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36240发布日期:2021-03-19 12:1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步进式加热炉是一种靠炉底或水冷金属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的动作把料坯一步一步地的移前进的连续式加热炉,料坯在炉内梁上有间隔地摆开,可较快的均匀加热,钢料在炉内靠步进梁,上下往复引动而移动,各钢料之间有一定间隔,钢料可以四面受热,受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氧化铁皮少,脱碳可能性小,不会产生粘钢,钢料表面不会产生划伤,有利于消除黑印,提升加热炉质量。能耗低,操作灵活方便。钢料在炉内,可前进也可后退,在检修改换钢种时,利用步进机构可以将坯料全部出空和退空,减轻了出空炉子的劳动强度,但是根据加热炉目前装钢数量使用情况,加热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炉内钢坯间距大,能源利用率低,炉内没有达到最大装钢数量,加热炉步距行程距离远,影响出钢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通过缩短步距行程、增大炉内装钢数量,提高了加热炉热装效率,提高了机时产量,降低了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调整钢坯步距、增大炉内钢坯容量:

1)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钢坯步距为h1、钢坯容量n1,炉内有效长度l1=h1*n1;

2)钢坯宽度为s1,原钢坯间距m1=h1-s1;

3)调整钢坯间距m2=60mm;

4)调整后钢坯步距h2=s1+m2、钢坯容量n2=l1/h2;

②改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

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为w1、分辨率为q,所以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传感器数值为w2=w1+(h1-h2)/q;

③调整后的物料跟踪系统:

将步骤①中调整步距后的钢坯放置在推钢机辊道上,由于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容量n2,所以推钢机辊道上钢坯数量为(n2+2),将推钢机辊道上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n2+2)].0,所以进入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n2+2)].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②中传感器的分辨率为0.05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②中传感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发明的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通过缩短步距行程、增大炉内装钢数量,提高加热炉热装效率,提高了机时产量,降低了能耗,实际生产中,原280*340钢坯步距487mm,钢坯间距147mm,最大装钢数量77根,最大装钢重量455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改进后,280*340钢坯步距400mm、钢坯间距60mm、装钢数量93根,最大装钢重量550吨,比原来一炉钢多装93-77=16根,重量比原装钢重量多出95吨;原250*250钢坯步距376mm,钢坯间距126mm,装钢数量99根,最大装钢重量384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改进后,250*250钢坯步距调整为310mm、钢坯间距60mm、最大装钢数量120根,最大装钢重量465吨,比原来一炉钢多装20-99=21根,重量比原装钢重量多出81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调整步距、增大炉内钢坯容量:

1)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步距为h1、钢坯容量n1,炉内有效长度l1=h1*n1;

2)钢坯宽度为s1,原钢坯间距m1=h1-s1;

3)调整钢坯间距m2=60mm;

4)调整后步距h2=s1+m2、钢坯容量n2=l1/h2;

②改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

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为w1、分辨率为q,所以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传感器数值为w2=w1+(h1-h2)/q,传感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防止传感器失控造成事故;

③调整后的物料跟踪系统:

将步骤①中调整步距后的钢坯放置在推钢机辊道上,由于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容量n2,所以推钢机辊道上钢坯数量为(n2+2),将推钢机辊道上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n2+2)].0,所以进入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n2+2)].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

具体实施例1:

①调整步距、增大炉内钢坯容量:

原280*340钢坯步距487mm,钢坯间距147mm,装钢数量77根,

1)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钢坯步距为h1=487mm、钢坯容量n1=77根,炉内有效长度l1=h1*n1=487*77=37499mm;

2)钢坯宽度为s1=340mm,原钢坯间距m1=h1-s1=487-340=147mm;

3)调整钢坯间距m2=60mm;

4)调整后步距h2=s1+m2=340+60=400mm、钢坯容量n2=l1/h2=37499/400=93.74,取值93根;

②改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

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为w1、分辨率为q=0.05mm,所以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传感器数值为w2=w1+(h1-h2)/q=w1+1740,传感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防止传感器失控造成事故;

③调整后的物料跟踪系统:

将步骤①中调整步距后的钢坯放置在推钢机辊道上,由于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容量93根,加上马上进入加热炉炉内的一根钢坯和刚出加热炉的一根钢坯,所以推钢机辊道上钢坯数量为95根,将推钢机辊道上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230.0,所以进入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230.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

具体实施例2:

①调整步距、增大炉内钢坯容量:

原250*250钢坯步距376mm,钢坯间距126mm,装钢数量99根,

1)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钢坯步距为h1=376mm、钢坯容量n1=99根,炉内有效长度l1=h1*n1=376*99=37224mm;

2)钢坯宽度为s1=250mm,原钢坯间距m1=h1-s1=376-250=126mm;

3)调整钢坯间距m2=60mm;

4)调整后步距h2=s1+m2=250+60=310mm、钢坯容量n2=l1/h2=37224/310=120.08,取值120根;

②改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

原步进式加热炉炉内传感器数值为w1、分辨率为q=0.05mm,所以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的传感器数值为w2=w1+(h1-h2)/q=w1+1320,传感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防止传感器失控造成事故;

③调整后的物料跟踪系统:

将步骤①中调整步距后的钢坯放置在推钢机辊道上,由于调整后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容量120根,加上马上进入加热炉炉内的一根钢坯和刚出加热炉的一根钢坯,所以推钢机辊道上钢坯数量为122根,将推钢机辊道上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4148.0,所以进入步进式加热炉炉内钢坯第一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4148.0、最末根钢坯的信号标记为db100.dbx34.0。

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看出:原280*340钢坯步距487mm,钢坯间距147mm,最大装钢数量77根,最大装钢重量455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改进后,280*340钢坯步距400mm、钢坯间距60mm、装钢数量93根,最大装钢重量550吨,比原来一炉钢多装93-77=16根,重量比原装钢重量多出95吨;

原250*250钢坯步距376mm,钢坯间距126mm,装钢数量99根,最大装钢重量384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改进后,250*250钢坯步距调整为310mm、钢坯间距60mm、最大装钢数量120根,最大装钢重量465吨,比原来一炉钢多装20-99=21根,重量比原装钢重量多出81吨;

本发明的提高步进式加热炉炉内利用率的方法,通过缩短步距行程,增大炉内装钢数量,提高了加热炉热装效率,提高了机时产量,降低了能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