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8222发布日期:2020-03-24 15:5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双节棍运动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新兴时尚运动,它以李小龙宗师发扬光大,并以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为基础,加入身形、步法、走位,融汇刀枪剑棍九节鞭等动作,也可加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和舞蹈元素。

双节棍的加工,一般需要先将棒料截取成若干段,然后将两根等长的棒料利用铁链或者绳索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双节棍,这些棒料在连接起来之前都需要对端部进行去抛光,现有的抛光过程一般都需要工人手持棒料的一端将另一端伸向砂轮进行抛光,这样人工抛光不仅安全系数低,棒料末端还容易打磨不均匀,影响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有与所述外筒同轴布置的内筒,所述内筒能够在所述外筒内绕中心轴转动,所述内筒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动力机。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外套设有若干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筒的长度,所述内筒的端部位于所述外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圆心处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软轴,所述软轴的末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动力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若干沿轴向布置的防滑条。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棒料端部的抛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筒,2、内筒,3、动力机,4、轴承,5、连接片,6、轴孔,7、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棒料端部手持抛光设备,包括内筒,内筒2的内壁设有若干沿轴向布置的防滑条(附图中未画出,针对不同尺寸的棒料,可以选用对应尺寸的内筒或者通过选用不同厚度的防滑条实现匹配);内筒2外套设有两个轴承4,轴承4的内圈与内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4外套设有与内筒2同轴的外筒1,轴承4的外圈与外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外筒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附图中未画出,保证操作者操作时的稳定性)。

内筒2的长度小于外筒1的长度,内筒2的端部位于外筒1内,这样的话在工作时内筒的旋转不会影响到外面,避免产生卷绕等危险情况。

内筒2的尾端设有连接片5,连接片5的圆心处开设有轴孔6,轴孔6内穿设有软轴7,软轴7的末端通过联轴器与动力机3的输出轴连接,动力机3为电机。电机与内筒之间采用软轴进行传动,保证操作者的操作空间,使其抛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姿势或者棒料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操作者手持外筒,接着将截断后待抛光的棒料直接插入内筒中,然后打开电机让内筒带着棒料转动,此时操作者可以握着外筒将棒料的端部伸向砂轮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由于棒料在匀速地转动,使得棒料的端部打磨地更均匀,保证了抛光效果。

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