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378发布日期:2019-08-17 02:3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晶玻璃磨抛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晶玻璃双面倒边磨抛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商品对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玻璃的品质及样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传统玻璃加工工艺和设备往往追不上社会的需求,加工效率也有待提高。目前现有设备主要是磨边机或磨面机,然而这两种设备的打磨过程中,通过将物料放置在磨盘上或者将磨盘设置在物料上进行打磨,这样在打磨时仅仅只需要将物料水平固定即可,但只能进行一个面的加工无法进行双面加工,换面加工时需要将物料重新更换角度,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起来非常麻烦;目前市面上的打磨设备仅仅只通过一个打磨轮进行打磨,磨轮无法更换以及这样打磨出来的打磨精度低。

由于对玻璃的外观度需求越来越高,仅仅只是上下表面的打磨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需要在玻璃加工中进行倒边的磨抛;目前的玻璃倒边的打磨和抛光大多数还是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倒边的打磨和抛光,这样需要大量的人力,打磨和抛光的质量也没有一致性并且打磨和抛光的精度比较低。由于倒边磨削过程中需要时磨具与玻璃相对倾斜,然而目前的加工都是水平加工,很难保证玻璃物料倒边加工时的定位,并且在加工时容易使玻璃物料发生移动或倾斜,从而导致磨抛精度低。目前市面上设备还没有很好解决对玻璃物料倒边进行磨抛的设备。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00739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一种全自动水晶玻璃磨面机,包括旋转控制架、至少2个机架、至少3个机头;每个机架上分别设有磨盘、控制磨盘转动的电机以及控制磨盘升降的气缸;所述旋转控制架上设有规则排列的、与机头数量匹配的支撑臂;机头固定安装在支撑臂下方,机头上设有安装水晶工件的夹紧机构。该全自动水晶玻璃磨面机不仅使水晶工件生产效率提高,而且水晶工件的磨、抛精度也得到了提高,水晶磨面机操作也更加简单方便。该磨面机将物料放置在磨盘上进行加工,仅仅只能加工顶面或底面,无法对顶面或底面与侧边之间的过度面进行倒边,并且只支持单面磨抛操作,需要换面磨抛操作时需要拆下玻璃进行换面后再加工磨抛,这样不仅浪费加工时间,在人工换面过程中也影响了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通过翻转装置将一面进行倒边的打磨抛光后自动翻转进行另一面进行倒边的打磨和抛光,实现自动翻转,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以及翻面过程中的影响;通过翻转装置与两个传送装置相配合,使两个传送装置同时完成水晶玻璃正反两面倒边处的磨抛,进一步提高倒边磨抛效率以及倒边磨抛精度;通过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对同一块物料进行多次的倒边打磨后再抛光,确保水晶玻璃倒边的磨抛质量并且达到更高的倒边磨抛精度;通过物料模具限定物料的位置以及通过左右上下夹紧进一步将物料固定,便于提升磨抛时的稳定性以获得更高的磨抛精度;提升整体水晶玻璃倒边的磨抛精度的一种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及其磨抛方法。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包括机架、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抛光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用于输送传递水晶玻璃物料;所述的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抛光装置分别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的上方,倒边粗磨装置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的前后两侧边进行粗磨倒边;倒边精磨装置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前后两侧边处进行精磨倒边;抛光装置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前后两侧倒边进行抛光;所述的翻转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一侧,翻转装置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翻转输送至第二传送装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支架、多个物料模具、左右移动板、上下移动架、左右传送气缸、上下传送气缸和多个传送夹紧组件;所述的传送支架设置在机架的前部;所述的多个物料模具规则排列设置在传送支架的顶部;每个物料模具均包括模具底板和四个模具限位柱,所述的四个模具限位柱分别设置在模具底板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左右移动板通过多个左右传送滑轨设置在传送支架的前板上;所述的上下移动架通过多个上下传送滑轨设置在左右移动板上;所述的左右传送气缸设置在传送支架的前板下部;左右传送气缸的移动部通过左右气缸连接块与左右移动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下传送气缸固定设置在左右移动板的中部下端,上下传送气缸的移动部通过上下气缸连接块与上下移动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多个传送夹紧组件规则排列设置在上下移动架上,传送夹紧组件与物料模具位置相对应,且传送夹紧组件的数量比物料模具的数量少一个;传送夹紧组件用于夹取水晶玻璃物料;所述的第二传送装置与第一传送装置结构相同,且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平行对齐设置。