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550级耐火耐侯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9532发布日期:2019-07-17 06:0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q550级耐火耐侯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结构,用钢量大,钢材回收利用率高,节能环保,在国外已是主导的建筑结构。如日本建筑施工面积中钢结构比例超过50%,尤其是低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已十分普遍,5层以下低层建筑物的钢结构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钢结构住宅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成为主流建筑,英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钢结构住宅达到40%以上,美国达到52%。芬兰、瑞典、丹麦以及法国均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钢结构住宅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比仍然较低(不足10%)。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建筑高层化、结构大跨化等要求,建筑结构用钢板正逐步向系列化等方向发展。在国外,建筑用钢经过多年发展,已研制成功了各种高性能钢,并逐步形成了抗拉强度490mpa、590mpa和780mpa级多个系列。目前国外主要使用490mpa级和590mpa级钢材,780mpa级钢材也正在大力积极推广应用。如德国柏林索尼中心大楼(sonycenter)采用了s460和s690钢材,以尽可能减少构件截面;澳大利亚悉尼的星城饭店在部分区域采用了650mpa和690mpa钢材,以减少结构重量;日本横滨的landmarktower大厦、东京的jreastjapan总部大厦和ntvtower以及清水的127层高550m的超高建筑均采用了600mpa级钢材。

国内的建筑用钢一般使用q235和q345,虽然gb/t19879《建筑结构用钢板》标准将钢种由q235gj及q345gj系列扩大为q235gj、q345gj、q390gj、q420gj及q460gj系列,但国内建筑用钢仍以q345gj系列为主,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这种用钢强度等级不完善、钢材浪费量大的现状亟待改变。近年来,q390gj系列钢得到一定应用,如广州新电视塔、天津津塔等工程均大量选用了q390gj系列钢,虽然q420gj及q460gj钢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仍很少,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工程应用钢种的强度级别将会越来越高。当下,建筑结构向高层化和大跨距发展,建筑结构必须使用高强度钢材,以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建造成本,减少钢结构用材的厚度,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q550级耐火耐侯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可以应用到建筑物的钢结构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q550级耐火耐侯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包括:c0.05~0.08%,si0.20~0.25%,mn1.3~1.4%,p≤0.010%,s≤0.005%,cu0.38~0.42%,cr0.30%~0.32%,ni0.30~0.32%,nb0.03~0.05%,v0.08~0.10%,ti0.06~0.08%,mo0.25~0.30%,b0.0015~0.001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为100%。

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包括:c0.08%,si0.22%,mn1.3%,p0.009%,s0.003%,cu0.38%,cr0.30%,ni0.31%,nb0.03%,v0.09%,ti0.07%,mo0.27%,b0.0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为100%。

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包括:c0.08%,si0.21%,mn1.3%,p0.010%,s0.004%,cu0.40%,cr0.32%,ni0.32%,nb0.04%,v0.08%,ti0.08%,mo0.28%,b0.001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为100%。

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包括:c0.07%,si0.20%,mn1.3%,p0.007%,s0.005%,cu0.35%,cr0.35%,ni0.36%,nb0.03%,v0.09%,ti0.07%,mo0.27%,b0.0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为100%。

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包括:c0.08%,si0.23%,mn1.4%,p0.009%,s0.004%,cu0.42%,cr0.40%,ni0.34%,nb0.04%,v0.07%,ti0.08%,mo0.29%,b0.001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为100%。

一种q550级耐火耐侯h型钢的制备方法,其冶炼工艺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精炼→连铸坯。

进一步的,包括:控制转炉入炉铁水中w[s]≤0.010%、提高转炉出钢温度至1560℃左右、控制转炉下渣量、延长lf炉精炼时间以及连铸低拉速浇注,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连铸坯;lf加热时间和精炼时间为25min和40min,vd炉吹氩时间不少于25min,连铸机的拉速范围为0.8m/min~0.9m/min,钢种的过热度小于35℃,比水量0.25l/mg。

进一步的,轧制工艺为:异型坯→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bd1轧制→bd2轧制→ccs连轧→锯切→取样→冷床预弯→切头尾→矫直→检查→打捆→入库;其钢坯加热温度为1100~1150℃;开轧温度≤1050℃,终轧温度860~880℃。

c是间隙强化元素,可以提高基体的强度,同时,又可以与钢中的合金元素形成弥散碳化物,对基体进行弥散强化,提高材料的强度。

s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以原子状态存在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之间,固溶强化铁素体。但si含量过高,影响焊接性能,使焊接组织性能恶化,含量控制在0.20~0.25。

mn元素可以溶于铁素体,mn的加入,降低了奥氏体的相变温度,增加了铁素体晶体形核速度并且降低了铁素体晶粒长大速度,从而细化晶粒。

在钢中添加微合金元素v,主要起晶粒细化和沉淀强化作用。v与碳、氮结合形成碳氮化物颗粒。这些碳氮化合物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阻碍原是奥氏体晶粒长大,在轧制时可以抑制再结晶及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在冷却过程中时,析出起到弥散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的材料的综合性能。

mo是缩小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同时也抑制奥氏体的分解,推迟晶界铁素体转变而有利于贝氏体组织的形成。mo与c形成mo2c、moc以及偕fe形成复杂的碳化物。

ti使c曲线右移,是强碳化物和氮化物形成元素。ti能明显提高钢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由于ti能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故也能提高钢的韧性。另外本钢种采用窄成分设计,可以确保抗震h型钢的强屈比稳定,波动范围较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成功采用低碳微合金化生产出具有高强度、抗震、耐候、耐火等综合性能的钢材。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低碳微合金化生产的550mpa级建筑结构用抗震耐候耐火热轧h型钢具有成本低,低的屈强比和更好的低温韧性。在钢材600℃保温3个小时后,采用析出ti、nb化合物强化机理,使钢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550mpa级建筑结构用抗震耐候耐火h型钢的冶炼工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精炼→连铸坯。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包括:控制转炉入炉铁水中w[s]≤0.010%、提高转炉出钢温度至1560℃左右、控制转炉下渣量、延长lf炉精炼时间以及连铸低拉速浇注等,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连铸坯。lf加热时间和精炼时间为25min和40min,vd炉吹氩时间不少于25min,连铸机的拉速范围为0.8m/min~0.9m/min,钢种的过热度小于35℃,比水量0.25l/mg。

以下各实施例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成分(质量百分数/%)

一种550mpa级建筑结构用抗震耐候耐火h型钢的轧制工艺为:异型坯→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bd1轧制→bd2轧制→ccs连轧→锯切→取样→冷床预弯→切头尾→矫直→检查→打捆→入库。其钢坯加热温度为1100~1150℃;开轧温度≤1050℃,终轧温度860~880℃。实验取样来自于表一中的实施例4。其中拉伸试样规格为,标距l0=50mm,直径d=10mm。冲击试验采用10mmxl0mmx55mm夏比v型缺口试样,试验温度为-20℃土5℃,耐火拉伸试验,把试样加热到600℃,保温3个小时后进行拉伸。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实施例力学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各实施例具有高强度、低温韧性好、优良抗震性能、和高温耐火性能。

根据耐腐蚀因子计算公式:i=26.01(%cu)+3.88(%ni)+1.20(%cr)+1.49(%si)+17.28(%p)-7.29(%cu)(%ni)-9.10(%ni)(%p)-33.39(%cu)2

以上4个实施例的耐腐蚀因子i=6.3均大于耐腐蚀指数标准i=6.0,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应用到建筑物的钢结构中,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