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999发布日期:2019-08-09 20:40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但是目前的砂轮的形状是圆盘形的一次加工的零件少,磨砂面积小,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不是很高,综上所述,提出了一种长杆型快速加工磨床。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49934.5,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长杆型快速加工磨床,包括设备机架、驱动箱壳体、支撑滑块、滑轨、支撑轴、长杆磨轮和回冷却液槽,所述设备机架的两侧上端各设置一个驱动箱壳体,所述驱动箱壳体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着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上固定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穿过支撑滑块连接着磨刀驱动电机,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安装着长杆磨轮,所述长杆磨轮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回冷却液槽的上端,本实用新型把磨刀设置成长杆形状,可以一次加工多个工件,在加工时间和加工精度是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还可以配合大小不一的毛坯,使得本设备的功能更加强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现有的磨床还存在着缺乏单独润滑机构,与液压系统共用一台泵,油路复杂,磨削液容易进入油箱,油液污染严重造成浪费,冷却机构中缺乏过滤装置,液体中含有较多杂质,影响加工精度,且冷却效果差,智能化程度低,工人劳动量大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以解决现有的磨床还存在着缺乏单独润滑机构,与液压系统共用一台泵,油路复杂,磨削液容易进入油箱,油液污染严重造成浪费,冷却机构中缺乏过滤装置,液体中含有较多杂质,影响加工精度,且冷却效果差,智能化程度低,工人劳动量大的问题。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包括底座,箱体,工作台,控制柜,转动电机,转动机座,砂轮,防护罩,磨削电机,磨削机座,工件固定座,移动电机,顶针和测量仪,所述的箱体包括润滑机构,冷却机构和壳体,所述的润滑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所述的冷却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所述的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侧;所述的工作台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的上侧;所述的控制柜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右上侧;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机座的上侧;所述的转动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左上侧;所述的砂轮与磨削机座的输出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防护罩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的左上侧;所述的磨削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的上侧;所述的磨削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侧;所述的工件固定座卡接在工作台的右上侧;所述的移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件固定座的上侧;所述的顶针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转动机座和工件固定座的内侧;所述的测量仪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的上侧;所述的测量仪具体采用OT-20X型;所述的转动电机,磨削电机和移动电机均采用130ST-M15015型。

所述的润滑机构包括油泵,油箱,油水分离器,过滤装置和油管,所述的油泵设置在油箱的右侧,并通过油管分别与油箱,转动机座,磨削机座和工件固定座连接;所述的油箱卡接在壳体的左侧,并通过油管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的油水分离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的上侧,并通过油管分别与转动机座,磨削机座和工件固定座连接;所述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油箱的出油口;所述的油泵具体采用YTB-G-40型;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具体采用AFC2000型。

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磁性分离器,水箱,隔板,回水槽,水泵和喷水头,所述的磁性分离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回水槽的下端;所述的水箱卡接在壳体的中间位置,并通过水管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的隔板采用多个,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水箱的内侧;所述的回水槽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下侧,并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的水泵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右侧,并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的喷水头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罩的左侧,并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的磁性分离器具体采用CF-180Q型;所述的水泵具体采用GLFJET型。

所述的控制柜包括处理器,稳压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变压器,断路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所述的断路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变压器,中间继电器和外界市电连接;所述的稳压模块分别与变压器和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检测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和测量仪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分别与处理器和中间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接触器分别通过导线与中间继电器,转动电机,磨削电机,移动电机,油泵和水泵连接。

