码器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检测得到后角角度数值;控制系统通过对前后角度数值进行分析,计算出前后角的位置差,然后再控制系统在操控打磨机构上的磨削轮,对后角加工轨迹进行刀具补偿,从而解决了定位偏差及原片偏差对玻璃倒角的影响,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传统磨边倒角设备速度受倒角系统速度的直接影响,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离线式倒角,解决了倒角速度对整体速度的约束影响,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是对玻璃双边及倒角加工,减少了对玻璃磨削轮的损耗,延长了磨削轮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双边R角磨边装置,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新型定位检测系统进行刀具补偿,解决了加工R角时对玻璃原片的尺寸精度要求,通过刀补方式保证其加工精度,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CNC的R角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侧挡边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侧边加前挡边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边定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编码器检测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传统设备在线加工倒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设备流水作业及离线加工倒角的结构示意图。

1、侧挡边固定侧;2、侧挡板移动侧;3、前挡边;4、玻璃;5、前端定位装置;6、侧端定位装置;7、后端定位装置;8、旋转编码器;9、磨削轮;10、磨边设备;11、生产线连线设备;12、双边R角磨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到9所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边R角磨边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工作台、打磨机构、定位机构、电机、气缸和螺旋编码器8,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机、气缸和螺旋编码器8连接,所述电机与打磨机构连接,所述气缸与定位机构、螺旋编码器8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定位机构和螺旋编码器8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螺旋编码器8上设置有探头,所述打磨机构上设置有磨削轮9。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前端定位装置5、侧端定位装置6、后端定位装置7;所述前端定位装置5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4的运行方形垂直;所述侧端定位装置6在玻璃4运行的两个侧边,分别在每个侧边设置有两个定位块,同侧的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4运行的方向保持平行;所述后端定位装置7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且其接触面都与玻璃4运行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控制系统操控玻璃4在工作台上运行至前端定位装置5时,气缸驱动前端定位装置5、侧端定位装置6和后端定位装置7开始定位,由于侧端定位装置6在玻璃4运行的两侧都设置有定位块,所以在气缸驱动定位装置固定玻璃4时,玻璃4的前后左右全部被固定住,从而保证了在玻璃4倒角过程中,因为玻璃4的滑动而导致出现倒角误差;同时由于后端定位装置7的设计,也保证了玻璃4前端与定位装置的定位面充分接触。玻璃4定位固定后,控制系统启动气缸操作旋转编码器8进行位置检测,旋转编码器8伸出探头与玻璃4前角接触,然后通过气缸的带动旋转编码器8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检测得到前角角度数值;旋转编码器8检测完前角后,在气缸的带动下移至后角位置,同样通过探头与玻璃4后脚接触,然后通过气缸的带动旋转编码器8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检测得到后角角度数值;控制系统通过对前后角度数值进行分析,计算出前后角的位置差,然后再控制系统在操控打磨机构上的磨削轮9,对后角加工轨迹进行刀具补偿,从而解决了定位偏差及原片偏差对玻璃4倒角的影响,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传统磨边倒角设备速度受倒角系统速度的直接影响,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离线式倒角,解决了倒角速度对整体速度的约束影响,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是对玻璃4双边及倒角加工,减少了对玻璃磨削轮9的损耗,延长了磨削轮9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双边R角磨边装置,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新型定位检测系统进行刀具补偿,解决了加工R角时对玻璃4原片的尺寸精度要求,通过刀补方式保证其加工精度,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CNC的R角加工。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离线式加工,在生产线中可根据磨边设备速度来实现一拖二、一拖三等流水作业来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玻璃4加工包括上片、粗磨、精磨、倒角、抛光清洗、下片等一系列加工工艺要求,该设备可通过生产线作业来实现,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设备流水作业及离线加工倒角的结构,可以整合磨边设备10、生产线连线设备11和双边R角磨边装置12,实现作业一体化,这是CNC加工所不能实现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