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2149发布日期:2020-10-31 10:0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目的是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的可靠和经济运行。广义的电力设备涉及到通过电力驱动的各种设备,电力设备监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在设备运行中其对产品的准确合理加工、检测,使得电力设备本身在加工过程中更加准确高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支架组件、旋转臂组件、打磨室组件和监测室组件,支架组件上部设置旋转臂组件,支架组件一侧设置打磨室组件,支架组件另一侧设置监测室组件,打磨盘组件和监测室组件相对应设置,旋转臂组件在打磨室组件和监测室组件之间旋转;

旋转臂组件包括升降电机、旋转固定组件、旋转臂和吸盘组件,升降电机底部固定于支架组件上,升降电机上部与旋转固定组件相连接,旋转固定组件与旋转臂相连接,旋转臂横向设置,吸盘组件穿过旋转臂,吸盘组件竖向设置,吸盘组件与支架杆相平行;

打磨盘组件包括打磨室、驱动部和打磨盘,打磨室一侧与支架杆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打磨室为矩形中空室,打磨室呈上部开口状,驱动部带动打磨盘转动,打磨盘设置于打磨室内下部;

监测室组件包括监测室、清洗部和监测部,监测室一侧与支架杆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监测室为矩形状中空结构,监测室上部呈开口状,监测室内部一侧设置清洗部,监测室内部另一侧设置监测部。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杆、排水槽和密封底板,支架杆为圆杆状,支架杆一侧与打磨室组件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另一侧与监测室组件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内靠下部开设游排水槽,排水槽为中空立体柱状结构,排水槽高度为支架杆长度的1/4,支架杆底部环绕固定密封底板,密封底板中部开设支架安装孔,支架杆底部穿过支架安装孔,支架安装孔为圆孔状,支架杆匹配穿过支架安装孔,支架杆与支架安装孔侧壁相贴近并且相固定连接,密封底板选用橡胶材质构成。

所述密封底板为圆盘状结构,密封底板外围靠近边缘的位置处通过螺栓与地面a相固定连接。

地面a处设置污水排出管,污水排出管上部固定滤网片,污水排出管与排水槽直径大小相匹配一致,滤网片为圆形状,滤网片上部凸入至排水槽内,滤网片中轴线与排水槽中轴线相重合,密封底板底部贴近地面a,滤网片上端面位于密封底板底端面上部。

所述升降电机底部垂直固定于支架杆上部,升降电机上部与支撑座相固定连接,支撑座为圆柱状,支撑座上部设置旋转固定组件;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包括旋转槽、旋转柱头、固定连接板和固定螺栓,旋转槽截面呈“t”状,旋转主体匹配设置于旋转槽内,支架杆上部一侧固定有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上设置螺栓孔,螺栓孔内壁设置内螺纹,固定螺栓匹配穿过螺栓孔,固定螺栓上部抵近旋转臂组件底壁一侧。

所述旋转臂为长方体状,旋转臂包括主臂、次臂和把手,主臂一端底部与旋转柱头上部相固定连接,主臂另一端与次臂一端相固定连接,主臂横截面积大于次臂横截面积,次臂一端与把手相固定连接。

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孔、可拆卸连接部和吸盘,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后螺纹杆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与吸盘上部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为杆状结构,螺纹杆中部设置外螺纹,螺纹杆上部固定旋转头,旋转头为立体多边形状,螺纹孔为圆孔状,螺纹孔贯通开设于次臂上,螺纹孔内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螺纹杆的内螺纹相匹配设置;可拆卸连接部包括固定槽、轴承、限位凸起圈和限位凹槽,固定槽为圆形凹槽状,固定槽底部固定于吸盘上,内固定轴承,轴承内圈固定限位凸起圈,限位凸起圈主体为圆形环状结构,限位凸起圈截面为“︵”状,螺纹杆底部开设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环绕螺纹杆底部一周,限位凹槽截面呈倒“⌒”,限位凸起圈与限位凹槽相匹配设置;吸盘为金属碗状结构,吸盘上部一侧与真空管相连通,真空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监测室包括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部板和出水口,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矩形状结构,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部固定底部板,底部板下部设置出水口;底部板包括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和汇流槽,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均为倾斜板状结构,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朝内倾斜,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首尾相接并且在底部形成汇流槽,汇流槽中部开设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排水槽上部一侧相连通。

