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8648发布日期:2019-08-20 20:0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钢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跨海湾、跨江等大跨度桥梁工程是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建设地点的自然环境日趋复杂,为了保障大跨径桥梁的安全性与轻量化,对悬索、斜拉索等桥梁缆索的抗拉强度、扭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桥梁缆索用盘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

得益于国内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桥梁建设已成为中国继高铁、核电之后第三张国家“名片”。而在桥梁的发展过程中,缆索用盘条的每一次更新都对其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强度高性能缆索用盘条的研发及产业化是下一次桥梁升级的关键。

目前,工程应用的最高等级桥梁缆索用线材强度为1960mpa,而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更高强度缆索用线材的开发成为必然。

在所查公开发表的关于桥梁缆索用钢文献中:公开号cn102181786a涉及一种1670mpa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盘条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311288a涉及一种1770mpa级桥梁斜拉索镀锌钢丝用盘条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02634730a涉及一种1860mpa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盘条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05671443a涉及一种1960mpa级缆索镀锌钢丝用热轧盘条及生产方法;以上四种方法生产的盘条拉拔后钢丝强度均小于2000mpa,在国际上已有相关或相似性能产品的工程应用,属于常规或改良型产品。

专利号cn102936688a涉及一种抗拉强度≥2000mpa的桥梁缆索用线材及生产方法,该专利钢丝实际强度均小于2100mpa,且c含量高达0.95~1.2%,n0.01~0.03%。高含量的c、n确保了钢丝强度,但若生产控制不当,往往伴随着扭转值的大幅度波动,不利于钢丝品质的控制和桥梁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成分和工艺的创新,实现强度和韧性的良好配合,提供的桥梁缆索用钢经过拉拔、镀锌、稳定化处理后强度可达2400mpa以上。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0.970-1.190%、

si:1.250-1.350%、

mn:0.650-0.750%、

p:0.010%以下、

s:0.010%以下、

cr:0.070-0.090%、

ti:0.060-0.080%、

al:0.160-0.200%、

n:0.005-0.009%、

b:0.001-0.0015%、

zr:0.002-0.005%;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铁水预处理后,依次经过转炉冶炼、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后,得到目标钢水;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后的铁水中的磷含量在0.005wt%以下,硫含量在0.001wt%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在0.830wt%以上,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再进入到lf炉中精炼。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在10个循环周期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15-20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5℃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铸坯加热300-340min至其均热至1210-1240℃。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5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前,需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50-180min至其均热至1115-1145℃。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5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40%,吐丝温度≥925℃。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5中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15-25℃/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00-850℃,再以5-10℃/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00-550℃,然后风冷至室温。

本发明通过控制钢质纯净度(高碳出钢、rh处理),并采用二火成材工艺(低过热度浇注和开坯工艺)等工艺,有效提高了超高碳钢的性能和均匀性,生产出现有技术达不到的产品质量,使得最终产品钢丝强度达到2400mpa以上,且扭转值达到14次以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0.97%、

si:1.25%、

mn:0.65%、

p:0.008%、

s:0.007%、

cr:0.07%、

ti:0.060%、

al:0.16%、

n:0.005%、

b:0.001%、

zr:0.002%;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铁水中的磷含量为0.001wt%,硫含量为0.0005wt%,铁水预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在0.860wt%,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将钢水依次经过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得到目标钢水,其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为15个循环周期;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其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17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4℃;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300min至其均热至1210℃;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50min至其均热至1115℃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其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48%,吐丝温度900℃;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15℃/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00℃,再以5℃/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00℃,然后风冷至室温。

<实施例2>

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0.98%、

si:1.28%、

mn:0.66%、

p:0.007%、

s:0.006%、

cr:0.080%、

ti:0.070%、

al:0.170%、

n:0.008%、

b:0.0011%、

zr:0.003%;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铁水中的磷含量为0.003wt%,硫含量为0.0006wt%,铁水预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为0.850wt%,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将钢水依次经过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得到目标钢水,其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为12个循环周期;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其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15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4℃;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340min至其均热至1220℃;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60min至其均热至1145℃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其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49%,吐丝温度910℃;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20℃/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00℃,再以10℃/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50℃,然后风冷至室温。

<实施例3>

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1.190%、

si:1.350%、

mn:0.750%、

p:0.005%、

s:0.006%、

cr:0.080%、

ti:0.070%、

al:0.180%、

n:0.009%、

b:0.0012%、

zr:0.004%;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铁水中的磷含量为0.004wt%,硫含量为0.0004wt%,铁水预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为0.850wt%,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将钢水依次经过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得到目标钢水,其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为15个循环周期;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其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16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4℃;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310min至其均热至1240℃;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80min至其均热至1120℃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其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为50%,吐丝温度为927℃;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25℃/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50℃,再以8℃/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40℃,然后风冷至室温。

<实施例4>

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1.100%、

si:1.300%、

mn:0.710%、

p:0.001%、

s:0.008%、

cr:0.075%、

ti:0.070%、

al:0.200%、

n:0.008%、

b:0.0015%、

zr:0.002%;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铁水中的磷含量在0.001wt%,硫含量在0.0009wt%,铁水预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在0.830wt%,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将钢水依次经过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得到目标钢水,其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为12个循环周期;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其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20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4℃;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320min至其均热至1230℃;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60min至其均热至1135℃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其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45%,吐丝温度928℃;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19℃/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30℃,再以9℃/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30℃,然后风冷至室温。

<实施例5>

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具有以下以重量%所示的化学成分组成:

c:1.080%、

si:1.280%、

mn:0.730%、

p:0.004%、

s:0.005%、

cr:0.087%、

ti:0.080%、

al:0.190%、

n:0.007%、

b:0.0014%、

zr:0.005%;

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上述桥梁缆索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水冶炼: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铁水中的磷含量在0.003wt%,硫含量在0.0007wt%以下,铁水预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转炉出钢时,钢水的碳含量在0.840wt%,并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将钢水依次经过lf炉精炼和rh真空处理,得到目标钢水,其中钢水的rh真空处理时间为140个循环周期;

s2、板坯浇铸:

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目标钢水送入连铸机中进行铸坯,得到板坯,其中,连铸机浇铸时的拉坯速度为0.75m/min,同时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铸坯总压下量18mm,浇铸过程中对所述连铸机的中间包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以将过热度控制在14℃;

s3、板坯加热:

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板坯进行加热330min至其均热至1210℃;

s4、板坯轧制:

将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的板坯轧制成小方坯;

s5、盘条轧制:

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置于保温坑48h后,再次加热175min至其均热至1140℃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小方坯轧制成盘条,其中将小方坯轧制成盘条时,粗轧压下量为47%,吐丝温度为915℃;轧制得到的盘条采用两段式冷却:先以22℃/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845℃,再以7℃/s的冷却速度将盘条冷却到535℃,然后风冷至室温。

<试验例>

分别按照上述实施例1-5制造桥梁缆索用钢,并分别对应为试验例1-5,其中,试验例1-5所得到的盘条的直径分别为11mm、16mm、12mm、14mm和15mm,然后将试验例1-5所得到部分盘条冷拉加工成直径分别为5.0mm、5.0mm、7.0mm、5.0mm和7.0mm的钢丝,然后对所有盘条和钢丝分别进行抗拉强度的实验,并对钢丝进行扭转次数的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按照本方案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桥梁缆索用钢,其产品质量稳定,成品钢丝的抗拉强度可达到2400mpa以上,平均扭转次数为15.2,均达到14次以上,满足大跨度桥梁缆索用钢要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