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90119发布日期:2020-08-18 17:4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及方法,用于道岔铁件抛丸工序的上下料。

背景技述

道岔一般是由橡胶和金属件复合而成的弹性连接体,适用于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道岔区,具有良好的减振、轨距保持性能,被广泛运用与轨道交通技述领域,随着轨道交通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线路道岔类制品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公认的线路道岔类制品的工艺制备方法为:金属件抛丸、涂胶、硫化、油漆。现有抛丸方式为人工将铁件挂载至抛丸工装,一次性加工10-12件,设备自动完成抛丸处理。

实际生产过程中抛丸设备机群式集中布置,其中抛丸车间属粉尘及噪音工况,下工序涂胶因工艺要求需隔离粉尘车间,抛丸与涂胶两个车间离散布置,现有生产方式为抛丸前人工将道岔铁件从托盘挂载至抛丸工装,抛丸后需人工将铁件下料码放至标准木托盘,使用手动叉车周转至下工序涂胶;该作业全流程通过人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存在腰肌劳损等职业健康危害,且在抛丸下料过程中,铁件相互碰撞易碰伤道岔镀铬台板,产生不合格品;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满足效率省力,降低职业健康危害,适合所有道岔类铁件周转工装并改善上下料作业强度的一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及方法,实现与抛丸设备快速对接全自动上下料,简化上下料周转过程,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工装整体移动过程中的上料盘的稳定性,提高多个铁件从抛丸工序到上胶工序的转移效率和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上下料过程中工装的侧翻概率,提高铁件抛丸上下料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述方案是:

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包括用于挂料的上料盘和用于支撑上料盘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盘水平放置于支撑座上,铁件沿上料盘周向均匀吊挂,支撑座上还具有可防止挂料过程中上料盘侧翻的平衡组件。

优选的,所述的上料盘包括支撑在支撑座上的圆环和挂钩,挂钩沿圆环径向设置且与圆环焊接固定,挂钩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圆环周向均匀分布,挂钩内端在圆环中心位置连接,外端伸出圆环,至少在挂钩的外端设有用于吊挂铁件的钩子。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底座和沿垂向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柱,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上料盘置于多个支撑柱上,支撑柱的高度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套筒、插入支撑套筒中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支撑钩,支撑钩沿上料盘径向向内设置,支撑杆的底端螺纹配合旋入支撑套筒中,调节支撑杆底端旋入支撑套筒的长度,即可调节支撑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上端为空心结构,支撑钩一端焊接与支撑杆上端配合的导套,另一端为弧形钩,相邻的支撑钩之间至少具有两个挂钩。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框架结构,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柱在底座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两个支撑柱设置在底座的相邻边角处,另一个支撑柱设置在底座的一边中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平衡组件固定在底座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平衡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相对边的中点位置,且两个平衡组件与设置在底座的相邻边角处的两个支撑柱呈矩边阵列分布,平衡组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上端钩在上料盘上使上料盘保持水平不倾斜。

优选的,所述的平衡组件包括焊接在底座上的铁链盒、可收纳在铁链盒内的铁链,铁链的下端钩在铁链盒的螺钉上,上端钩在上料盘上。

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进行,步骤如下:

上料:根据待挂铁件的长度选择支撑座的高度,然后将上料盘置于支撑座上并用平衡组件防止上料盘侧翻,然后用起吊设备将铁件挂在上料盘上,在上料盘挂满铁件后先松开平衡组件对上料盘的限制,再用起吊设置吊起上料盘,将上料盘送入抛丸机中;