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进一步提升磨抛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平行对齐设置,且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的结构相同;倒边粗磨装置包括磨抛支架、第一磨抛组件和第二磨抛组件;所述的第一磨抛组件和第二磨抛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磨抛组件设置在磨抛支架顶部前侧,第一磨抛组件与第一传送装置相配合;第二磨抛组件设置在磨抛支架顶部后侧,第二磨抛组件与第二传送装置相配合;第一磨抛组件包括前后磨抛移动架、磨抛传送带组件、上下磨抛移动架、磨抛电机、粗磨砂轮和压紧模块;所述的前后磨抛移动架通过前后磨抛滑轨设置在磨抛支架顶部前侧;所述的磨抛传送带组件通过传送带连接块与前后磨抛移动架的底部连接,且前后磨抛移动架通过传送带连接块在磨抛传送带组件上进行前后移动;前后磨抛移动架的顶板底面上设置有上下磨抛电机,所述的上下磨抛电机的转轴穿过前后磨抛移动架的顶板与所述的上下磨抛移动架的顶板相配合,并且使上下磨抛移动架完成升降,上下磨抛移动架上的导杆穿过前后磨抛移动架的底板,所述的磨抛电机设置在上下磨抛移动架的底板上,磨抛电机的转轴上连接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通过转动轮传送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的粗磨砂轮通过砂轮架设置在上下磨抛移动架的底板上;粗磨砂轮垂直与第一传送装置,粗磨砂轮包括圆柱状的砂轮和设置在砂轮中心且带动砂轮旋转的砂轮轴;粗磨砂轮的一端与所述的从动轮的连接;所述的压紧模块设置在磨抛支架上用于将水晶玻璃物料压紧;所述的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上的粗磨抛砂轮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精磨砂轮和抛光轮。通过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进行多次打磨抛光,提升打磨精度和打磨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支架、前后移动导轨、翻转前后移动板、旋转气缸、翻转夹紧组件;所述的翻转支架垂直设置在机架的左部;所述的前后移动导轨设置在翻转支架的左侧,前后移动导轨上设置有前后移动块,所述的前后移动块通过翻转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的翻转前后移动板固定连接,翻转前后移动板的中部通过翻转滑轨设置在翻转支架的右部;翻转前后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翻转电机,所述的翻转电机连接翻转齿轮,所述的翻转齿轮通过翻转传送带与设置在翻转前后移动板的底部的翻转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的翻转传送带与旋转气缸相配合,且翻转传送带带动旋转气缸升降,所述的旋转气缸通过翻转升降滑轨设置在翻转前后移动板上,所述的翻转夹紧组件通过旋转气缸连接架与旋转气缸连接,所述的翻转夹紧组件与传送夹紧组件结构相同。通过翻转装置能直接进行双面打磨,减少打磨时间,提升打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传送夹紧组件均包括第一传送夹紧气缸、第二传送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所述的第一传送夹紧气缸和第二传送夹紧气缸左右对称设置在上下移动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一夹紧板与第一传送夹紧气缸的移动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夹紧板与第二传送夹紧气缸的移动部连接;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平行设置;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底部均设置有夹紧滑轨;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与物料模具相配合完成水晶玻璃物料夹取。通过传送夹紧组件更好的将水晶玻璃物料进行夹取。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紧模块包括第一压紧滑轨、第二压紧滑轨、第一滑轨连接块、第二滑轨连接块、压紧连接长板、压紧气缸;所述的第一压紧滑轨和第二压紧滑轨分别设置在前后磨抛滑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滑轨连接块和第二滑轨连接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压紧滑轨和第二压紧滑轨上;所述的压紧连接长板连接在第一滑轨连接块和第二滑轨连接块的底部;所述的压紧气缸通过压紧气缸连接块设置在压紧连接长板的底部,压紧气缸的底部连接有压块;所述的压块垂直与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的两个磨抛组件上的两个第一滑轨连接块和两个第二滑轨连接块分别通过连接固定长板连接,所述的压紧连接长板将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压紧模块更好的将水晶玻璃物料进行固定,提升打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磨抛传送带组件包括传动带电机、传送带主动齿轮、传送带从动齿轮和前后传送带;所述的传动带电机设置在磨抛支架后端底部;所述的传送带主动齿轮与传动带电机连接,所述的传送带从动齿轮通过前后传送带与传送带主动齿轮张紧连接;传送带从动齿轮通过齿轮杆设置在磨抛支架前端上方;所述的前后传送带与传送带连接块相配合。通过磨抛传送带组件提升传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上均连接有夹紧块,所述的夹紧块上设置有优力胶板。通过优力胶板进一步的加强夹取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送支架上位于最右端的物料载具后侧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的顶紧气缸上设置有顶紧块。

