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736发布日期:2019-11-05 23:2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退火是铜带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工艺,退火是消除铜带内的应力,提升铜带的抗拉强度和铜带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快速加入升温之后在急速降温,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目前使用较多的退火设备使用发热管加热或者煤炭燃烧加热,加热速度慢,难以达到退火温度,容易出现退火不特底的情况,工作环境不理想,影响产品质量,降温冷却常用冷水降温,降温速度慢,难以消除内部残余应力,从而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低。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快速提温,并保持退火温度,改善生产环境,缩短降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下端设有支座作为支撑,所述支座上端中间段固定着加热退火箱和冷却箱,所述加热退火箱与冷却箱前后连接在一起,所述加热退火箱前方操作台上设有松放支架,所述松放支架顶端设有松放辊,所述松放辊与所述松放支架转动活动连接,所述松放辊一侧连接在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另一端连接着安装在所述操作台上的第一电机,所述冷却箱后面设有收卷支架,所述收卷支架上端设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侧面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另一端连接着第二电机,所述加热退火箱底部外侧设有操作显示板,所述加热退火箱包括保温外层、设置在保温外层内侧的隔热反射内层、以及设置在隔热反射内层内部的加热装置和温度监测器,所述保温外层与隔热反射内层贴合在一起,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隔热反射内层内顶部的电磁加热器、设置在保温外层外侧的气缸、连接在气缸一端的伸缩杆、以及连接在伸缩杆另一端的石墨钢板,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下端的氮气装置、设置在箱体上端外侧的冷水箱、连接在冷水箱上的输水管、安装在输水管末端的喷水头、设置在输水管前端的冷水控制阀、以及设置在箱体下端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氮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液态氮气桶、连接在液态氮气桶上的输气管、连接在输气管末端的喷气抢、以及设置在输气管头端的氮气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保温外层内部填充有保温岩棉。

优选地,所述隔热反射内层内侧面镀设有锡箔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加热退火箱上下端,数量为2套。

优选地,所述氮气装置设于所述冷却箱上下端,数量为2套。

优选地,所述操作显示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磁加热器、气缸和温度监测器电控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采用电磁加热器和石墨钢板接触,瞬间提升温度,达到铜带所需要的退火温度,同时加热退火箱由保温外层和隔热反射内层构成,可以有效的保持箱内的退火温度,节约资源;在铜板加热升温之后,经过冷却箱中的氮气装置和冷水装置双重降温,加快降温速度,消除铜带内部残余应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于电磁加热,提温速度快,同时采用液态氮气和冷水降温,加快降温速度,更好的消除铜带内部残余应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退火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带生产用退火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下端设有支座2作为支撑,支座2上端中间段固定着加热退火箱3和冷却箱4,加热退火箱3与冷却箱4前后连接在一起,加热退火箱3前方操作台1上设有松放支架5,松放支架5顶端设有松放辊6,松放辊6与松放支架5转动活动连接,松放辊6一侧连接在第一皮带7,第一皮带7另一端连接着安装在操作台1上的第一电机8,冷却箱4后面设有收卷支架9,收卷支架9上端设有收卷辊10,收卷辊10侧面连接有第二皮带11,第二皮带11另一端连接着第二电机12,加热退火箱3底部外侧设有操作显示板13,加热退火箱3包括保温外层301、设置在保温外层301内侧的隔热反射内层302、以及设置在隔热反射内层302内部的加热装置303和温度监测器304,保温外层301与隔热反射内层302贴合在一起,加热装置303包括安装在隔热反射内层302内顶部的电磁加热器331、设置在保温外层301外侧的气缸332、连接在气缸332一端的伸缩杆333、以及连接在伸缩杆333另一端的石墨钢板334,冷却箱4包括箱体401、设置在箱体401上下端的氮气装置402、设置在箱体401上端外侧的冷水箱403、连接在冷水箱403上的输水管404、安装在输水管404末端的喷水头405、设置在输水管404前端的冷水控制阀406、以及设置在箱体401下端底部的排水口407,氮气装置402包括设置在箱体401外侧的液态氮气桶421、连接在液态氮气桶421上的输气管422、连接在输气管422末端的喷气抢423、以及设置在输气管422头端的氮气控制阀424。

保温外层301内部填充有保温岩棉,保温效果好; 隔热反射内层302内侧面镀设有锡箔反射层,反射部分热量,减少热量往外流失,提高热退火箱3保温能力,节约资源。加热装置303设于加热退火箱3上下端,数量为2套,使热退火箱3上下温度更加均匀,无温度死角。氮气装置402设于冷却箱4上下端,数量为2套,可同时降低铜板的正反面温度,加快降温速度,更好的消除内部残余应力,提高产品质量。操作显示板13与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电磁加热器331、气缸332和温度监测器304电控信号连接,实现设备的半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

装置使用时,先将松放辊6上的铜带穿过加热退火箱3与冷却箱4,缠绕在收卷辊10上,通过操作显示板13控制开启电磁加热器331和气缸332,使电磁加热器331开始加热,气缸332驱动伸缩杆333收缩,并使尾端的石墨钢板334与电磁加热器331相接触,瞬速提升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温度监测器304传统信号给操作显示板13,从而控制石墨钢板334与电磁加热器331分开,停止升温,同时温度监测器304时刻监测着加热退火箱3内的温度。待温度稳定后,通过操作显示板13调整并开启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运行,同步调节好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的运行速度,在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的驱动下,使松放辊6和收卷辊10同步转动,从而使铜带开启匀速移动;最后手动开启冷水控制阀406和氮气控制阀424,让冷水箱403和液态氮气桶421中的冷水和氮气喷射到铜带上,瞬间降温。经过冷却箱中的氮气装置和冷水装置双重降温,加快降温速度,消除铜带内部残余应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