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装置及砂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2759发布日期:2019-11-27 19:2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砂光装置及砂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板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光装置及砂光生产线。



背景技术:

防火压力木板,也可以称为木板,其有各种粉末混合压制形成。在压制成型后,需要对防火压力板的相对应的两侧侧边进行切割,切除多余的废边,以及对木板进行表面的砂光加工。

传统的砂光其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木板置于传输履带上,砂光轮位于传输履带的进料端或者出料端,或者采用两个夹持装置将木板夹持并进行砂光作业。

上述的几种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生产制造要求,但是,上述的方案其还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由于木板其成型后板材的表面平面度还是较差,导致砂光不均匀。

第二、砂光处理质量还是不到位,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砂光均匀性以及提高砂光生产质量的砂光装置及砂光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砂光装置包括砂光支架,在砂光支架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传送履带,在砂光支架上还设有位于传送履带上方的若干压板辊,在相邻的两个压板辊之间设有位于传送履带上方的两个砂带滚筒,两个砂带滚筒呈上下间隔设置且至少一个砂带滚筒与滚筒驱动机构连接,以及绕设在两个砂带滚筒上的砂带,在砂光支架上设有位于传送履带进料方向的木板导向结构。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所述的砂光支架上设有三组履带滚筒,且每一组履带滚筒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滚筒组合形成,压板辊有六根且一一位于所述履带滚筒上,压板辊为两两一组,在相邻的两组压板辊之间设有上述的砂带滚筒。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所述的木板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砂光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履带进料方向的下导向块,以及位于下导向块上方的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上导向块之间形成导向通道。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所述的下导向块和上导向块之间形成v形导向通道。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呈上下设置的两根砂带滚筒,位于上方的砂带滚筒直径小于下方的砂带滚筒的直径。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包括与位于上方的砂带滚筒后端连接的电动机。

在上述的砂光装置中,所述的砂光支架上设有防护罩,所述的压板辊、砂带滚筒和砂带位于防护罩内,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防护罩的顶部后侧。

砂光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传送带一、一号砂光装置、传送带二、二号砂光装置、传送带三、三号砂光装置和升降码垛装置,木板从传送带一传送至一号砂光装置,通过传送带二传送至二号砂光装置,通过传送带三传送至三号砂光装置。

在上述的砂光生产线中,所述的一号砂光装置结构和二号砂光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砂光支架,在砂光支架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传送履带,在砂光支架上还设有位于传送履带上方的若干压板辊,在相邻的两个压板辊之间设有位于传送履带上方的两个砂带滚筒,两个砂带滚筒呈上下间隔设置且至少一个砂带滚筒与滚筒驱动机构连接,以及绕设在两个砂带滚筒上的砂带。

在上述的砂光生产线中,所述的三号砂光装置包括三号支架,连接在三号支架上且呈水平设置的三号传送履带,以及位于三号传送履带上方的若干三号压辊,在相邻的两根三号压辊之间设有三号砂带组,三号砂带组用于对经过三号传送履带和三号压辊之间的木板上表面进行砂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砂光装置及砂光生产线的优点在于:

1、压板辊和砂带滚筒之间形成木板传输空间,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对木板进行前后限制,而在压板辊之间设计砂带,其不仅提高了砂光均匀性,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砂光整体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反复返工砂光等等。

2、通过连续设计的传送带和砂光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砂光质量和砂光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光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光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光生产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号砂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砂光支架11、下导向块111、上导向块112、传送履带12、压板辊13、砂带滚筒14、砂带15、履带滚筒16、电动机17、防护罩18、传送带一1、一号砂光装置2、传送带二3、二号砂光装置4、传送带三5、三号砂光装置6、三号支架61、传送履带62、三号压辊63、三号砂带组64、升降码垛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砂光装置包括砂光支架11,在砂光支架11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传送履带12,传送履带12将木板进行水平传输。