下料:在铁件在抛丸机中抛丸后,用起吊设备吊出上料盘并将支撑座放置于等候位置,之后将上料盘从抛丸设置中吊出重新置于支撑座上,再用平衡组件防止上料盘侧翻。

优选的,“将上料盘置于支撑座上并用平衡组件防止上料盘侧翻”具体是指先将上料盘置于支撑柱上,再根据支撑柱的高度调节铁链的拉直长度,然后将铁链沿垂向拉直根据铁链上端的位置进一步精准调整各支撑柱的高度使上料盘水平不倾斜,两个铁链的上端均可挂在上料盘上。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包括上料盘和支撑座,进行抛丸工序前,上料盘支撑在支撑座上,再将铁件依次挂于上料盘上,然后将上料盘和铁件一同送至抛丸设备中,完成多个铁件的同步上料,抛丸完成后将上料盘从抛丸设置中吊出重新置于支撑座上,完成多个铁件的同步下料,实现与抛丸设备快速对接全自动上下料,简化上下料周转过程,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2.在支撑座上设置平衡组件,防止上料过程中上料盘的侧翻,提高结构可靠性,并且平衡组件可将上料盘定位在支撑座上,提高工装整体移动过程中的上料盘的稳定性,提高多个铁件从抛丸工序到上胶工序的转移效率和劳动强度。

3.支撑座中支撑柱在底座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即有利于保证上料盘的平衡,又可最大程度减小支撑柱对上料盘上铁件的干涉,为上料盘上吊挂铁件留出足够的的空间,而底座为正方形框架结构且支撑柱在底座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使相邻支撑柱间的间距更大,可有效降低整个工装的重心高度,增加工装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上下料过程中工装的侧翻概率,提高铁件抛丸上下料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挂耳的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包括用于挂料的上料盘1和用于支撑上料盘1的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盘1水平放置于支撑座2上,铁件沿上料盘1周向均匀吊挂,支撑座2上还具有可防止挂料过程中上料盘1侧翻的平衡组件3。

以上所述的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包括上料盘1和支撑座2,进行抛丸工序前,上料盘1支撑在支撑座2上,再将铁件100依次挂于上料盘1上,然后将上料盘1和铁件100一同送至抛丸设备中,完成多个铁件的同步上料,抛丸完成后将上料盘1吊出抛丸设备重新置于支撑座2上,完成多个铁件100的下料,实现与抛丸设备快速对接全自动上下料,简化上下料周转过程,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其中,所述的上料盘1包括支撑在支撑座2上的圆环11和挂钩12,挂钩12沿圆环11径向设置且与圆环11焊接固定,挂钩1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圆环11周向均匀分布,挂钩12内端在圆环11中心位置连接,外端伸出圆环11,至少在挂钩11的外端设有用于吊挂铁件的钩子12.1。如图2所示,圆环11中心安装挂耳,以实现将上料盘1吊起,圆环11与挂钩12焊接,且各挂钩12内端连接,铁件的重力作用在挂钩12上,挂钩12通过圆环11将受力传递至支撑座2上,以实现对上料盘1的均匀支撑。

其中,所述的支撑座2包括底座21和沿垂向装在底座21上的支撑柱22,支撑柱22的数量为多个,上料盘1置于多个支撑柱22上,支撑柱22的高度可调节。通过调节支撑柱22的高度以调节上料盘1的所在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长度铁件的吊挂,提高通用性。

其中,所述的支撑柱22包括固定在底座21上的支撑套筒22.1、插入支撑套筒21中的支撑杆22.2和设置在支撑杆22.2顶端的支撑钩22.3,支撑钩22.3沿上料盘1径向向内设置,支撑杆22.2的底端螺纹配合旋入支撑套筒21中,调节支撑杆22.2底端旋入支撑套筒21的长度,即可调节支撑柱22的高度。支撑杆22.2底端与支撑套筒21内筒螺纹配合旋入其中,支撑柱22的高度调节方便简单。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22.2上端为空心结构,支撑钩22.3一端焊接与支撑杆22.2上端配合的导套22.31,另一端为弧形钩,相邻的支撑钩22.3之间至少具有两个挂钩12。导套22.31插入22.23的上端空心结构中,方便对挂钩12的方向进行调节,从图1中可以看出支撑钩22.3是向内设置,挂钩12是向外设置的,最大限度的增大了铁件的吊挂空间,减小支撑柱22对铁件100的干涉,提高实用性。

