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6335发布日期:2019-12-10 23: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cr-mo钢板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压性能,耐氢腐蚀性能,具有优良的抗高温剥离性能及抗回火脆化能力,并且具有优良的成型性能、焊接性能及焊接工艺适应性能,因此该钢板适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核电、汽轮机缸体、火电等高温高压、与氢或氢混合介质接触的大型设备,以上设备经常在高温、高压及强腐蚀环境下工作,使用条件极为苛刻,为了使设备能够安全长期稳定运行,不允许制造设备钢板存在分层、缩孔等缺陷及组织性能不均等情况,因此对钢板的探伤要求及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

目前连铸坯生产的cr-mo钢板,由于该钢板合金元素较高,为保证钢液中合金元素含量稳定性,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脱氧处理,脱氧时采用al脱氧,al加入过多,易产生大量的al2o3夹杂,造成探伤不合,al加入过少,易造成脱氧不充分,因此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的控制对钢液质量及后续钢板的探伤质量的稳定性就十分重要。浇铸温度及铸速也影响着铸坯探伤质量,浇铸温度的波动会影响钢液凝固时钢液中杂质及夹杂物上浮能力,进而影响钢液质量。因此cr-mo钢板探伤难以满足标准要求。

为保证cr-mo钢板的高温性能,该钢板标准要求有较多的cr、mo等耐高温元素,cr、mo均为提高钢板淬透性元素,能明显提高钢板的强度级别,但对于强度级别较低的cr-mo钢板,钢板热处理时若采用正火+加速冷却+回火,易造钢板强度超标准上限,若采用正火+空冷+回火,空冷情况下钢板受下钢条件及周围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易造成性能不稳定现象,为此该钢板的性能稳定性较难攻关。

因此开发出探伤质量高及性能稳定的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生产工艺对石化、核电、汽轮机、火电等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所述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20-940℃,保温100-18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5-10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00-400℃,回火温度720-740℃,保温120-20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发明所述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在0.02-0.03%,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本发明所述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40-1560℃,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5-0.75m/s,连铸坯厚度200-330mm。

本发明所述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50-1280℃,在炉时间200-30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50-1080℃,ⅱ段开轧温度950-980℃,轧后空冷。

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05-0.10%,si:0.25-0.40%,mn:0.35-0.50%,cr:2.00-2.25%,mo:0.9-1.0%,p≤0.01%,s≤0.01%,al:0.015-0.03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为20-80mm。

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屈服强度≥230mpa,抗拉强度450-550mpa,0℃冲击≥60j。

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

本发明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产品标准参考asmesa-387;产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参考asmesa-370;产品探伤标准参考nb/t47013.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后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可以避免水冷到底强度过高及空冷性能不均现象。2、本发明生产方法所得钢板屈服强度≥230mpa,抗拉强度450-550mpa,0℃冲击≥60j。3、本发明生产方法所得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4、本发明生产方法,采用现有设备进行生产,仅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生产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8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3%,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60℃,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75m/s,连铸坯厚度33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50℃,在炉时间30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80℃,ⅱ段开轧温度980℃,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40℃,保温18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10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00℃;回火温度740℃,保温20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2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40℃,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5m/s,连铸坯厚度20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80℃,在炉时间20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50℃,ⅱ段开轧温度950℃,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20℃,保温10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5min,出水后返红温度400℃;回火温度720℃,保温12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37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4%,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45℃,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9m/s,连铸坯厚度24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60℃,在炉时间23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60℃,ⅱ段开轧温度970℃,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34℃,保温147min,正火后入水冷却6.5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40℃;回火温度730℃,保温17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75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8%,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47℃,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72m/s,连铸坯厚度30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65℃,在炉时间275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70℃,ⅱ段开轧温度950℃,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29℃,保温16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7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80℃;回火温度735℃,保温14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5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5%,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50℃,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7m/s,连铸坯厚度28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70℃,在炉时间24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65℃,ⅱ段开轧温度960℃,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30℃,保温12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8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50℃;回火温度725℃,保温16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7%。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4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2%,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55℃,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6m/s,连铸坯厚度22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55℃,在炉时间22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55℃,ⅱ段开轧温度956℃,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37℃,保温15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9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20℃;回火温度728℃,保温18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6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7%,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58℃,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70m/s,连铸坯厚度30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75℃,在炉时间29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75℃,ⅱ段开轧温度964℃,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25℃,保温13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8.5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60℃;回火温度722℃,保温15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8.9%。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厚度46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精炼加合金后钢液中al含量为0.026%,抽真空后不加al脱氧;

(2)连铸工序:浇铸温度1542℃,连铸过程中铸坯拉速0.68m/s,连铸坯厚度200mm;

(3)轧制工序:轧制过程中坯料加热温度1258℃,在炉时间260min;采用控轧方式轧制,ⅰ段开轧温度1072℃,ⅱ段开轧温度973℃,轧后空冷;

(4)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水冷返红+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927℃,保温170min,正火后入水冷却6.5min,出水后返红温度390℃;回火温度738℃,保温190min,回火后出炉空冷。

本实施例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见表2;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ⅰ级合格率99.1%。

表1实施例1-8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化学成分组成

及其质量百分含量(%)

表1中成分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表2实施例1-8低强度级别cr-mo钢板性能指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