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毛细管旋转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1776发布日期:2020-05-20 02:0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毛细管旋转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毛细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毛细管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毛细管加工领域,特别是在加工用于医疗领域的金属毛细管时,对金属毛细管外圆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抛光机难以对细且长的金属毛细管进行抛光作业,原因为:普通抛光机通过抛光轮的旋转对金属毛细管进行抛光,抛光时抛光轮向靠近金属毛细管轴心线方向移动的距离不易把握,距离过小,抛光效果不佳,距离过大,极易造成金属毛细管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金属毛细管抛光机,使用该机器对金属毛细管进行抛光时,抛光效果好,不会造成金属毛细管的弯曲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毛细管旋转抛光机,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

设置在所述机体上表面的旋转电机;

设置在所述机体上表面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线的延长线相重合,所述气缸的气缸杆朝向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设置在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

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抛光装置;

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表面的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

连接在所述推杆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设在所述抛光装置上,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抛光装置沿所述导轨轴向滑动;

所述抛光装置的抛光部具有用于金属毛细管穿过的开口;

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头;

所述气缸杆的端部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套装有第二夹头;

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分别夹持住所述金属毛细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抛光部为两块抛光板,所述金属毛细管夹在所述两块抛光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一块所述抛光板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抛光装置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转动的抛光板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磁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转动的抛光板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块抛光板通过同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抛光装置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块抛光板与所述抛光装置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具有使所述两块抛光板相夹紧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抛光装置在所述导轨上具体位置的原点传感器和终点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原点传感器和所述终点传感器位于所述导轨的同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原点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抛光装置在原点位置时,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顺/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终点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抛光装置在终点位置时,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逆/顺时针转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毛细管旋转抛光机,通过在机体上表面设置旋转电机和气缸,并使气缸的气缸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线的延长线相重合,通过设置在旋转电机上的第一夹头和设置在气缸上的第二夹头夹住金属毛细管两端并带动其旋转,通过在抛光装置的抛光部上设置用于金属毛细管穿过的开口,使得金属毛细管在转动时,被抛光部摩擦从而被抛光,抛光效果好,抛光时不会造成金属毛细管的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抛光装置部分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100.机体;101.机体上表面;200.气缸;201.气缸杆;202.第二夹头;300.旋转电机;301.旋转电机输出轴;302.第一夹头;400.导轨;401.原点传感器;402.终点传感器;500.抛光装置;501.抛光部;5011.第一抛光板;5012.第二抛光板;5013.转动轴;5014.配重块;5015.磁铁;502.开口;503.滑块;504.丝母;600.推杆电机;601.推杆电机输出轴;602.联轴器;700.丝杆;701.固定座;800.金属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毛细管旋转抛光机,包括:机体100、气缸200、旋转电机300、导轨400、抛光装置500、推杆电机600、丝杆700,其中,机体100具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机体上表面101,气缸200、旋转电机300设置在机体上表面101上,旋转电机300上的旋转电机输出轴301的轴心线的延长线与气缸200上的气缸杆201的轴心线的延长线相重合,旋转电机300上的旋转电机输出轴301朝向气缸200上的气缸杆201;导轨400设置在机体上表面101上,导轨40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旋转电机输出轴301的轴心线,抛光装置500套装在导轨400上并且可以沿导轨400的轴向滑动,推杆电机600设置在机体上表面101上,推杆电机输出轴601的轴心线平行于旋转电机输出轴301的轴心线,推杆电机输出轴601的轴端通过联轴器602连接有丝杆700,丝杆700穿设在抛光装置500上,丝杆700穿过抛光装置500的端部架设在固定座701上,固定座701固设在机体上表面101上,在丝杆700转动时,抛光装置500沿导轨400的轴向滑动;气缸杆201的端部套装有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外圈上套装有第二夹头202,旋转电机输出轴301的轴端设置有第一夹头302,第二夹头202和第一夹头302用于夹持金属毛细管端部并带动金属毛细管旋转;机体上表面101上还设置有原点传感器401和终点传感器402,原点传感器401和终点传感器402用于检测抛光装置500在导轨400上的具体位置,原点传感器401和终点传感器402位于导轨400的同一侧,在原点传感器401被触发时,抛光装置500位于原点位置,此时,推杆电机输出轴601顺时针转动,带动抛光装置500向终点位置滑动,在终点传感器402被触发时,抛光装置500位于终点位置,此时,推杆电机输出轴601逆时针转动,带动抛光装置500向原点位置滑动。

如图2所示,抛光装置500的抛光部501具有用于金属毛细管900穿过的开口502,在本实施例中,抛光部501由第一抛光板5011和第二抛光板5012组成,第一抛光板5011和第二抛光板5012均通过转动轴5013可转动地连接在抛光装置500上,第一抛光板5011远离转动轴5013的端部设置有配重块5014,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5014为铁块,第一抛光板5011在配重块5014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压在金属毛细管900的外圆周面上,第二抛光板5012远离转动轴5013的端部设置有磁铁5015,磁铁5015与铁质配重块5014互相吸引,在将第一抛光板5011向下拉的同时,将第二抛光板5012向上提,使得金属毛细管900被夹紧在第一抛光板5011和第二抛光板5012之间,在金属毛细管900转动时,第一抛光板5011、第二抛光板5012对其进行抛光作业;抛光装置500上设置有与丝杆700相匹配的丝母504,丝杆700穿过丝母504穿设在抛光装置500上,抛光装置500上还设置有与导轨400相匹配的滑块503,抛光装置500通过滑块503套装在导轨400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配重块5014和磁铁5015的作用是将第一抛光板5011、第二抛光板5012夹紧,并通过调整配重块5014的重量和磁铁5015的磁力大小控制第一抛光板5011、第二抛光板5012之间夹紧力的大小,在保证抛光金属毛细管900的外圆周面的同时防止对金属毛细管900造成弯曲变形,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抛光板5011、第二抛光板5012与抛光装置500之间设置弹簧,通过弹簧控制第一抛光板5011、第二抛光板5012之间夹紧力的大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