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8761发布日期:2020-06-17 00:0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坭兴陶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坭兴陶是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坭兴陶在加工后需要进行修边,以对陶器的外形进行进一步修饰。

现有的修边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修边装置的结构简单,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同时驱动磨头的电机容易发热,从而电机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粉尘也会对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旨在解决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和电机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包括外壳机构、修边机构、除尘机构;

所述外壳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动力仓;

所述修边机构包括电机和磨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动力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伸出且固定有所述磨头;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抽尘管、集尘盒、过滤布、抽气泵、散热管和排气管,所述抽尘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磨头的一侧,所述抽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集尘盒,所述集尘盒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的一个开口,且所述开口上固定有所述过滤布,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所述散热管连通所述动力仓,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动力仓,所述集尘盒和所述抽气泵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抽尘管的一端固定有吸尘嘴,所述吸尘嘴为喇叭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隔板,所述集尘盒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隔板所述抽尘管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所述固定隔板上,所述集尘盒上开设有与所述抽尘管的另一端的一个进尘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集尘盒穿过的一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侧壁的上沿开设有卡槽,所述集尘盒的顶部固定有盖设在所述安装口上的一个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的边沿固定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为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为t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有集尘盒和抽气泵的第一壳体,以及安装有电机和磨头的第二壳体,集尘盒连接一个用于吸尘的抽尘管,抽气泵连接一个用于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管,从而在电机驱动磨头进行修边时,能够通过抽尘管进行除尘,并且粉尘在集尘盒内收集,同时其它空气通过散热管吹向电机以对电机进行风冷散热,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抽气泵同时实现除尘和散热,功能多样,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机构、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一把手、14-第二把手、2-修边机构、21-电机、22-磨头、3-除尘机构、31-抽尘管、32-吸尘嘴、33-固定隔板、34-集尘盒、35-顶盖、36-过滤布、37-抽气泵、38-散热管、3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坭兴陶生产用陶壁修边装置,包括外壳机构1、修边机构2、除尘机构3。

外壳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一端,第二壳体12内部设置有动力仓。

修边机构2包括电机21和磨头22,电机21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动力仓内,电机21的输出端从第二壳体12的底壁伸出且固定有磨头22。

除尘机构3包括抽尘管31、集尘盒34、过滤布36、抽气泵37、散热管38和排气管39,抽尘管31的一端位于磨头22的一侧,抽尘管31的另一端连通集尘盒34,集尘盒34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抽气泵37的进气口的一个开口,且开口上固定有过滤布36,抽气泵37的出气口通过散热管38连通动力仓,排气管39的一端连通动力仓,集尘盒34和抽气泵37均安装在第一壳体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机构1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第一壳体11横向设置且内部具有一个沿横向延伸的中空的除尘仓,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通过焊接固定,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为封闭式连接,第二壳体12内具有中空的动力仓。

修边机构2用于对待修边的陶器进行修边加工作业,电机21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动力仓的尺寸大于电机21的尺寸,电机21与动力仓的侧壁之间具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电机21内输出端向下垂直从动力仓的底壁伸出,磨头22固定在电机21的输出端上,电机21驱动磨头22旋转,从而对陶器的陶壁进行打磨修边。

除尘机构3用于对打磨修边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吸尘和对电机21进行散热,抽尘管31的一部分位于除尘仓内,另一部分位于除尘仓外,抽尘管31的一端粘接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外壁上,集尘盒34用于收集粉尘,过滤布36用于过滤粉尘,粉尘被过滤布36截留,其它空气穿过过滤布36流向抽气泵37,抽气泵37用于抽气且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散热管38用于将抽气泵37抽出的气体输送到动力仓内,从而对电机21进行风冷散热,排气管39用于输出动力仓内的气体,从而与散热管38形成一个单风道,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抽尘管31的一端固定有吸尘嘴32,吸尘嘴32为喇叭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尘嘴32用于增加抽尘管31的进口,增加吸尘效率,吸尘嘴32的窄口粘接固定在抽尘管31的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内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隔板33,集尘盒34活动连接两个固定隔板33抽尘管3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固定隔板33上,集尘盒34上开设有与抽尘管31的另一端的一个进尘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隔板33垂直于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两个固定隔板33之间形成容置集尘盒34的间隙,集尘盒34紧贴两个固定隔板33,进尘口为圆孔且与抽尘管31对齐。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的顶壁上开设有供集尘盒34穿过的一个安装口,安装口侧壁的上沿开设有卡槽,集尘盒34的顶部固定有盖设在安装口上的一个顶盖35,顶盖35的下表面的边沿固定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口用于取出和放入集尘盒34,顶盖35用于封闭安装口,卡块和卡槽用于安装顶盖35和对顶盖35进行限位,且安装顶盖35时,卡块嵌入到卡槽内,放置集尘盒34时,通过安装口垂直放入集尘盒34。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的顶壁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把手13,第一把手13为u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把手13上设置有分别对应电机21和抽气泵37的两个控制按钮,使用者能够通过两个控制按钮打开或关闭电机21和抽气泵37,操作方便,另外使用者能够通过握住第一把手13以提起第一壳体11。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的顶壁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为t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把手14用于辅助第一把手13,使用者的两只手分别握住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对第一壳体11进行控制和移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使用者通过两只手分别握住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对第一壳体11进行控制,通过两个按钮打开电机21和抽气泵37,电机21驱动磨头22旋转,从而对陶器的陶壁进行打磨修边,抽尘管31通过吸尘嘴32吸入磨头22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并输入到集尘盒34收集粉尘,粉尘被过滤布36截留,其它空气穿过过滤布36流向抽气泵37,散热管38将抽气泵37抽出的气体输送到动力仓内,从而对电机21进行风冷散热,排气管39用于输出动力仓内的气体,从而与散热管38形成一个单风道,散热效果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