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2374发布日期:2020-06-20 15:31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主轴,特别涉及数控磨床上的电主轴的气封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控磨床上用到的双头永磁主轴形成的是全封闭的自动化磨床,其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对密封的要求尤其高,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很多都与密封有关,电主轴的上常见的气封结构为在壳体上设置气体通道,从前盖的轴向的气体通路和径向气体通路导入气封环,在气封环上开设径向的气体通孔,主轴从气封环中穿过,气封环和主轴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这种形式的气封在主轴周向上某个部位径向出气,依靠主轴的旋转将气体布开,会导致在主轴周向上布气极不均匀,造成密封不好,水或者杂质进入主轴内,导致主轴寿命缩短、精度降低,严重影响磨床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磨床用主轴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控磨床用双头电主轴气封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数控磨床用双头电主轴气封结构,包括前盖,在前盖上开设有径向气体通路,径向气体通路上连通有轴向气体通路,所述的气封结构还包括气封盖,气封盖固定连接在前盖上,所述的气封盖由外环片和与外环片固定在一起的内环片组成,在内环片上开设有相通的轴向的气孔和径向的气孔,内环上的轴向的气孔和前盖上轴向的气体通路相连通,在内环外周面或者外环内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径向的气孔相通,径向的气孔径向向内为盲孔,在内环片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布气盲孔,布气盲孔的的底部开设有轴向的通至内环片外表面的小孔,内环靠近中心的表面处开设有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小孔位于密封环形槽处,在主轴上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位于内环中,密封盖内表面上具有与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相互补的迷宫密封环,密封环与内环之间具有间隙,从小孔中吹出的气体从间隙中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布气盲孔数量为6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1-1.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径向最小部与内环的径向最大部之间的间隙为0.3-0.4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一是本结构采用周向上多点布气,布气更为均匀;二是出气部位部直接对着主轴径向吹气,而是轴向吹向密封盖的迷宫密封环处,由于密封盖直径大于主轴,再则迷宫密封环处的凸凹变形,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密封气体的均匀分布,而且吹气方向是轴向,试验证明轴向吹气产生的密封效果要远远好于径向吹气。本结构较为完美的解决了高精度全自动磨床上的电主轴密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结构在双头电主轴的示意图。

图2是前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气封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气封盖前后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密封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

本技术:
的前后方向,图1中的双头电主轴两端的气封结构相同。附图中各标记为:1:前盖;101:轴向气体通路;102:径向气体通路;2:气封盖;3:密封盖;4:外环片;5:内环片;6:环形凹槽;61:环形凹槽的顶线;7:径向的气孔;8:轴向的气孔;9:迷宫密封环形槽;10:布气盲孔;11:小孔;12:迷宫密封环。

如附图所示,数控磨床用双头电主轴气封结构,包括前盖1,在前盖上开设有径向气体通路102,径向气体通路上连通有轴向气体通路101,轴向的气体通路也开始在前盖上,所述的气封结构还包括气封盖2,气封盖固定连接在前盖1上,所述的气封盖由外环片4和与外环片固定在一起的内环片5组成,外环片和内环片可采用热压紧密结合在一起,采用外环片和内环片组合的目的在于能够加工下述的环形凹槽,在内环片上开设有相通的轴向的气孔8和径向的气孔7,内环上的轴向的气孔8和前盖上轴向的气体通路101相连通,在内环外周面或者外环内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与径向的气孔7相通,径向的气孔径向向内为盲孔,在内环片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布气盲孔,10所示为布气盲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布气盲孔数量为6个,如图4所示,6个布气盲孔均匀分布,布气盲孔的的底部开设有轴向的通至内环片外表面的小孔11,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1-1.5mm,内环片靠近中心的表面处开设有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如9所示,小孔位于密封环形槽处,在主轴上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密封盖位于内环片5中,所述的密封盖径向最小部与内环片的径向最大部之间的间隙为0.3-0.4mm;密封盖内表面上具有与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相互补的迷宫密封环,如12所示,迷宫密封环与密封盖为一体,密封环与内环片之间具有间隙,从小孔中吹出的气体从间隙中吹出。

本密封机构中,高压气体径前盖经内环片轴向的气孔进入径向的气孔中,由于径向的气孔向内为盲端,所以气体向环形凹槽方向流动,环形凹槽实际形成气室,在环形凹槽中进入6个布气盲孔中,最终从小孔中吹出至迷宫密封处,由于密封盖直径大且迷宫密封环处形状具有凸凹,对气体具有较好的携带效果,使密封气体造周向上分布均匀,从密封环和密封盖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申请人在研制中,曾经试验过不采用密封盖,将布气盲孔径向打通,使气体径向吹向主轴,多点布气依靠主轴的旋转进行密封,效果虽然比单处进气好,但整体密封性还是差,在采用密封盖的最初,本结构上并没有轴向的小孔,而是布气盲孔打通直接吹向密封盖,即径向吹气,这种情况较上述又改善了密封性能。目前形成的布气盲孔加轴向出气的小孔的方案(即本申请的方案)发现密封性能最好,完全能够满足摩擦在恶劣工作条件下的使用要求,甚至优于某些国外品牌同类产品的密封性能(但价格较国外的便宜的多)。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包括前盖,在前盖上开设有径向气体通路,径向气体通路上连通有轴向气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封结构还包括气封盖,气封盖固定连接在前盖上,所述的气封盖由外环片和与外环片固定在一起的内环片组成,在内环片上开设有相通的轴向的气孔和径向的气孔,内环片上的轴向的气孔和前盖上轴向的气体通路相连通,在内环片外周面或者外环内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径向的气孔相通,径向的气孔径向向内为盲孔,在内环片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布气盲孔,布气盲孔的底部开设有轴向的通至内环片外表面的小孔,内环片靠近中心的表面处开设有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小孔位于密封环形槽处,在主轴上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位于内环片中,密封盖内表面上具有与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相互补的迷宫密封环,密封环与内环片之间具有间隙,从小孔中吹出的气体从间隙中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盲孔数量为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径向最小部与内环片的径向最大部之间的间隙为0.3-0.4mm。


技术总结
数控磨床用电主轴气封结构,包括前盖,在前盖上开设有径向气体通路,所述的气封结构还包括气封盖,气封盖由外环片和与外环片固定在一起的内环片组成,在内环片上开设有相通的轴向的气孔和径向的气孔,在内环外周面或者外环内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在内环片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布气盲孔,布气盲孔的的底部开设有轴向的通至内环片外表面的小孔,内环靠近中心的表面处开设有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在主轴上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内表面上具有与多个迷宫密封环形槽相互补的迷宫密封环。本结构较为完美的解决了高精度全自动磨床上的电主轴密封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松;赵君;赵希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德一机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