所述的处理器,稳压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变压器,断路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分别采用EPC-6G2C-L型处理器,2V/24V稳压电源板,AD8232型检测模块,ULN2003型驱动模块,S-120-12型变压器,NBE7型断路器,JZ7-44型中间继电器和CJX2-2510型交流接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广泛应用于磨床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润滑机构的设置,通过采用单独的润滑机构,油路简单,便于检修,同时油水分离器能够将油液中的水分去除,提高润滑效果,过滤装置能够将油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通过油液进入需润滑设备中,造成设备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冷却机构的设置,通过将磁性分离器安装在回水槽的下端,能够将冷却液中掺杂的杂质进行吸附,防止通过冷却液进入砂轮中,影响加工精度,同时水箱中采用多个隔板,冷却水在水箱中流动时间变长,得到充分冷却,提高砂轮的冷却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测量仪和控制柜的设置,通过测量仪能够对工件的尺寸进行自动测量,并配合控制柜中的处理器进行运算工件与砂轮之间的距离,并通过驱动模块控制设备进行自动调整,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箱体;21、润滑机构;211、油泵;212、油箱;213、油水分离器;214、过滤装置;215、油管;22、冷却机构;221、磁性分离器;222、水箱;223、隔板;224、回水槽;225、水泵;226、喷水头;23、壳体;3、工作台;4、控制柜;41、处理器;42、稳压模块;43、检测模块;44、驱动模块;45、变压器;46、断路器;47、中间继电器;48、接触器;5、转动电机;6、转动机座;7、砂轮;8、防护罩;9、磨削电机;10、磨削机座;11、工件固定座;12、移动电机;13、顶针;14、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光轴加工磨床,包括底座1,箱体2,工作台3,控制柜4,转动电机5,转动机座6,砂轮7,防护罩8,磨削电机9,磨削机座10,工件固定座11,移动电机12,顶针13和测量仪14,所述的箱体2包括润滑机构21,冷却机构22和壳体23,所述的润滑机构21设置在壳体23的左侧;所述的冷却机构22设置在壳体23的右侧;所述的壳体2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上侧;所述的工作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2的上侧;所述的控制柜4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3的右上侧;所述的转动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机座6的上侧;所述的转动机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3的左上侧;所述的砂轮7与磨削机座10的输出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防护罩8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10的左上侧;所述的磨削电机9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10的上侧;所述的磨削机座10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3的上侧;所述的工件固定座11卡接在工作台3的右上侧;所述的移动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件固定座11的上侧;所述的顶针13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转动机座6和工件固定座11的内侧;所述的测量仪14通过螺栓固定在磨削机座10的上侧;所述的测量仪14具体采用OT-20X型;所述的转动电机5,磨削电机9和移动电机12均采用130ST-M15015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润滑机构21包括油泵211,油箱212,油水分离器213,过滤装置214和油管215,所述的油泵211设置在油箱212的右侧,并通过油管215分别与油箱212,转动机座6,磨削机座10和工件固定座11连接;所述的油箱212卡接在壳体23的左侧,并通过油管215与油水分离器213连接;所述的油水分离器213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212的上侧,并通过油管215分别与转动机座6,磨削机座10和工件固定座11连接;所述的过滤装置214设置在油箱212的出油口;所述的油泵211具体采用YTB-G-40型;所述的油水分离器213具体采用AFC2000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冷却机构22包括磁性分离器221,水箱222,隔板223,回水槽224,水泵225和喷水头226,所述的磁性分离器221通过螺栓固定在回水槽224的下端;所述的水箱222卡接在壳体23的中间位置,并通过水管与油水分离器213连接;所述的隔板223采用多个,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水箱222的内侧;所述的回水槽224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3的下侧,并通过水管与水箱222连接;所述的水泵225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3的右侧,并通过水管与水箱222连接;所述的喷水头226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罩8的左侧,并通过水管与水泵225连接;所述的磁性分离器221具体采用CF-180Q型;所述的水泵225具体采用GLFJET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柜4包括处理器41,稳压模块42,检测模块43,驱动模块44,变压器45,断路器46,中间继电器47和接触器48,所述的断路器46通过导线分别与变压器45,中间继电器47和外界市电连接;所述的稳压模块42分别与变压器45和处理器4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检测模块43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41和测量仪14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44分别与处理器41和中间继电器47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接触器48分别通过导线与中间继电器47,转动电机5,磨削电机9,移动电机12,油泵211和水泵225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处理器41,稳压模块42,检测模块43,驱动模块44,变压器45,断路器46,中间继电器47和接触器48分别采用EPC-6G2C-L型处理器,2V/24V稳压电源板,AD8232型检测模块,ULN2003型驱动模块,S-120-12型变压器,NBE7型断路器,JZ7-44型中间继电器和CJX2-2510型交流接触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通过测量仪14能够对工件的尺寸进行自动测量,并配合控制柜4中的处理器41进行运算工件与砂轮7之间的具体,并通过驱动模块44控制设备进行自动调整,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通过采用单独的润滑机构22,油路简单,便于检修,同时油水分离器213能够将油液中的水分去除,提高润滑效果,过滤装置214能够将油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通过油液进入需润滑设备中,造成设备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磁性分离器221安装在回水槽214的下端,能够将冷却液中掺杂的杂质进行吸附,防止通过冷却液进入砂轮7中,影响加工精度,同时水箱212中采用多个隔板213,冷却水在水箱212中流动时间变长,得到充分冷却,提高砂轮7的冷却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