一种方形水晶玻璃倒边的磨抛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一)水晶玻璃进料: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上的传送夹紧组件上下左右移动,使传送夹紧组件将水晶玻璃物料夹紧输送至物料载具上;

(二)倒边粗磨:通过倒边粗磨装置中的粗磨砂轮上下左右移动至水晶玻璃物料一面的倒边处打磨位置,将物料载具上的水晶玻璃物料前后两侧倒边处进行粗打磨;

(三)精磨抛光:通过粗打磨后通过传送夹紧组件带动水晶玻璃物料移动至下一个物料载具上,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上的精磨砂轮和抛光轮移动至粗打磨完后的位置进行精打磨和抛光,抛光后传送到最后一个物料载具上;

(四)翻面打磨:通过翻转装置将最后一个物料载具上的水晶玻璃物料进行翻面,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倒边粗磨装置、倒边精磨装置和抛光装置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另一面倒边处的打磨抛光直至输送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气缸进行左右上下移动调节,以及旋转气缸自身的旋转调节,将两个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进行180°翻面,实现自动翻面,减少人工翻面误差,从而进一步提升倒边磨抛效率;通过两个传送装置将同时将进入的水晶玻璃物料和翻面后的水晶玻璃物料进行同步倒边磨抛,同时完成正反两面水晶玻璃物料的传送,进一步提升传送速度和传送效率;通过左右传送气缸和上下传送气缸带动传送夹紧组件进行调节,进一步便于控制传送夹紧组件的位置调节,从而进一步便于进行倒边处的磨抛和提升倒边打磨质量;通过压紧气缸带动压块上下移动压紧水晶玻璃物料的顶部,进一步的提升倒边磨抛过程中的稳定性以获得更高的水晶玻璃物料倒边打磨的质量;通过物料模具进行限位以及通过上下左右夹紧,便于更好的进行水晶玻璃物料倒边的磨抛;通过粗打磨、精打磨和抛光进一步提升前后两侧倒边处的磨抛精度和磨抛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送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倒边粗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水晶玻璃物料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机架1、第一传送装置2、传送支架21、物料模具22、左右移动板23、左右传送滑轨231、上下移动架24、上下传送滑轨241、左右传送气缸25、上下传送气缸26、传送夹紧组件27、第一传送夹紧气缸271、第二传送夹紧气缸272、第一夹紧板273、夹紧滑轨2731、第二夹紧板274、夹紧块275、优力胶板276、第二传送装置3、倒边粗磨装置4、精打磨装置40、抛光装置400、第一磨抛组件401、第二磨抛组件402、磨抛支架41、前后磨抛移动架42、前后磨抛滑轨421、上下磨抛电机422、磨抛传送带组件43、传动带电机430、传送带连接块431、传送带主动齿轮432、传送带从动齿轮433前后传送带434、上下磨抛移动架44、磨抛电机45、转动轮451、从动轮452、磨抛砂轮46、砂轮架461、压紧模块47、第一压紧滑轨471、第二压紧滑轨472、第一滑轨连接块473、连接固定长板4731、第二滑轨连接块474、压紧连接长板475、压紧移动气缸4751、压紧气缸476、压紧气缸连接块4761、压块477、翻转装置5、翻转支架51、前后移动导轨52、前后移动块521、翻转固定连接板522、翻转前后移动板53、翻转滑轨531、翻转电机532、翻转齿轮533、翻转从动齿轮534、旋转气缸54、翻转升降滑轨541、翻转夹紧组件55、水晶玻璃物料6、物料顶面61、物料底面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包括机架1、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抛光装置400和翻转装置5;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前侧和后侧;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分别用于输送传递水晶玻璃物料6;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抛光装置400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的上方,倒边粗磨装置4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前后两侧倒边处进行粗磨倒边;倒边精磨装置40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前后两侧倒边处进行精磨倒边;抛光装置400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前后两侧倒边处进行抛光;翻转装置5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翻转装置5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翻转输送至第二传送装置3上。