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984发布日期:2019-11-09 00:0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芯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



背景技术:

缸体是乘用车以及工程机械常用到的核心部件,铸造生产中其复杂的形状离不开砂芯,制作高品质缸体对各组成的砂芯需求各不相同,其中水套芯泡涂是避免缸体局部产生烧结的一种方法,而泡涂仍局限于手工泡涂,容易在泡涂过程中误触碰导致品质不良,造成浪费且耗费人工。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更多水套芯,也使得水套芯泡涂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提高的水套芯泡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包括泡涂池和设置于泡涂池顶部一侧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左升降架、右升降架和两个驱动机构,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分别设置于固定板侧壁上的两侧,且分别对应与两个驱动机构相连,以实现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的上下移动,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的底部均固定有治具,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治具位于泡涂池内部。

优选地,前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转轴、链条、链轮和轴座。

再优选地,前述轴座固定于固定板的顶部,转轴安装于轴座上,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链轮和链条,以带动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的上下移动。

更优选地,前述泡涂池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控柜,电控柜连接电机。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上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套芯泡涂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将水套芯根据需求泡入泡涂池中,可避免手工泡涂时手容易在泡涂过程中误触碰导致品质不良的问题,使水套芯泡涂的品质更稳定,左右两个升降架交替上下料与泡涂,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更多水套芯,也使得水套芯泡涂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泡涂池,2、固定板,3、左升降架,4、右升降架,5、治具,6、电机,7、联轴器,8、转轴,9、链轮,10、轴座,11、电控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套芯泡涂装置,包括泡涂池1和设置于泡涂池1顶部一侧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2、左升降架3、右升降架4和两个驱动机构,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侧壁上的两侧,且分别对应与两个驱动机构相连,以实现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的上下移动,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的底部均固定有治具5,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治具5位于泡涂池1内部。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联轴器7、转轴8、链条、链轮9和轴座10,轴座10固定于固定板2的顶部,转轴8安装于轴座10上,电机6通过联轴器7连接转轴8、链轮9和链条,以带动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的上下移动。泡涂池1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控柜11,电控柜11连接电机6。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将水套芯放于治具5上,治具5以仿形法制作外形,并且与水套芯接触位置贴有硅胶防止碰伤,治具5安装在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上,根据不同的水套芯可更换相应的治具5,将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上分别与对应的驱动机构相连,并由电控柜11控制,设有上限位板防止误触信号引起突发状况;将放置在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上的水套芯根据需求泡入泡涂池1相应的深度中等待数秒,然后升起静止,依靠重力将多余的涂料自然流尽后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水套芯泡涂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左升降架3和右升降架4将水套芯根据需求泡入泡涂池1中,可避免手工泡涂时手容易在泡涂过程中误触碰导致品质不良的问题,使水套芯泡涂的品质更稳定,左右两个升降架交替上下料与泡涂,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更多水套芯,也使得水套芯泡涂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