所述清洗部包括喷嘴和吹风管,喷嘴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二上部,喷嘴开口朝上,喷嘴呈圆形分布于底部板二上,喷嘴之间设置吹风管;吹风管数量为若干个,吹风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吹风管开口朝上设置。

所述监测部包括灯管组件和摄影组件,灯管组件和摄影组件底部均固定于底部板一上部,灯管组件内的灯管呈圆弧状分布,灯管组件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应设置,摄影组件设置于两个灯管组件之间。通过灯管组件的照射,灯管组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灯管,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圆弧状,上框架与下框架相对应设置,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均有固定灯管,灯管竖直固定,下框架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一上部。上框架、下框架和灯管的结构布局便于全面的照射水晶,便于摄影组件进行后续的监测;摄影组件为中空管状结构,摄影组件开口朝上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电力设备运行稳定,运行过程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质量稳定,设备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污水排出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的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支架组件1、旋转臂组件2、打磨室组件3和监测室组件4,支架组件1上部设置旋转臂组件2,支架组件1一侧设置打磨室组件3,支架组件1另一侧设置监测室组件4,打磨盘组件3和监测室组件4相对应设置,旋转臂组件2在打磨室组件3和监测室组件4之间旋转。支架组件1一方面起到支撑旋转臂组件2、打磨室组件3和监测室组件4的作用,支架组件1另一方面起到将监测室组件4产生的污水及时排出至下水管道内的作用,旋转臂组件2用于带动需要打磨的水晶在打磨室组件3和监测室组件4内移动,以便于及时观测打磨情况,旋转臂组件2可以直接将水晶下压在打磨室组件3内进行打磨,同时根据打磨厚度及时下压水晶从而避免了人为打磨的误差,监测室组件4用于清洗水晶底部,同时通过摄像头及时观察打磨后的水晶有无气泡。

请重点参阅图1、3,支架组件1包括支架杆11、排水槽12和密封底板13,支架杆11为圆杆状,支架杆11一侧与打磨室组件3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11另一侧与监测室组件4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11内靠下部开设游排水槽12,排水槽12为中空立体柱状结构,排水槽12高度为支架杆11长度的1/4,支架杆11底部环绕固定密封底板13,密封底板13中部开设支架安装孔131,支架杆11底部穿过支架安装孔131,支架安装孔131为圆孔状,支架杆11匹配穿过支架安装孔131,支架杆11与支架安装孔131侧壁相贴近并且相固定连接,密封底板13选用橡胶材质构成。支架杆11起到支撑作用,而排水槽12则起到排污作用,密封底板13一方面起到固定支架杆11的作用,另一方面密封底板13避免从排水槽12排出的污水从密封底板13溢出。

密封底板13为圆盘状结构,密封底板13外围靠近边缘的位置处通过螺栓与地面a相固定连接。密封底板13一方面起到固定支架杆11的作用,另一方面密封底板13利用其自身的橡胶特性与地面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排水槽12内的水外溢。

地面a处设置污水排出管14,污水排出管14上部固定滤网片141,污水排出管14与排水槽12直径大小相匹配一致,滤网片141为圆形状,滤网片141上部凸入至排水槽12内,这样便于污水进入至污水排出管14,滤网片141中轴线与排水槽12中轴线相重合,密封底板13底部贴近地面a,滤网片141上端面位于密封底板13底端面上部。

污水排出管14上部设置聚流槽142,聚流槽142为半球状中空结构,聚流槽142直径大于污水排出管14直径,污水排出管14中轴线与聚流槽142中轴线重合,滤网片141固定于聚流槽142上部边缘,聚流槽142位于滤网片141正下部;聚流槽142避免在污水大量涌入污水排出管14造成水流溢出污水排出管14另外聚流槽142也便于污水流入至污水排出管14内。

旋转臂组件2包括升降电机21、旋转固定组件22、旋转臂23和吸盘组件24,升降电机21底部固定于支架组件1上,升降电机21上部与旋转固定组件22相连接,旋转固定组件22与旋转臂23相连接,旋转臂23横向设置,吸盘组件24穿过旋转臂23,吸盘组件24竖向设置,吸盘组件24与支架杆11相平行。升降电机21用于控制旋转固定组件22、旋转臂23的高度进而最终控制吸盘组件24的高度,旋转臂23可以在需要时候通过人工进行旋转操作移位,吸盘组件24用于吸附待打磨水晶或打磨后的水晶,从而便于带动水晶移位。