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同时进行物料倒边的磨抛,提高倒边磨抛效率以及倒边磨抛精度;通过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抛光装置400对同一块物料依次进行倒边打磨和倒边抛光确保倒边磨抛质量并且达到更高的倒边磨抛精度;通过翻转装置5将一面进行倒边的磨抛完成后自动进行另一面倒边的磨抛,提高倒边磨抛速度以及提升倒边磨抛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传送装置3与第一传送装置2结构相同,且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平行对齐设置,通过两个传送装置平行设置进一步便于倒边粗磨装置4进行同步磨抛,提高磨抛效率。第一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支架21、五个物料模具22、左右移动板23、上下移动架24、左右传送气缸25、上下传送气缸26和四个传送夹紧组件27;传送支架21设置在机架的前部;五个物料模具22规则排列设置在传送支架21的顶部,每个物料模具22均包括模具底板和四个模具限位柱,所述的四个模具限位柱分别设置在模具底板的四个角上,通过四个限位柱进行初步定位,并且在加工时起到限位固定支撑的作用;通过五个物料模具22设置在传送支架21上,便于进行多个水晶玻璃物料6输送,提升打磨数量。左右移动板23通过两条左右传送滑轨231设置在传送支架21的前板上;上下移动架24通过四条上下传送滑轨241设置在左右移动板23上;左右传送气缸25设置在传送支架21的前板下部;左右传送气缸25的移动部通过左右气缸连接块与左右移动板23的下部固定连接;上下传送气缸26固定设置在左右移动板23的中部下端,上下传送气缸26的移动部通过上下气缸连接块与上下移动架24的中部固定连接,这样进一步提升升降效率并且提升结构牢固度。四个传送夹紧组件27规则排列设置在上下移动架24上,传送夹紧组件27与物料模具22位置相对应,且传送夹紧组件27的数量比物料模具22的数量少一个,传送支架21上位于最右端的物料载具22后侧设置有顶紧气缸,顶紧气缸上设置有顶紧块,便于更好的将要翻转的物料顶紧。这样便于传送夹紧组件27进行依次传递,从而进行多次打磨,提升打磨精度。传送夹紧组件27用于夹取水晶玻璃物料6,每个传送夹紧组件27均包括第一传送夹紧气缸271、第二传送夹紧气缸272、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第一传送夹紧气缸271和第二传送夹紧气缸272左右对称设置在上下移动架24的顶部,第一夹紧板273与第一传送夹紧气缸271的移动部连接;第二夹紧板274与第二传送夹紧气缸272的移动部连接,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平行设置,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与物料模具22相配合完成水晶玻璃物料6夹取,通过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平行设置更有效的将水晶玻璃物料6的左右两侧夹紧,通过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与四个限位柱左右两侧的空挡相配合,进一步便于水晶玻璃物料6前后左右的固定限位,并且便于在前后侧倒边磨抛时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提升倒边磨抛质量;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上均连接有夹紧块275,夹紧块275上设置有优力胶板276,通过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上的优力胶板276进一步提升夹紧作用,也更好的使传送夹紧组件27与水晶玻璃物料6相配合。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底部均设置有夹紧滑轨2731,进一步减小滑动阻从而提升滑动效率。

