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60729发布日期:2019-11-16 01:1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特种钢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耐磨钢作为一种抗磨损性能较高的材料,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矿山、铁路和冶金等工况恶劣的场合。与高mn钢、耐磨铸铁等耐磨材料相比,低合金耐磨钢具有更为优异的强韧性和耐磨性。但国内耐磨钢起步较晚,合金种类添加普遍较多、含量较高,这样不仅会影响耐磨钢的焊接性,同时生产成本也较高。在此背景下,在c-mn钢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不添加贵重金属ni合金和mo合金的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的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该钢板的厚度12-40mm,其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30~0.35、si:0.45~0.65、mn:1.80~1.90、p:≤0.010、s:≤0.005、cr:1.40~1.50、b:0.01~0.02、ti:0.035~0.055,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

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的生产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转炉冶炼;转炉时铁水进行预脱硫处理,使铁水s含量≤0.015%,采用低拉增碳脱p工艺,出钢p≤0.01%,出钢时向钢水中加入碳粉增碳;

2)lf精炼:lf精炼采取大渣量进行造渣,白渣保持时间控制在30min以上,控住s含量≤0.005%,铬铁和硼铁在白渣形成后的二加热过程加入;

3)真空精炼:vd真空精炼在≤67pa下的保压时间按≥22min进行控制,破真空后立即进行ca处理,对夹杂物进行改性,软吹大于5min后吊钢;

4)连铸:采用电磁搅拌,保护浇铸;浇钢过程保证结晶器液面波动轻微;

5)铸坯加热:连铸后对钢坯进行冷却,在钢坯温度>600℃时,需堆垛缓冷至600℃以下,控制钢坯温度达到450-600℃后,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一段加热炉温1000~1100℃,二段加热炉温<1230~1250℃;若钢坯温度冷却到<450℃,则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时,控制一段加热炉温700~900℃,二段加热炉温1230~1250℃;

6)轧制:轧制时采用两阶段不同温度轧制,一阶段开轧温度1050℃~1150℃,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进行轧制,道次压下率10%~15%,晾钢厚度140~160mm;为获得细小弥散的晶粒,二阶段轧制温度750~790℃,采用小压下量,多道次慢速轧制,道次压下量7%~9%,充分破碎晶粒,防止晶粒长大,轧制后钢板不采用层流冷却;

7)缓冷:轧后钢板入缓冷坑温度≥450℃,缓冷时间36~48小时;控制缓冷垛高1.5~2m,钢板上下表面严禁裸露在空气中;

8)热处理:采用调质工艺,淬火保温温度880~890℃,保温时2.0~2.1mim/mm,钢板出炉后迅速入水,入水停留时间≥25min,回火保温温度180~210℃,保温时间3.9~4.1min/mm。

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lf+vd工艺来保证钢质的洁净度,并通过加热、两次不同温度轧制及调质处理等工艺有效实施,成功地开发出了≤40mm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nm600。其抗拉强度控制在2036~2103mpa,布氏硬度583~598hb;伸长率控制在9.3%~9.7%;-20℃v型冲击功控制在19.7~23.7j,钢板性能满足nm600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40mm厚nm600回火马氏体显微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板nm600,其厚度为12-40mm,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30~0.35、si:0.45~0.65、mn:1.80~1.90、p:≤0.010、s:≤0.005、cr:1.40~1.50、b:0.01~0.02、ti:0.035~0.055,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

对于上述钢板的成分设计:c显著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起固溶强化作用,提高钢板强度;mn主要起固溶强化和降低相变温度,起提高钢板淬透性和强度的作用;b元素可提高淬透性,调质处理可提高钢板强度;cr与碳结合形成铬碳化合物,具有细小均匀分布的特点,故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及较高强度和硬度;ti具有细化晶粒及析出强化作用,ti的c、n化合物析出颗粒,具有弥散分布的特点,从而钉扎位错,起到强烈的硬化左右;p、s为杂质元素,易偏聚于晶界,降低晶界表面能,降低脆性断裂应力,影响韧脆转变温度,故含量越低越好;本发明采取在c-mn钢的基础上,采用ti、cr、b的微合金化设计,不添加贵重金属ni和mo合金。

本发明中的上述钢板采取的生产方法包括:

1)转炉冶炼;转炉时铁水进行预脱硫处理,使铁水s含量≤0.015%,采用低拉增碳脱p工艺,出钢p≤0.01%,出钢时向钢水中加入碳粉增碳;

2)lf精炼:lf精炼采取大渣量进行造渣,白渣保持时间控制在30min以上,控住s含量≤0.005%,铬铁和硼铁在白渣形成后的二加热过程加入;

3)真空精炼:vd真空精炼在≤67pa下的保压时间按≥22min进行控制,破真空后立即进行ca处理,对夹杂物进行改性,软吹大于5min后吊钢;

4)连铸:采用电磁搅拌,保护浇铸;浇钢过程保证结晶器液面波动轻微;

5)铸坯加热:连铸后对钢坯进行冷却,在钢坯温度>600℃时,需堆垛缓冷至600℃以下,控制钢坯温度达到450-600℃后,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一段加热炉温1000~1100℃,二段加热炉温<1230~1250℃;若钢坯温度冷却到<450℃,则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时,控制一段加热炉温700~900℃,二段加热炉温1230~1250℃;

6)轧制:轧制时采用两阶段不同温度轧制,一阶段开轧温度1050℃~1150℃,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进行轧制,道次压下率10%~15%,晾钢厚度140~160mm;为获得细小弥散的晶粒,二阶段轧制温度750~790℃,采用小压下量,多道次慢速轧制,道次压下量7%~9%,充分破碎晶粒,防止晶粒长大,轧制后钢板不采用层流冷却;

7)缓冷:轧后钢板入缓冷坑温度≥450℃,缓冷时间36~48小时;控制缓冷垛高1.5~2m,钢板上下表面严禁裸露在空气中;

8)热处理:采用调质工艺,淬火保温温度880~890℃,保温时2.0~2.1mim/mm,钢板出炉后迅速入水,入水停留时间≥25min,回火保温温度180~210℃,保温时间3.9~4.1min/mm。

案例实施

通过转炉冶炼、lf精炼、真空精炼、连铸、加热、两次不同温度轧制、缓冷、热处理等工艺,获得如下表1所示各厚度nm600成品钢的化学成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各厚度nm600成品钢的机械力学性能参数。

表1nm600钢的化学成分

表2nm600的机械力学性能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40mm厚nm600回火马氏体显微组织的示意图。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及生产工艺控制,成功地开发出了≤40mm低成本高强度耐磨钢nm600。其抗拉强度控制在2036~2103mpa,布氏硬度583~598hb;伸长率控制在9.3%~9.7%;-20℃v型冲击功控制在19.7~23.7j,钢板性能满足nm600的使用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