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090发布日期:2019-11-09 00:0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3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将成形材料逐层堆积并通过选择性激光融化从而生成三维实体,该技术通过高能束激光逐层熔化预先铺设在工作台上的薄层金属粉末,成形高性能复杂金属零件,目前金属牙齿的制造往往是采用激光金属3D打印机来完成的。

但是,当对金属粉末进行逐层融化后,需要对工作台上剩余的金属粉末清理并进行回收利用,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工人手持毛刷对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进行清理收集,但是工人手动清理效率较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金属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回收速度从而提高了金属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包括机架,工作台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清理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的风刀组件和用于收集从工作台上掉落的金属粉末的收集桶,所述风刀组件包括进风机、连通于进风机的进风管、连通于进风管的分风腔和连通于分风腔且呈梯形设置的出风腔,所述进风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分风腔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出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工作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工作台上残留的金属粉末时,进风机将通过进风管向分风腔内进风,出风腔的出风口将风高速吹出并形成风幕,此风幕将对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进行吹动,驱动组件将驱动分风腔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风幕将逐渐地将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吹入到收集桶内进行收集,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回收速度从而提高了金属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分风腔上的固定板、螺纹连接于固定板的往复丝杆、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和穿设于固定板的穿设杆,所述往复丝杆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往复丝杆的轴向、穿设杆的轴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往复丝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可驱动往复丝杆转动,分风腔将沿着穿设杆的轴向即机架的长度方向循环滑动,出风腔将把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吹入到收集桶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两组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使得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不易滑落到工作台外,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桶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将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导入到收集桶内的导料筒,所述导料筒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导料筒的上部呈扩口设置,所述导料筒的下部呈漏斗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的上部呈扩口设置从而便于对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进行收集,导料筒的下部呈漏斗形设置从而便于将金属粉末导入到收集桶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筒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将对被激光烧结的金属粉末进行过滤,第二滤网将对金属粉末内混入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经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筛选之后的金属粉末将进入到收集桶内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滤网插接的第一插接槽和供第二滤网插接的第二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从导料筒内取出从而对过滤物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呈倒“V”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金属粉末与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接触面积,且金属粉末将沿着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倾斜面发生滑动,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过滤效率,同时杂质将残留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边部,使得杂质不易对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产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过滤后的杂质将被收纳在收纳槽内,使得杂质不易对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产生堵塞,从而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过滤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风刀组件和收集桶的设置,提高了对对金属粉末的回收速度从而提高了金属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2. 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作台上的金属粉末仅可朝着靠近收集桶的方向运动,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收集效率;

3. 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设置,保证了被回收的金属粉末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风刀组件、收集桶和导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分风腔和出风腔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21、挡板;3、风刀组件;31、进风机;32、进风管;33、分风腔;34、出风腔;4、收集桶;5、驱动组件;51、固定板;52、往复丝杆;53、驱动电机;54、穿设杆;6、导料筒;61、第一滤网;62、第二滤网;63、第一插接槽;64、第二插接槽;65、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激光金属3D打印机的粉末回收机构,包括机架1,工作台2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风刀组件3、收集桶4和位于收集桶4正上方的导料筒6,收集桶4放置在机架1上,导料筒6固定在机架1上,导料筒6的上部呈扩口设置,便于对工作台2上的金属粉末进行收集,导料筒6的下部呈漏斗形设置,便于将金属粉末导入到收集桶4内。

工作台2上固定有两组挡板21,挡板21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使得工作台2上的金属粉末不易滑落到工作台2外,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回收利用率。

如图1和图2所示,风刀组件3包括进风机31、固定连通于进风机31的进风管32、分风腔33和固定连通于分风腔33且呈梯形设置的出风腔34,进风机3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进风管32转动连通于分风腔33,出风腔34的出风口朝向收集桶4。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分风腔33上的固定板51、螺纹连接于固定板51的往复丝杆52、固定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53和穿设于固定板51的穿设杆54,往复丝杆52转动连接于机架1,往复丝杆52的轴向、穿设杆54的轴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往复丝杆52,驱动电机53可驱动往复丝杆52转动,分风腔33将沿着穿设杆54的轴向即机架1的长度方向循环滑动,出风腔34将把工作台2上的金属粉末吹入到收集桶4内。

如图1所示,导料筒6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第一滤网61将对被激光烧结的金属粉末进行过滤,第二滤网62将对金属粉末内混入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为便于对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导料筒6的外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滤网61插接的第一插接槽63和供第二滤网62插接的第二插接槽64。

如图1所示,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均呈倒“V”形设置,增大了金属粉末与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的接触面积,且金属粉末将沿着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的倾斜面发生滑动,提高了对金属粉末的过滤效率。

如图1所示,为便于对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上的杂质进行收集,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65,收纳槽65的槽口对应于第一滤网61和第二滤网62的倾斜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清理工作台2上残留的金属粉末时,进风机31将通过进风管32向分风腔33内进风,出风腔34的出风口将空气高速吹出并形成风幕,此风幕将对工作台2上的金属粉末进行吹动,同时启动驱动电机53,往复丝杆52将发生转动并带动分风腔33沿着机架1的长度方向循环滑动,出风腔34将逐渐地将工作台2上的金属粉末吹入到导料筒6内,第一滤网61将对被激光烧结的金属粉末进行过滤,被激光烧结的金属粉末将沿着第一滤网61的倾斜面滑入到收纳槽65内,第二滤网62将对金属粉末内混入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杂质颗粒将沿着第二滤网62的倾斜面滑入到收纳槽65内,经过滤后的金属粉末将进入到收集桶4内进行回收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