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7518发布日期:2019-10-15 21:1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铜熔体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直接利用废杂铜生产黄铜合金工艺流程简单、环境污染小、成本低,是我国再生铜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黄铜合金生产温度大概介于980-1100℃,而锌的挥发温度为907℃,因此再生黄铜合金生产始终面临锌挥发的问题。

针对目前再生黄铜保锌的技术问题,查阅资料可知选择恰当的覆盖剂能够减少可挥发性气体的挥发。覆盖剂有固态覆盖剂和液态覆盖剂两大类,单独使用液态覆盖剂容易造成渣含铜量的升高,造成金属损失,而配合一定量的固态覆盖剂则能减少渣对金属的包裹,因此希望两者恰当的配比实现较好的覆盖效果,同时使得渣含铜量减少。

现场调查发现再生黄铜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烟道灰(主要成分是zno,约占85%以上),目前烟道灰没有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法。通过设计多组覆盖剂的条件实验,利用烟道灰配比出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黄铜合金覆盖剂,实现了合金中保锌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黄铜合金中保锌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覆盖剂及其制作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生产锌大量挥发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按照比例充分混合,烘干磨粉,然后掺入配料比例的烟道灰并混匀,其特征在于:

1)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要首先混匀,并烘干磨细;

2)烟道灰与提前混匀的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剂重量配比为烟道灰40-50%、氟硅酸钠30-40%、氟硅酸钾5-10%、余量为氯化钠。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剂中提前混匀的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要烘干,保证水分含量小于0.2%。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剂中提前混匀的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要磨细,保证粒径小于100目。

进一步地,所述烟道灰在收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明显杂质的引入。

一种如上所述方法制备的黄铜合金用覆盖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用量占比黄铜熔体重量百分比的2-5%;覆盖剂使用的温度范围为980-1100℃。

本方法创新提出了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及其制备方法,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要首先混匀,并烘干磨细,烟道灰与提前混匀的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充分混合。使用覆盖剂后结果表明炉渣量减少了15%以上,熔体锌含量提升了0.5个百分点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按照比例充分混合,烘干磨粉,然后掺入配料比例的烟道灰并混匀;覆盖剂重量配比为烟道灰40-50%、氟硅酸钠30-40%、氟硅酸钾5-10%、余量为氯化钠;覆盖剂中提前混匀的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要烘干,保证水分含量小于0.2%;烟道灰在收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明显杂质的引入;覆盖剂用量占比黄铜熔体重量百分比的2-5%。使用覆盖剂后结果表明炉渣量减少了15%以上,熔体锌含量提升了0.5个百分点以上。

实施例1

覆盖剂重量配比为烟道灰50%、氟硅酸钠30%、氟硅酸钾10%、氯化钠10%,按照制作方法制备后,以黄铜熔体重量百分比3.5%的比例加入完全熔化后的30kg黄杂铜原料中,1020℃保温30min,与不加覆盖剂的对照组相比,渣重量下降了19.9%,同时锌含量提升了0.7个百分点。

实施例2

覆盖剂重量配比为烟道灰46%、氟硅酸钠35%、氟硅酸钾8%、氯化钠11%,按照制作方法制备后,以黄铜熔体重量百分比2.7%的比例加入完全熔化后的80kg黄杂铜原料中,1020℃保温30min,与不加覆盖剂的对照组相比,渣重量下降了17.8%,同时锌含量提升了0.9个百分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铜合金用覆盖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铜熔体净化技术领域。所述覆盖剂组成重量配比为:烟道灰40‑50%;氟硅酸钠30‑40%,氟硅酸钾5‑10%,余量为氯化钠。其制备方法为: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按照比例充分混合,烘干磨粉,使粉粒径小于100目,然后掺入配料比例的烟道灰并混匀。黄杂铜直接利用法生产黄铜合金过程产生的烟道灰(主要成分氧化锌)配合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和氯化钠作为生产黄铜合金的熔体覆盖剂,使用时覆盖剂用量占比黄铜熔体重量百分比的2‑5%;覆盖剂使用的温度范围为980‑1100℃。结果表明合金熔体产渣量下降了15%以上,熔体锌含量提升了0.5个百分点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彦;刘伟;赵洪亮;刘风琴;郭淑梅;黄腾;杨东超;江溢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