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热镀锌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742发布日期:2019-06-15 00:24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热镀锌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热镀锌工艺。



背景技术:

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中一般使用铁塔作为中继,电力铁塔在暴露环境下长期工作需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风化性能,而热镀锌作为钢铁构件的常用耐腐蚀处理工艺在铁塔构件的的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热镀锌工艺中对脱脂和酸化步骤一般都是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漂洗,没有漂洗后的废水直接排废处理,虽然废水排放前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不会造成环境的负担,但是这个步骤中资源的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水资源的铁塔构件热镀锌工艺,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所述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脱脂:把待镀锌工件浸渍在脱脂液中,去除待镀镀件表面的各类油脂污染,所述脱脂液为含氢氧化钠4~7%的水溶液,脱脂液的温度为60℃~80℃,浸渍时间8~15min;

s2.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工件上去除表面碱性残液;

s3.酸洗:把无油污污染的待镀锌工件,浸渍在酸洗池中,去除镀件表面上铁氧化物;

s4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待镀工件上进行快速淋洗去除表面残留酸液;

s5.助镀:把酸洗后的待镀锌工件直接浸渍在温度为60℃~80℃的助镀池3~4min左右后取出;

s6.烘干:把浸渍后的工件放通过热风烘干;

s7.热浸镀锌:将经过助镀处理的镀件浸渍在熔融的锌液中,待工件在锌液中的浸渍5~10min后,迅速转移到冷却池中进行快速冷却;

s8.钝化:把已经冷却的工件浸渍在钝化液中,在镀锌件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钝化结束后用纯水漂洗并使用热风烘干;

所述s2步骤中使用的脱脂洗液为s4步骤中淋洗的后的液体,所述s4中使用的喷淋洗液为纯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3酸洗步骤中使用的洗液为稀盐酸,所述酸洗池上安装酸雾抽吸管道,所述酸雾管道连通s2中使用的洗液池。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助镀液的成分由zncl2、nh4cl和水和组成,和助镀过程中使用氨水调整溶液ph值,所述溶液的ph值保持在3~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助镀液中还持续平稳通入经过净化后的热空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6步骤中烘干温度为120℃~13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7步骤中锌液的温度为450℃~5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8步骤中的冷却终点为50~6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钝化阶段的溶液温度不超过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热镀锌工艺的漂洗步骤改为高压淋洗,减少表面清理过程中洗液用量,而且根据洗液的性质,将酸洗洗液在排放之前先作为脱脂步骤的高压淋洗用水,对脱脂后的镀件进行预洗,可以节省漂洗用水的同时降低酸洗时酸洗过程中无机酸的损耗速度,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所述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脱脂:把待镀锌工件浸渍在脱脂液中,去除待镀镀件表面的各类油脂污染,所述脱脂液为含氢氧化钠4%的水溶液,脱脂液的温度为60℃~80℃,浸渍时间15min;

s2.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工件上去除表面碱性残液;

s3.酸洗:把无油污污染的待镀锌工件,浸渍在酸洗池中,去除镀件表面上铁氧化物;

s4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待镀工件上进行快速淋洗去除表面残留酸液;

s5.助镀:把酸洗后的待镀锌工件直接浸渍在温度为60℃的助镀池3~4min左右后取出;

s6.烘干:把浸渍后的工件放通过热风烘干;

s7.热浸镀锌:将经过助镀处理的镀件浸渍在熔融的锌液中,待工件在锌液中的浸渍10min后,迅速转移到冷却池中进行快速冷却;

s8.钝化:把已经冷却的工件浸渍在钝化液中,在镀锌件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钝化结束后用纯水漂洗并使用热风烘干;

所述s2步骤中使用的脱脂洗液为s4步骤中淋洗的后的液体,所述s4中使用的喷淋洗液为纯水。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通过高压喷淋的方式减少脱脂和酸洗过程中的残液漂洗的用水量的同时利用s4步骤中产生的酸性淋洗用水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减少了酸液池中的酸性物质用量。