其中,所述的底座21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框架结构,支撑柱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柱22在底座21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两个支撑柱22设置在底座21的相邻边角处,另一个支撑柱22设置在底座22的一边中点位置。支撑柱22在底座21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即有利于保证上料盘1的平衡,又可最大程度减小支撑柱22对上料盘1上铁件的干涉,为上料盘1上吊挂铁件100留出足够的的空间,而底座21为正方形框架结构且支撑柱22在底座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使相邻支撑柱22间的间距更大,可有效降低整个工装的重心高度,增加工装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上下料过程中工装的侧翻概率,提高铁件抛丸上下料安全性。

其中,所述的平衡组件3固定在底座21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平衡组件3分别设置在底座21相对边的中点位置,且两个平衡组件3与设置在底座21的相邻边角处的两个支撑柱22呈矩边阵列分布,平衡组件3的下端与底座21连接,上端钩在上料盘1上使上料盘1保持水平不倾斜。如图所示,两个平衡组件3分布在三个支撑柱22形成的腰形三角形的中腰线上,当上料盘1放在支撑柱22上后,两个平衡组件3钩住上料盘1的位置呈对称分布,使上料盘1保持平衡,防止上料盘1在铁件吊挂过程中向一侧产生倾斜,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平衡组件3可将上料盘1定位在支撑座2上,提高工装整体移动过程中的上料盘的稳定性,提高多个铁件从抛丸工序到上胶工序的转移效率和劳动强度。

其中,所述的平衡组件3包括焊接在底座21上的铁链盒31、可收纳在铁链盒31内的铁链32,铁链32的下端钩在铁链盒31的螺钉上,上端钩在上料盘1上。铁链32的上端钩在圆环11上,上端钩在铁链盒31的螺钉上,将支撑柱22的高度改变时,只需将铁链32的不同位置钩在铁链盒31的螺钉上,即可调节铁链32的长度,铁链32沿垂向呈拉直状态,可使圆环11保持平衡,不会侧翻,增加铁件100吊挂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道岔类铁件抛丸上下料工装进行,步骤如下:

上料:根据待挂铁件的长度选择支撑座2的高度,然后将上料盘1置于支撑座2上并用平衡组件3防止上料盘1侧翻,然后用起吊设备将铁件挂在上料盘1上,在上料盘1挂满铁件后先松开平衡组件3对上料盘的限制,再用起吊设置吊起上料盘1,将上料盘1送入抛丸机中;

下料:在铁件在抛丸机中抛丸后,用起吊设备吊出上料盘1并将支撑座2放置于等候位置,之后将上料盘1重新置于支撑座2上,再用平衡组件3防止上料盘1侧翻。

上述方法中,先在工装上的上料盘1上吊挂铁件,然后将上料盘和铁件一同移至抛丸机中,并在抛丸完成后将上料盘移出,实现多个铁件的自动上下料,以避免在抛丸工序前后工人直接在抛丸设备中进行上料和下料,简化上下料周转过程,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其中,“将上料盘1置于支撑座2上并用平衡组件3防止上料盘1侧翻”具体是指先将上料盘1置于支撑柱22上,再根据支撑柱22的高度调节铁链的拉直长度,然后将铁链32沿垂向拉直根据铁链32上端的位置进一步精准调整各支撑柱22的高度使上料盘1水平不倾斜,两个铁链32的上端均可挂在上料盘1上。利用平衡组件3的分布位置特点,来调整上料盘1,当两个平衡组件3中铁链32的拉直长度相等且沿垂向能同步挂到上料盘1上时,说明上料盘1是水平的,否则说是上料盘1还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通过对支撑柱22高度的精准调节,使上料盘1水平不向一侧倾斜,两个铁链32沿垂向拉直同步钩在上料盘1上,使上料盘1保持水平,在吊挂铁件过程中不会侧翻,提高铁件抛丸上下料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述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述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