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181发布日期:2019-11-12 23:4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离不开刀具的使用,为了保证加工的精度,使得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满足要求,就要对刀具进行打磨。在打磨复杂刃型刀具时,一般将刀具固定在夹持工作台上,调整好刀具的加工角度后,再通过磨刀砂轮对刀具进行打磨。由于复杂刃型刀具需要多次调整刀具的加工角度,每次打磨时,磨刀砂轮都会对刀具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进而使刀具与夹持工作台之间发生松动现象,在多次打磨后,刀具在下一次打磨时容易出现晃动,导致加工位置偏移,影响打磨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通过改进夹持工作台的结构,增强了夹持工作台对刀具的夹持力,进而减少了刀具打磨时的晃动,提高了刀具打磨的精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可沿机台移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同轴设置、配合夹持刀具的外套筒、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一端设有可供内套筒移动的滑槽,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轴向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内套筒位于滑槽内,其一端设有左右连通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内径与刀具的外径匹配;所述内套筒的侧壁上还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夹持槽之间活动夹紧刀具的加固件。

进一步来说,所述滑槽由相互连通的一号槽、斜面槽、二号槽组成;所述一号槽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筒的外径匹配,所述二号槽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筒、加固件的外径之和匹配;所述一号槽、二号槽之间限定形成可供所述加固件滑动的所述斜面槽。通过置于一号槽、二号槽之间的斜面槽实现了加固件在滑槽与夹持槽之间的移动,进而实现了加固件对刀具的加固夹紧或松开。

进一步来说,所述加固件包括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侧壁上并径向设置的多个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加固孔内均设有可沿内套筒径向移动的球珠。所述球珠的一端抵靠在滑槽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刀具上。通过径向开设的加固孔不仅实现了滑槽与夹持槽的连通,也使得球珠能从径向上对刀具进行紧固夹持,避免了刀具在加固夹持时偏离轴心;而且通过球珠的设置使得球珠在夹紧刀具时是滚动夹紧,避免了夹持过紧导致的刀具表面刮伤。

进一步来说,所述内套筒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二号槽可拆卸连接的凸环,所述凸环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与位于所述外套筒外部的一号手轮连接。所述凸环的侧壁上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二号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匹配的内螺纹结构。通过与二号槽可拆卸连接的凸环实现了外套筒与内套筒的连接,进而使得外套筒、内套筒能配合夹持刀具;通过一号手轮能实现外套筒与内套筒的快速拆装。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结构实现了在外套筒、内套筒连接的同时,凸环能在二号槽内的移动,进而实现了球珠在斜面槽上的移动,内套筒在一号槽内的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固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外套筒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固接,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二号手轮。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了外套筒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内套筒、刀具的转动,实现了刀具加工角度的变化。

进一步来说,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垂直设置的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可沿着壳体上下移动;所述锁紧螺钉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转动的锁紧头。通过上下移动的锁紧螺钉实现了对转轴的限位作用,进而避免了刀具打磨时转轴的转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机台上设有滑轨,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可沿滑轨移动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移动的固定座实现了夹具组件的移动,进而实现了刀具与磨刀砂轮之间距离的变化;通过内套筒、外套筒的配合实现了对刀具的夹持,通过旋转组件实现了外套筒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内套筒、刀具的转动;通过与刀具外径匹配的夹持槽实现了对刀具的预夹持,通过可活动的加固件进一步增强了对刀具的夹持力,并可在多次打磨后调整加固件对刀具的夹持力,进而减少了刀具打磨时的晃动,提高了刀具打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

1-机台;2-固定座;3-夹具组件;31-外套筒;311-一号槽;312-斜面槽;313-二号槽;314-四号槽;32-内套筒;321-夹持槽;322-凸环;323-一号手轮;33-球珠;4-旋转组件;41-壳体;42-转轴;43-二号首轮;44-锁紧螺钉;5-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复杂刃型刀具的夹持工作台,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设有可沿机台1移动的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内设有用于夹持刀具5的夹具组件3。所述夹具组件3包括同轴设置、配合夹持刀具5的外套筒31、内套筒32,所述外套筒31的一端设有可供内套筒32移动的滑槽,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轴向转动的旋转组件4。所述内套筒32位于滑槽内,其上设有左右连通的夹持槽321,所述夹持槽321的内径与刀具5的外径匹配;所述内套筒32的侧壁上还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夹持槽321之间活动夹紧刀具5的加固件。

所述滑槽由同轴设置、并且相互连通的一号槽311、斜面槽312、二号槽313组成。所述一号槽311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筒32的外径匹配,所述二号槽313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筒32、加固件的外径之和匹配。所述一号槽311、二号槽313之间限定形成所述斜面槽312。所述一号槽311远离所述斜面槽312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夹持槽321同轴设置且内径一致的四号槽314。当刀具5位于夹持槽321内时,向内推动刀具5可将刀具5的端部嵌入到四号槽314内,进一步对刀具5进行固定。

所述内套筒32远离一号槽311的一端套设有可沿所述二号槽313移动的凸环322,所述凸环322与所述内套筒32一体成型。所述凸环32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与位于所述外套筒31外部的一号手轮323连接。所述凸环32的侧壁上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二号槽31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匹配的内螺纹结构。转动一号手轮323,凸环322与二号槽313向内旋紧,此时内套筒32随之旋转并向一号槽311的方向移动,加固件随之旋转并向斜面槽312的方向移动。通过可拆卸连接的凸环322和二号槽313实现了在打磨过程中及时调节加固件对刀具5的夹持力。

所述加固件包括位于所述内套筒32的侧壁上并径向设置的多个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加固孔内均设有可沿所述内套筒32径向移动的球珠33。所述球珠33的一端抵靠在滑槽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刀具5上。

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与所述固定座2固接的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设有与所述外套筒31同轴设置的转轴42,所述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31固接,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壳体41外侧的二号手轮43。所述壳体41内还设有与所述转轴42垂直设置的锁紧螺钉44,所述锁紧螺钉44可沿着壳体41上下移动。所述锁紧螺钉44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42转动的锁紧头。

所述机台1上设有滑轨,所述固定座2的下端设有可沿滑轨移动的滑块。

本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装夹过程为:将内套筒32装配到滑槽内,并使球珠33位于二号槽313内;将刀具5嵌入到夹持槽321内,向内推动直至刀具5的端部移动至四号槽314内并抵靠在四号槽314的内壁上,此时刀具5的预装夹完成;转动一号手轮323,使凸环322与二号槽313旋紧,此时内套筒32向一号槽311的方向移动,球珠33从二号槽313移动至斜面槽312,由于斜面槽312的作用力,多个球珠33沿着加固孔同时向夹持槽321的方向移动,进而在径向上对位于夹持槽321内的刀具5进行了加固夹持。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