所述s3酸洗步骤中使用的洗液为稀盐酸,所述酸洗池上安装酸雾抽吸管道,所述酸雾管道连通s2中使用的洗液池可以将酸雾中的酸性物质重复使用,减少损耗。

所述活化液的成分由zncl2、nh4cl和水和组成,和助镀过程中使用氨水调整溶液ph值,所述溶液的ph值保持在3~4,使工件表面形成活化膜层,防止锌液附着时溶液表面的氧化锌层影响钢基于镀锌层的结合效果。

所述助镀液中还持续平稳通入经过净化后的热空气,所述空气通入溶液内可以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方便后续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后滤出。

所述s6步骤中烘干温度为120℃~130℃,温度过高会造成表面氯化锌晶体脱水,不利于气化后搅动锌液,降低氧化锌的影响,温度过低,烘干不充分。

所述s7步骤中锌液的温度为450℃,锌的熔点在420℃左右,太低,锌液流动性差,太高,能源消耗增大。

所述s8步骤中的冷却终点为50℃,方便使用常温水冷,降低冷却时间,方便循环冷却。

所述钝化阶段的溶液温度为20~40℃,钝化液的温度过高会引起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影响钝化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所述电力铁塔构件的热镀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脱脂:把待镀锌工件浸渍在脱脂液中,去除待镀镀件表面的各类油脂污染,所述脱脂液为含氢氧化钠7%的水溶液,脱脂液的温度为60℃~80℃,浸渍时间8min;

s2.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工件上去除表面碱性残液;

s3.酸洗:把无油污污染的待镀锌工件,浸渍在酸洗池中,去除镀件表面上铁氧化物;

s4淋洗通过高压喷头将洗液喷淋到待镀工件上进行快速淋洗去除表面残留酸液;

s5.助镀:把酸洗后的待镀锌工件直接浸渍在温度为80℃的助镀池3~4min左右后取出;

s6.烘干:把浸渍后的工件放通过热风烘干;

s7.热浸镀锌:将经过助镀处理的镀件浸渍在熔融的锌液中,待工件在锌液中的浸渍5min后,迅速转移到冷却池中进行快速冷却;

s8.钝化:把已经冷却的工件浸渍在钝化液中,在镀锌件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钝化结束后用纯水漂洗并使用热风烘干;

所述s2步骤中使用的脱脂洗液为s4步骤中淋洗的后的液体,所述s4中使用的喷淋洗液为纯水。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通过高压喷淋的方式减少脱脂和酸洗过程中的残液漂洗的用水量的同时利用s4步骤中产生的酸性淋洗用水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减少了酸液池中的酸性物质用量。

所述s3酸洗步骤中使用的洗液为稀盐酸,所述酸洗池上安装酸雾抽吸管道,所述酸雾管道连通s2中使用的洗液池可以将酸雾中的酸性物质重复使用,减少损耗。

所述活化液的成分由zncl2、nh4cl和水和组成,和助镀过程中使用氨水调整溶液ph值,所述溶液的ph值保持在3~4,使工件表面形成活化膜层,防止锌液附着时溶液表面的氧化锌层影响钢基于镀锌层的结合效果。

所述助镀液中还持续平稳通入经过净化后的热空气,所述空气通入溶液内可以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方便后续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后滤出。

所述s6步骤中烘干温度为120℃~130℃,温度过高会造成表面氯化锌晶体脱水,不利于气化后搅动锌液,降低氧化锌的影响,温度过低,烘干不充分。

所述s7步骤中锌液的温度为500℃,锌的熔点在420℃左右,太低,锌液流动性差,太高,能源消耗增大。

所述s8步骤中的冷却终点为50℃,方便使用常温水冷,降低冷却时间,方便循环冷却。

所述钝化阶段的溶液温度为30~50℃,钝化液的温度过高会引起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影响钝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