工作时,通过上下传送气缸26和左右传送气缸25带动上下移动架24上的四个传送夹紧组件27进行左右上下调节,传送夹紧组件27通过第一传送夹紧气缸271和第二传送夹紧气缸272分别带动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将水晶玻璃物料6的左右两侧夹紧,通过左右上下移动调节将四个水晶玻璃物料6传送至移动至五个物料模具22中的右边四个物料模具22上,将四个物料模具22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通过倒边粗磨装置进行打磨,打磨后通过传送夹紧组件27将四个水晶玻璃物料6向右移动一个位置进行精磨,提升打磨精度。

该装置通过两个传送装置同步进行输送,进一步提升传送速度和传送效率;通过左右传送气缸25和上下传送气缸26带动传送夹紧组件27进行调节,进一步便于控制传送夹紧组件27的位置调节;在进行前侧磨抛过程中通过第一夹紧板273和第二夹紧板274夹紧水晶玻璃物料6向后抵在后侧的限位柱上,通过粗磨砂轮46在前侧打磨时施加向后的力,从而使水晶玻璃物料6进一步提升加工时的稳定性;在进行后侧磨抛时通过相同的原理提升稳定性,这样不需要进行特定夹具的制作,只需要通过常规的模具结构就能实现水晶玻璃精准定位和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传送夹紧组件27更好的使水晶玻璃物料6进行夹紧传送,提高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4所示,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平行对齐设置,且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的结构相同;倒边粗磨装置4包括磨抛支架41、第一磨抛组件401和第二磨抛组件402;第一磨抛组件401和第二磨抛组件402的结构相同,第一磨抛组件401设置在磨抛支架41顶部前侧,第一磨抛组件401与第一传送装置2相配合;第二磨抛组件402设置在磨抛支架41顶部后侧,第二磨抛组件402与第二传送装置3相配合,通过两组磨抛组件分别与两个传送装置相配合进行打磨,提升打磨速度的同时,提升打磨效率。第一磨抛组件401包括前后磨抛移动架42、磨抛传送带组件43、上下磨抛移动架44、磨抛电机45、粗磨砂轮46和压紧模块47;前后磨抛移动架42通过前后磨抛滑轨421设置在磨抛支架41顶部前侧;磨抛传送带组件43通过传送带连接块431与前后磨抛移动架42的底部连接,且前后磨抛移动架42通过传送带连接块431在磨抛传送带组件43上进行前后移动。磨抛传送带组件43包括传动带电机430、传送带主动齿轮432、传送带从动齿轮433和前后传送带434;传动带电机430设置在磨抛支架41后端底部;传送带主动齿轮432与传动带电机430连接,传送带从动齿轮433通过前后传送带434与传送带主动齿轮432张紧连接;传送带从动齿轮433通过齿轮杆设置在磨抛支架41前端上方;前后传送带434与传送带连接块431相配合。通过磨抛传送带组件43进一步提升传动效率,便于更好的使前后磨抛移动架42进行左右移动。前后磨抛移动架42的顶板底面上设置有上下磨抛电机422,上下磨抛电机422的转轴穿过前后磨抛移动架42的顶板与上下磨抛移动架44的顶板相配合,并且通过上下磨抛电机422使上下磨抛移动架44完成升降,实现更好的传送效果。上下磨抛移动架44上的导杆穿过前后磨抛移动架42的底板,磨抛电机45设置在上下磨抛移动架44的底板上,磨抛电机45的转轴上连接转动轮451,转动轮451通过转动轮传送带连接有从动轮452,这样进一步提升传动效率。