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4916发布日期:2020-07-17 17:2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20℃~100℃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低的频率温度系数。
背景技术
:fenicomotial系合金是沉淀硬化超高强度合金,通常利用时效热处理,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沉淀相提高合金强度,其室温抗拉强度rm可达1800mpa以上。该系合金合金中马氏体频率温度系数为负值,提高时效温度马氏体逆转变为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的频率温度系数为正值。通过合适的时效热处理,得到具有恰当马氏体奥氏体比例的两相合金,这种合金兼具高的强度和较低的频率温度系数。本申请的申请人对该合金进行了多年研发,于2014年9月12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466857.2,‘一种宽温域高强度恒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wt.%)为ni34.0~39.0%,co12.0~18.0%,ti2.3~3.0%,al0.3~0.8%,si0.30~0.80%,mn0.2~0.6%,c<0.05%,p<0.02%,s<0.02%,余量为fe,其中,w+2mo5.0~10.0。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合金成分进行改进,得到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即在fenicomotial系合金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w、nb元素,通过调整制备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效热处理,获得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高于1510mpa,频率温度系数|βf(20℃~100℃)|≤20×10-6/℃,该合金在降低合金元素含量的同时,其性能依然能够保持不降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表示为:ni16.0~21.0、co7.0~13.5、w0.05~3、mo3~6、nb0.05~0.5、ti0.35~1.0、al0.05~0.3、p<0.01、s<0.01,余量为fe。优选地,ni16.3~20.8、co7.7~13.1、w0.6~2.6、mo3.5~5.5、nb0.1~0.44、ti0.39~0.85、al0.07~0.25、p<0.002、s<0.002,余量为fe。所述合金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重熔→锻造成形→循环相变热处理→固溶处理→回火处理工艺制备。所述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rm大于1480mpa,频率温度系数|βf(20℃~100℃)|≤20×10-6/℃。优选地,所述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rm为1510~1610mpa,频率温度系数|βf(20℃~100℃)|≤15×10-6/℃。所述合金在使用状态,具有以下微观组织的一种或多种:nb与ni、co形成的γ"沉淀相,即ni(co)3nb相;;ti与ni、co形成的γ′沉淀相,即ni(co)3ti相;al与ni、co形成的γ′沉淀相,即ni(co)3al相;所述γ′沉淀相还可以为ni(co)3ti(al)相。所述合金在使用状态晶粒度为9~11级。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准备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化学组成准备合金原材料ni16.0~21.0、co7.0~13.5、w0.05~3、mo3~6、nb0.05~0.5、ti0.35~1.0、al0.05~0.3、p<0.01、s<0.01,余量为fe;(2)熔炼利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合金,真空度≤1×10pa,其中,fe、ni、co、w、mo作为一次加料直接放入坩锅;nb、ti、al作为二次加料放入真空感应炉料斗,待所有原材料化清后精炼一定时间,之后在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室将钢液浇铸为电极棒;电极棒经真空自耗重熔,真空度≤1×10-1pa,形成自耗锭;(3)热锻自耗锭扒皮后,低于700℃装炉;升温速率控制在100~200℃每小时,经1100±10℃保温一定时间后,开坯时锻造成所需规格;(4)热处理热锻后的合金,经900±50℃循环相变热处理,晶粒度控制在8级以上;(5)固溶处理再进行810±50℃下固溶处理1±0.2h;(6)回火处理最后在50℃~625℃保温4小时进行真空时效处理,获得最终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目前fenicomotial系合金的基础上,通过向其中添加w、nb元素,合金经熔炼-锻造-热处理后,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获得一种超高强度、低频率温度系数合金。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合金设计依据如下:ni、co:主要合金化元素;w、mo:与fe元素形成固溶体,其固溶强化作用;nb:主要强化元素,与ni、co形成γ"沉淀相,即ni(co)3nb相;ti:主要强化元素,与ni、co形成γ′沉淀相,即ni(co)3ti相;al:强化元素,与ni、co形成γ′沉淀相,即ni(co)3al相;p、s:杂质元素,含量越低越好。其中,w原子尺寸大于mo,固溶引起的晶格畸变效果大于mo,有更强的固溶强化效果,可以用部分w来替代mo。合金中添加nb,在时效过程中弥散析出γ"(ni(co)3nb),可以进一步提升合金时效处理的沉淀强化效果。所述γ′沉淀相还可以为ni(co)3ti(al)相,因为在γ′沉淀相晶体结构中,ni、co可以互相置换,ti、al也可能互相置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制备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效热处理,获得室温抗拉强度高于1510mpa,频率温度系数|βf(20℃~100℃)|≤20×10-6/℃,通过w、nb元素的添加,提高合金固溶强化、沉淀强化效果,提升合金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是在fenicomotial系超高强度合金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w、nb,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获得一种高强度、低频率温度系数合金。本发明所涉及的合金成分见表1。表1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成分成分含量(重量%)ni16.0~21.0co7.0~13.5w0.05~3mo3~6nb0.05~0.5ti0.35~1.0al0.05~0.3p<0.01s<0.01fe余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熔炼利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合金,真空度≤1×10pa,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合金元素的烧损量,使合金的成分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其中fe、ni、co、w、mo作为一次加料直接放入坩锅;nb、ti、al作为二次加料放入真空感应炉料斗,待所有原材料化清后精炼10分钟,之后在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室将钢液浇铸为电极棒。电极棒经真空自耗重熔,真空度≤1×10-1pa,形成自耗锭。热锻自耗锭扒皮后,低于700℃装炉。升温速率控制在100~200℃每小时,经1100±10℃保温适当时间后,开坯时锻造成所需规格。热处理热锻合金,经900℃循环相变热处理,晶粒度控制在8级以上。固溶处理再进行810℃×1h固溶处理。回火处理最后在50-625℃保温4小时进行真空时效处理。实施例: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的5种成分合金的化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熔炼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对上述成分的合金采用的加工工艺: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重熔→1050℃锻造成形→900℃循环相变热处理→810℃固溶处理→600℃保温4h回火处理。经过上述工艺制备的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见表3所示,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rm大于1500mpa;频率温度系数|βf(20℃~100℃)|≤20×10-6/℃。表3超高强度恒弹性合金物理、机械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