在砂光支架11上还设有位于传送履带12上方的若干压板辊13,在相邻的两个压板辊13之间设有位于传送履带12上方的两个砂带滚筒14,两个砂带滚筒14呈上下间隔设置且至少一个砂带滚筒14与滚筒驱动机构连接,以及绕设在两个砂带滚筒14上的砂带15,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滚筒驱动机构包括与位于上方的砂带滚筒14后端连接的电动机17。

电动机17通过带传动或者齿轮传动与上述的砂带滚筒14连接。带传动包括两个带轮以及环绕在两个带轮上的传输带。

通过上下分布,其可以便于扩大空间利用率,以及可以便于维护和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压板辊13和砂带滚筒14之间形成木板传输空间,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对木板进行前后限制,而在压板辊13之间设计砂带15,其不仅提高了砂光均匀性,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砂光整体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反复返工砂光等等。

在砂光支架11上设有位于传送履带12进料方向的木板导向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木板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砂光支架11上且位于传送履带12进料方向的下导向块111,以及位于下导向块111上方的上导向块112,下导向块111和上导向块11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

下导向块111和上导向块112之间形成v形导向通道。优化方案,下导向块111和上导向块112由橡胶材料制成。木板从下导向块111和上导向块112之间的v形导向通道进入至传送履带上,在传输的过程中,实现同步砂光加工。

优化方案,在砂光支架11上设有三组履带滚筒16,且每一组履带滚筒16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滚筒组合形成,压板辊13有六根且一一位于所述履带滚筒16上,压板辊13为两两一组,在相邻的两组压板辊13之间设有上述的砂带滚筒14。

上下的相对分布,可以提高木板被传输过程中的平整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砂光的均匀性。

呈上下设置的两根砂带滚筒14,位于上方的砂带滚筒14直径小于下方的砂带滚筒14的直径。这种结构其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优化方案,在砂光支架11上设有防护罩18,所述的压板辊13、砂带滚筒14和砂带15位于防护罩18内,所述的电动机17固定在防护罩18的顶部后侧。

防护罩18为金属外壳的罩体结构,在防护罩18上设有透明观察窗,以便于对内部的观察。

在本实施例中

木板从木板导向结构进入至传送履带上,而此时的压板辊13则将木板形成限制,即,上下限制,然后砂带进行砂光作业。

如图1-5所示,

砂光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传送带一1、一号砂光装置2、传送带二3、二号砂光装置4、传送带三5、三号砂光装置6和升降码垛装置7,木板从传送带一1传送至一号砂光装置2,通过传送带二3传送至二号砂光装置4,通过传送带三5传送至三号砂光装置6。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一号砂光装置2结构和二号砂光装置4的结构相同,包括砂光支架11,在砂光支架11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传送履带12,在砂光支架11上还设有位于传送履带12上方的若干压板辊13,在相邻的两个压板辊13之间设有位于传送履带12上方的两个砂带滚筒14,两个砂带滚筒14呈上下间隔设置且至少一个砂带滚筒14与滚筒驱动机构连接,以及绕设在两个砂带滚筒14上的砂带15。

其次,三号砂光装置6包括三号支架61,连接在三号支架61上且呈水平设置的三号传送履带62,以及位于三号传送履带62上方的若干三号压辊63,在相邻的两根三号压辊63之间设有三号砂带组64,三号砂带组64用于对经过三号传送履带62和三号压辊63之间的木板上表面进行砂光。

三号砂带组64包括两根呈上下设置的砂带辊体,以及环绕在两根砂带辊体上的三号砂带。

传送带一1包括支架一,以及设置在支架一上的若干传送辊一,至少一个传动辊一通过带传动结构与电机一连接。

传送带二3的结构与传送带一1的结构相同,传送带三5的结构与传送带一1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在此就不做进一步地赘述。

还有,本实施例的升降码垛装置7包括传送带四,以及位于传送带四输出端的升降台,传送带四结构与传送带一1的结构相同,而升降台则为液压式升降台,其属于常规现有设备。

砂光质量,例如,表面的光滑度和平面度等等。

经过上述依次设置的传送带和砂光装置,最终的成品被升降码垛装置7码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