粗磨砂轮46通过砂轮架461设置在上下磨抛移动架44的底板上;粗磨砂轮46垂直与第一传送装置2,粗磨砂轮46包括圆柱状的砂轮和设置在砂轮中心且带动砂轮旋转的砂轮轴;常见的磨具都是呈盘状,主要用于磨平面,通过圆柱状的砂轮便于更好的进行倒边的打磨,便于更有效的形成圆弧形倒边。通过粗磨砂轮46垂直设置更好的进行物料水晶玻璃6上下的定位夹紧,便于更好的将水晶玻璃物料进行固定,提高倒边磨抛时的稳定性。粗磨砂轮46的一端与从动轮452的连接。通过粗磨砂轮46位置调节从而进行更好的打磨。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上的粗磨砂轮46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精磨抛砂轮和抛光轮,打磨砂轮均可进行更换,便于更有效的进行打磨。压紧模块47设置在磨抛支架41上用于将水晶玻璃物料6的顶部压紧,压紧模块47包括第一压紧滑轨471、第二压紧滑轨472、第一滑轨连接块473、第二滑轨连接块474、压紧连接长板475、压紧移动气缸4751、压紧气缸476;第一压紧滑轨471和第二压紧滑轨472分别设置在前后磨抛滑轨421的左右两侧;第一滑轨连接块473和第二滑轨连接块474分别设置在第一压紧滑轨471和第二压紧滑轨472上,通过两根压紧滑轨进一步的减轻移动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滑动效果。机架上设置有带动压紧连接长板475移动的压紧移动气缸4751,压紧连接长板475连接在第一滑轨连接块473和第二滑轨连接块474的底部;压紧气缸476通过压紧气缸连接块4761设置在压紧连接长板475的底部,压紧气缸476的底部连接有压块477,所述的压块477垂直与第一传送装置2,通过垂直设置进一步提升水晶玻璃物料竖直方向的固定,减少水晶玻璃物料在磨抛时进行上下的晃动或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倒边磨抛的质量;通过压块477进一步的将水晶玻璃物料6的顶部压住,防止水晶玻璃物料6在打磨时进行移动,进一步提升打磨时的稳定性。两个磨抛组件上的两个第一滑轨连接块473和两个第二滑轨连接块474分别通过连接固定长板4731连接,压紧连接长板475将压紧连接长板475将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连接固定长板4731将三组倒边粗磨装置的压紧模块47一起移动,提高传动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工作时,通过磨抛传送带组件43带动前后磨抛移动架42进行前后移动,通过前后磨抛移动架42上的上下磨抛电机422带动上下磨抛移动架4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粗磨砂轮46移动至水晶玻璃物料的倒边打磨的最佳位置。通过磨抛电机45带动转动轮451旋转,转动轮451旋转通过从动轮452带动粗磨砂轮46旋转进行一面前后两侧倒边处的打磨。精磨抛砂轮和抛光轮通过相同的方式分别进行倒边打磨和倒边抛光。通过压紧移动气缸4751带动压紧连接长板475前后移动,通过压紧气缸476带动压块477上下移动压紧水晶玻璃物料6的顶部,进一步便于打磨和提升打磨质量。

该装置通过粗磨砂轮46、精磨抛砂轮和抛光轮垂直设置并且进行左右上下移动调节,便于移动到倒边打磨和倒边抛光的最佳位置,从而更好的进行一面前后两侧倒边处的打磨,进一步提升倒边磨抛效率和倒边磨抛精度;通过压紧气缸476带动压块477上下移动压紧水晶玻璃物料6的顶面,进一步的提升倒边磨抛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倒边磨边精度。

