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175发布日期:2019-03-30 07:5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生产是一种通过压铸模具将有色金属合金液经高温高压成型的工艺,压铸模具一般包括静模及动模,静模由静模模芯、静模模框组成,动模由动模模芯及动模模框组成,动模模芯与静模模芯相互配合形成型腔,在型腔内形成压铸产品的形状,但是批量生产时,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很难进行追溯,并且不利于质量事故分析及改进,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带有追溯结构的压铸模具,但是这些追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且安装更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更换方便的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其包括模框、模芯及追溯装置,所述模芯安装于模框的凹槽内且模芯内开设有模芯通孔,所述模框在与模芯通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模框通孔,所述追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模框内且与模框通孔相对应的压板、设于模框通孔内的压杆、设于模芯通孔内的标识杆及螺纹连接于标识杆前端的标识螺丝,标识螺丝的前端面与模芯的前端面平齐。

进一步,模芯通孔上设有定位台,标识杆上设有与定位台相对应的凸台。

进一步,模框为静模模框,模芯为静模模芯。

进一步,模框为动模模框,模芯为动模模芯。

进一步,标识螺丝的前端面设有年、月、日及班次的镜像标识。

进一步,镜像标识设在两个内凹的相交圆内,其中年及月的标识在一个圆内,日及班次的标识在另一个圆内。

进一步,年与月的标识上下设置且中间设有凹槽,日及班次的标识上下设置且中间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压铸的过程中会在压铸产品的外壳上直接压铸出设定的标识,使其出现质量问题时具有可追溯性,以便进行追责及分析与改进;并且将追溯装置分为安装于模框内的压杆及模芯内的标识杆,根据二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如果出现问题可单独更换;标识螺丝螺纹连接于标识杆前端,更加方便标识的更换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框,2.压板,3.压杆,4.标识杆,5.标识螺丝,6.模芯,7.定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其包括模框1、模芯6及追溯装置,所述模芯安装于模框的凹槽内且模芯内开设有模芯通孔(未示出),所述模框在与模芯通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模框通孔(未示出),所述追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模框内且与模框通孔相对应的压板2、设于模框通孔内的压杆3、设于模芯通孔内的标识杆4及螺纹连接于标识杆前端的标识螺丝5,标识螺丝的前端面与模芯的前端面平齐。

进一步,模芯通孔上设有定位台7,标识杆上设有与定位台相对应的凸台(未示出)。

进一步,模框为静模模框,模芯为静模模芯。

进一步,模框为动模模框,模芯为动模模芯。

进一步,标识螺丝的前端面设有年、月、日及班次的镜像标识。

进一步,镜像标识设在两个内凹的相交圆内,其中年及月的标识在一个圆内,日及班次的标识在另一个圆内。

进一步,年与月的标识上下设置且中间设有凹槽(未示出),日及班次的标识上下设置且中间设有凹槽。

由于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压铸的过程中会在压铸产品的外壳上直接压铸出设定的标识,使其出现质量问题时具有可追溯性,以便进行追责及分析与改进;并且将追溯装置分为安装于模框内的压杆及模芯内的标识杆,根据二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如果出现问题可单独更换;标识螺丝螺纹连接于标识杆前端,更加方便标识的更换与安装。

模芯通孔上设有定位台,标识杆上设有与定位台相对应的凸台,方便标示杆与模芯的定位安装。

模框为静模模框,模芯为静模模芯,模框为动模模框,模芯为动模模芯,追溯装置既可以安装到静模上,也可以安装到动模上,还可以安装在滑块上。

标识螺丝的前端面设有年、月、日及班次的镜像标识,这样在压铸的产品上就会出现年月日及班次的标识,便于追溯到生产日期及生产班组。

镜像标识设在两个内凹的相交圆内,其中年及月的标识在一个圆内,日及班次的标识在另一个圆内,可以保护标识内容,这样追溯的时候,如果是当月生产的产品,可以忽略年月的标识,直接看日期及班组,更加方便追溯,且保护标识内容,并且标识上下设置凹槽,不仅可以分隔标识信息,易于识别,而且可以用于更改标识时螺丝刀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一种具有追溯功能的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更换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