请重点参阅图4,升降电机21底部垂直固定于支架杆11上部,升降电机21上部与支撑座211相固定连接,支撑座211为圆柱状,支撑座211上部设置旋转固定组件22;

旋转固定组件22包括旋转槽2111、旋转柱头2112、固定连接板2113和固定螺栓2114,旋转槽2111截面呈“t”状,旋转主体2112匹配设置于旋转槽2111内,支架杆11上部一侧固定有固定连接板2113,固定连接板2113上设置螺栓孔21131,螺栓孔21131内壁设置内螺纹,固定螺栓2114匹配穿过螺栓孔21131,固定螺栓2114上部抵近旋转臂组件2底壁一侧。旋转柱头2112用于在旋转槽2111内自由选择,当需要位置固定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2114旋转从而将固定螺栓2114上部抵近主臂231从而实现旋转固定组件22整体的位置固定。

旋转臂23为长方体状,旋转臂23包括主臂231、次臂232和把手233,主臂231一端底部与旋转柱头2112上部相固定连接,主臂231另一端与次臂232一端相固定连接,主臂231横截面积大于次臂232横截面积,次臂232一端与把手233相固定连接。

吸盘组件24包括螺纹杆241、螺纹孔242、可拆卸连接部243和吸盘244,螺纹杆241穿过螺纹孔242后螺纹杆241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部243与吸盘244上部相连接。螺纹杆241可以通过旋转控制其上下升降高度,通过可拆卸连接部243可以快速的实现螺纹杆241与吸盘244的结合与分离,从而便于安装更换合适的吸盘244从而实现对水晶的高效吸附。

螺纹杆241为杆状结构,螺纹杆241中部设置外螺纹,螺纹杆241上部固定旋转头2411,旋转头2411为立体多边形状,旋转头2411便于通过旋转头2411对螺纹杆241进行旋转。

螺纹孔242为圆孔状,螺纹孔242贯通开设于次臂232上,螺纹孔242内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螺纹杆241的内螺纹相匹配设置。螺纹杆24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旋进或后退这样可以较为精确的控制螺纹杆241的位置

请重点参阅图5,可拆卸连接部243包括固定槽2431、轴承2432、限位凸起圈2433和限位凹槽2434,固定槽2431为圆形凹槽状,固定槽2431底部固定于吸盘244上,内固定轴承2432,轴承2432内圈固定限位凸起圈2433,限位凸起圈2433主体为圆形环状结构,限位凸起圈2433截面为“︵”状,螺纹杆241底部开设限位凹槽2434,限位凹槽2434环绕螺纹杆241底部一周,限位凹槽2434截面呈倒“⌒”,限位凸起圈2433与限位凹槽2434相匹配设置。通过限位凸起圈2433和限位凹槽2434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实现螺纹杆241的快速插入和拔出,并且螺纹杆241插入后可以较为稳定的与轴承2432相结合,两者不容易分离。另外通过固定槽2431与轴承2432的设置使得吸盘244相对于插入固定槽2431的螺纹杆241可以相对转动,这样便于水晶在转动中实现打磨作业,提高了水晶的打磨效率。

吸盘244为金属碗状结构,吸盘244上部一侧与真空管2441相连通,真空管2441上设置阀门2442。吸盘244底部边缘固定设置橡胶垫,橡胶垫环绕吸盘244底部边缘一周,通过真空吸附力的作用可以牢固的实现吸盘244与水晶的固定结构在需要两者分离时直接切断真空的通入即可实现两者的快速分离。

打磨盘组件3包括打磨室31、驱动部32和打磨盘33,打磨室31一侧与支架杆11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打磨室31为矩形中空室,打磨室31呈上部开口状,驱动部32带动打磨盘33转动,打磨盘33设置于打磨室31内下部;

驱动部32包括驱动电机321、皮带322和皮带轮323,驱动电机321固定于打磨室31底部,驱动电机321通过皮带322带动皮带轮323转动,皮带轮323与连接轴3231下部相固定连接,连接轴3231上部与打磨盘33底部中间位置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打磨盘33上部放置水晶体34,水晶体34底部贴近打磨盘33,水晶体34上部与吸盘244底部开口相贴近。

优选的打磨盘33上部设置激光测距仪331,激光测距仪331的激光射出口朝向打磨盘33,激光测距仪331上部与固定板332相连接,固定板332为立体板状结构,固定板332一端与螺纹杆241底部一侧相固定连接。固定板332上部安装控制器333,控制器333与激光测距仪331相连接。激光测距仪331用于测量水晶的打磨厚度,然后通过分析测量打磨数据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电机21的升降距离,从而修整打磨过程,较为精确的控制打磨厚度。