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翻转装置5包括翻转支架51、前后移动导轨52、翻转前后移动板53、旋转气缸54和翻转夹紧组件55;翻转支架51垂直设置在机架1的左部;前后移动导轨52设置在翻转支架51的左侧,前后移动导轨52上设置有前后移动块521,通过前后移动导轨52和后移动块521相配合便于更好的进行滑动调节。前后移动块521通过翻转固定连接板522与翻转前后移动板53固定连接,翻转前后移动板53的中部通过翻转滑轨531设置在翻转支架51的右部;翻转前后移动板53的顶部设置有翻转电机532,翻转电机532连接翻转齿轮533,翻转齿轮533通过翻转传送带与设置在翻转前后移动板53的底部的翻转从动齿轮534连接,翻转传送带与旋转气缸54相配合,且翻转传送带带动旋转气缸54升降,旋转气缸54通过翻转升降滑轨541设置在翻转前后移动板53上,翻转夹紧组件55通过旋转气缸连接架与旋转气缸55连接。翻转夹紧组件55与传送夹紧组件27结构相同,进一步提升夹紧效果,从而防止翻转过程中出现位置偏差。

工作时,通过前后移动块521在前后移动导轨52进行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翻转前后移动板53左右移动,通过翻转电机532带动翻转齿轮533旋转,翻转齿轮533和翻转从动齿轮534配合带动翻转传送带转动,从而带动翻转前后移动板53上的旋转气缸54进行上下调节,通过旋转气缸54180度旋转带动翻转夹紧组件55进行翻转,翻转夹紧组件55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最右端物料载具22的水晶玻璃物料6翻转至第二传送装置3上的最右端的物料载具22上,通过上述的相同方式进行水晶玻璃物料6反面前后两侧倒边处的打磨和抛光,最终将水晶玻璃物料6的物料顶面61前后两侧和物料底面62前后两侧分别倒边完成。

该装置通过旋转气缸54进行左右上下移动调节,以及旋转气缸54自身的旋转调节,将两个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进行180°翻面,便于该装置进行双面倒边磨抛,从而进一步提升磨抛效率。

一种方形水晶玻璃倒边的磨抛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一)方形水晶玻璃进料: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传送夹紧组件27上下左右移动,使传送夹紧组件27将水晶玻璃物料6夹紧输送至物料载具22上;

(二)倒边粗磨:通过倒边粗磨装置4中的粗磨砂轮46上下左右移动至水晶玻璃物料6一面的倒边处打磨位置,将物料载具22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前后两侧倒边处进行粗打磨;

(三)精磨抛光:通过粗打磨后通过传送夹紧组件27带动水晶玻璃物料6移动至下一个物料载具22上,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上的精磨砂轮和抛光轮移动至粗打磨完后的位置进行精打磨和抛光,抛光后传送到最后一个物料载具22上;

(四)翻面打磨:通过翻转装置5将最后一个物料载具22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进行翻面,通过第二传送装置3、倒边粗磨装置4、倒边精磨装置40和抛光装置400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另一面倒边处的打磨抛光直至输送出料。

综上所述,水晶玻璃自动磨抛机通过两个传送装置同步进行输送,进一步提升传送速度和传送效率;通过左右传送气缸25和上下传送气缸26带动传送夹紧组件27进行调节,进一步便于控制传送夹紧组件27的位置调节;通过传送夹紧组件27更好的使水晶玻璃物料6进行夹紧传送,提高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磨抛砂轮46进行左右上下移动调节,便于移动到打磨的最佳位置,从而更好的进行打磨,进一步提升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通过压紧气缸476带动压块477上下移动压紧水晶玻璃物料6,进一步的提升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打磨质量;通过粗打磨、精打磨和抛光进一步提升两侧倒边处的磨抛质量;通过旋转气缸54进行左右上下移动调节,以及旋转气缸54自身的旋转调节,将两个传送装置上的水晶玻璃物料6进行180°翻面,便于该装置进行双面打磨,从而进一步提升磨抛效率。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