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045发布日期:2019-08-20 23: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透镜的生产过程中,透镜表面抛光的作用尤其重要,抛光的效果直接影响透镜的透光率等效果,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对抛光设备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而影响设备精度的,除抛光部件本身以外,透镜的夹持装置也很重要,对于直径较大或者边缘较厚的透镜,夹持装置可较为容易将其固定,但对于直径较小但中心厚度过大的超厚长条状透镜,常规夹具往往不能很好地夹持,由此可能出现抛光过程中透镜从夹具上脱落,或过于松动而影响抛光效果,更有甚者,出现透镜损坏的问题,因此常规夹具不能加工此类超常规厚度透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保持透镜在抛光时的稳定性,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只需更换部分部件即可完成透镜两面在同台设备上的加工,投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包括承重底座和与固定于所述承重底座上部的透镜套管,所述透镜套管外部设有与承重底座连接的连接板,内部设有放置透镜的POM夹持套筒,所述透镜套管外壁设有多个丝孔,所述丝孔加装紧固螺栓保持透镜的稳定性,透镜底部设有弹性垫片;所述承重底座底部通过一螺柱与下摆机的接头连接;在位于下摆机上部的下摆压头底部设有抛光磨皮,该抛光磨皮在透镜抛光时与透镜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底座与所述透镜套管的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弹性垫片根据透镜的待加工面选择对应的凸面垫片或凹面垫片。

所述下摆压头底部根据透镜的待加工面选择对应的凸面压头或凹面压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透镜放置入带有POM透镜套筒的透镜套管中,POM透镜套筒能够避免对透镜造成压迫性伤害,通过透镜套管外壁的紧固螺栓对透镜进行固定,透镜底部设有的弹性垫片能够避免透镜未加工面被压伤;连接板与承重底座也通过之间的紧固螺栓予以固定,承重底座通过一螺柱与下摆机的接头连接,随着下摆机的自转做自由摆钟运动,此时上部的透镜通过粘有抛光磨皮的下摆压头进行抛光,其中一个面抛光完成后,将透镜取出,底部的弹性垫片予以更换,即可完成另一个面的抛光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透镜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会脱落和不影响透镜抛光的优点,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更换部分部件即可实现两个面型同时在一台设备上加工,相对于传统抛光加工工序节省了部分治具的投入成本,简化了设备在加工之前来回调试校对的步骤;简单有效、易操作,满足高产量、大订量的单片加工要求,减少辅助材料的经济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附图1和图2中,1.透镜,2.紧固螺栓,3.POM夹持套筒,4.弹性垫片,5.透镜套管,6.承重底座,7.下摆机接头,8.螺柱,10.上摆压头,11.抛光磨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常规厚度透镜抛光时的夹持装置,包括承重底座6和与固定于所述承重底座6上部的透镜套管5,所述透镜套管5外部设有与承重底座6连接的连接板,内部设有放置透镜的POM夹持套筒3,所述透镜套管5外壁设有多个丝孔,所述丝孔加装紧固螺栓2保持透镜的稳定性,透镜1底部设有弹性垫片4;所述承重底座6底部通过一螺柱8与下摆机接头7连接;在位于下摆机上部的下摆压头10底部设有抛光磨皮11,该抛光磨皮11在透镜抛光时与透镜接触;所述承重底座6与所述透镜套管5的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2固定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适合两端均为凸面的透镜,将透镜放置入带有POM透镜套筒的透镜套管中,通过透镜套管外壁的紧固螺栓对透镜进行固定,连接板与称重底座也通过之间的紧固螺栓予以固定,承重底座通过一螺杆与下摆机的接头连接,随着下摆机的自转做自由摆钟运动,此时上部的透镜通过粘有抛光磨皮的下摆压头进行抛光,其中一个面抛光完成后,将透镜取出,底部的弹性垫片予以更换,即可完成另一个面的抛光工序。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待加工的透镜一端为凸面,另一端为凹面,凸面端对应的下摆压头是凹面的,刚好与凸面端匹配,凹面端对应的弹性垫片是凸面的,与凹面端相匹配;当图2中的透镜凸面端经过凹面下摆压头的加工后,取出透镜,调换方向,将下摆压透调换为凸面,弹性垫片调换为凹面,继续对透镜的另一凹面进行抛光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对以往加工中存在加工难度大、表面光洁度以及面型无法保证产量来说,此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难以夹持,表面光洁度及面型无法保证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