监测室组件4包括监测室41、清洗部42和监测部43,监测室41一侧与支架杆11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监测室41为矩形状中空结构,监测室41上部呈开口状,监测室41内部一侧设置清洗部42,监测室41内部另一侧设置监测部43;监测室41内的清理部用于对刚打磨好的水晶表面进行清洗,监测部43通过对水晶里面气泡进行监测,提高水晶产品的品质。

监测室41包括侧壁一411、侧壁二412、侧壁三413、侧壁四414、底部板415和出水口416,侧壁一411、侧壁二412、侧壁三413、侧壁四414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矩形状结构,出水口416,侧壁一411、侧壁二412、侧壁三413、侧壁四414底部固定底部板415,底部板415下部设置出水口416。

底部板415包括底部板一4151、底部板二4152、底部板三4153、底部板四4154和汇流槽4155,底部板一4151、底部板二4152、底部板三4153、底部板四4154均为倾斜板状结构,底部板一4151、底部板二4152、底部板三4153、底部板四4154朝内倾斜,底部板一4151、底部板二4152、底部板三4153、底部板四4154首尾相接并且在底部形成汇流槽4155,汇流槽4155中部开设出水口416;出水口416与出水管417相连接,出水管417的出水端与排水槽12上部一侧相连通。这样便于清洗部42清洗水晶下表面产生的污水可以直接经过出水口416进入至出水管417然后进入至排水槽12内后经过排水槽12经过污水排出管14排出。

清洗部42包括喷嘴421和吹风管422,喷嘴421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二4152上部,喷嘴421开口朝上,喷嘴421呈圆形分布于底部板二4152上,喷嘴421之间设置吹风管422。喷嘴421位于底部板二4152上便于清洗的污水排出,吹风管422用于及时将水晶表面的水分吹干,避免后续影响对水晶的监测。

吹风管422数量为若干个,吹风管422为中空管状结构,吹风管422开口朝上设置。

监测部43包括灯管组件431和摄影组件432,灯管组件431和摄影组件432底部均固定于底部板一4151上部,灯管组件431内的灯管呈圆弧状分布,灯管组件431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应设置,摄影组件432设置于两个灯管组件431之间。通过灯管组件431的照射,便于摄影组件432监测水晶的内部是否有气泡的存在,从而决定对水晶的后续处理过程。

灯管组件431包括上框架4311、下框架4312和灯管4313,上框架4311和下框架4312均为圆弧状,上框架4311与下框架4312相对应设置,上框架4311与下框架4312之间均有固定灯管4313,灯管4313竖直固定,下框架4312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一4151上部。上框架4311、下框架4312和灯管4313的结构布局便于全面的照射水晶,便于摄影组件432进行后续的监测。

摄影组件432为中空管状结构,摄影组件432开口朝上设置。摄影组件432可以通过线路与显示屏连接,将拍摄的实时影像投放至显示屏上,便于人员直接监测水晶的质量,避免了人员不停的取拿水晶,提高了水晶的加工效率。

使用时通过密封底板13将排水槽12下部与污水排出管14上部的滤网片141相对应固定,从而实现对支架杆11底部的固定;

通过升降电机21控制旋转臂23和吸盘组件24的高度;

将水晶体34放置于打磨盘33上,将螺纹杆241插入至固定槽2431内,旋转螺纹杆241使得吸盘244贴近水晶体34的上表面,抽真空使得吸盘244与水晶体34上表面相固定连接;

旋转螺纹杆241控制水晶体34与打磨盘33的贴合度;

启动驱动部32带动打磨盘33转动,对水晶体34进行打磨;

打磨完成后再次控制通过升降电机21控制旋转臂23和吸盘组件24的高度,通过把手233转动旋转臂23将打磨好的水晶体34移动至监测室41上部;

使得水晶体34位于清洗部42上部,通过喷嘴421对水晶体34底部进行冲洗,然后关闭喷嘴421通过吹风管422对水晶体34进行冲洗使得水晶体34底部表面干燥;

转动旋转臂23将打磨好的水晶体34移动,将水晶体34移动至灯管组件431上部,通过摄影组件432对水晶体431底部进行监测,当监测完毕后关闭真空从吸盘组件24取出水晶体34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