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4896发布日期:2021-02-23 14:3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木板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避免在对木板进行打磨时木板发生移动进而影响打磨的效果,在对木板打磨时通常需要对木板进行限位。现有限位装置通常采用弹簧和侧挡板对木板进行水平方向的挤压限位,避免木板在打磨时发生水平移动。但是在对雕花木板打磨时,打磨装置对木板上局部区域形成旋转方向的力矩,传统的限位装置没有对雕花打磨部位进行支撑,在打磨强度较高时容易对雕花纹路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弹簧和侧挡板的限位装置没有对雕花打磨部位进行支撑在打磨强度较高时容易对雕花纹路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通过支架连接有移动机构,其中移动机构输出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打磨装置且控制打磨装置水平和竖直移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电机和打磨头,其中打磨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打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打磨辊,位于打磨电机和打磨辊之间的所述打磨电机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其中第二齿轮通过转动轴同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且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所述内齿圈上绕接有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置于支架上;
[0006]
所述加工台上表面开设有加工池,所述加工池内放置有待加工雕花木板且两侧安装有多个挤压装置,其中挤压装置输出端挤压抵靠在木板顶部两侧,所述加工池内固定连接有弹性囊,所述弹性囊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磁流变液在导电线圈通电形成的磁场作用下发生液固相变,所述弹性囊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开设在加工台内,所述缓冲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缓冲活塞,所述缓冲活塞远离弹性囊一侧与缓冲腔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0007]
优选地,所述挤压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挤压弹簧配合与之固定连接的挤压轮的结构,其中挤压轮通过挤压弹簧的弹力挤压抵靠在木板上顶部两侧。
[0008]
优选地,所述弹性囊呈平铺状位于加工池内,所述弹性囊体积小于加工池容积且与待加工木板体积之和大于加工池容积。
[0009]
优选地,所述弹性囊顶壁内固定连接有网状管路,所述网状管路内填充有磁流体,其中磁流体受导电线圈通电形成的磁场磁性吸引。
[0010]
优选地,所述网状管路具有弹性且节点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小磁片,所述小磁片
与导电线圈通电形成的磁场异名磁极相对。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挤压装置对加工池内的木板顶部两侧形成固定时,由于弹性囊体积小于加工池容积且与木板体积之和大于加工池容积,木板在挤压装置的作用下对弹性囊形成挤压效果并克服缓冲弹簧的弹力,使弹性囊内的部分磁流变液流入缓冲腔内,此时弹性囊贴合雕花木板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在对木板进行打磨形成支撑效果。
[0013]
2、本发明在导电线圈通电形成的磁场强度较低时,低强度磁场对弹性囊中网状管路内磁流体形成磁性吸引,磁流体向上挤压弹性囊从而进一步使弹性囊与木板表面相互贴合,随导电线圈磁场强度增强直至稳定,此时高强度磁场使弹性囊内的磁流变液发生液固相变,从而使待打磨区的弹性囊对木板形成均匀有效的支撑效果,提高打磨效果。
[0014]
3、本发明打磨电机工作,其输出端转动带动打磨辊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使内齿圈转动且转动方向与打磨辊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内齿圈上绕接的导电线圈随之旋转,在旋转的导电线圈形成的旋转磁场下,磁流体受到旋转磁场的作用,对与木板贴合的弹性囊形成反向旋转力矩,从而与打磨装置打磨形成的旋转力矩平衡,进一步提高对木板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内齿圈转动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弹性囊竖直截面示意图。
[0018]
图中:1加工台、11加工池、2打磨装置、21打磨电机、211第一齿轮、212第二齿轮、213内齿圈、214导电线圈、22打磨辊、3挤压装置、4弹性囊、41网状管路、411小磁片、5缓冲腔、51缓冲活塞、5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3,一种雕花木板打磨限位装置,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上通过支架连接有移动机构,其中移动机构输出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打磨装置2且控制打磨装置2水平和竖直移动,方便对木板进行全面打磨。
[0021]
打磨装置2包括打磨电机21和打磨头22,其中打磨电机21安装在支架上,打磨电机21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打磨辊22,打磨电机21工作,其输出端转动带动打磨头22转动对木板表面进行打磨。
[0022]
位于打磨电机21和打磨辊22之间的打磨电机21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1,第一齿轮211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212,其中第二齿轮212通过转动轴同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第二齿轮212远离第一齿轮211一侧啮合有内齿圈213,内齿圈213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且与第一齿轮211同轴设置,打磨电机21工作,其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使内齿圈213转动且转动方向与打磨辊22转动方向相反。
[0023]
内齿圈213上绕接有导电线圈214,导电线圈214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内
置于支架上,控制电路接收打磨电机21的工作信号并控制导电线圈214通电且通电强度逐渐增强直至稳定。
[0024]
加工台1上表面开设有加工池11,加工池11内放置有待加工雕花木板且两侧安装有多个挤压装置3,挤压装置3采用现有技术中挤压弹簧配合与之固定连接的挤压轮的结构,其中挤压轮通过挤压弹簧的弹力挤压抵靠在木板上顶部两侧,对面木板上下位置形成固定。
[0025]
加工池11内固定连接有弹性囊4,弹性囊4内填充有磁流变液,磁流变液是一种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一定强度磁场的作用下发生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磁流变液在导电线圈214通电形成的磁场作用下发生液固相变。
[0026]
弹性囊4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缓冲腔5,缓冲腔5开设在加工台1内,缓冲腔5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缓冲活塞51,缓冲活塞51远离弹性囊4一侧与缓冲腔5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2,弹性囊4呈平铺状位于加工池11内,弹性囊4体积小于加工池11容积且与待加工木板体积之和大于加工池11容积,通过缓冲弹簧52保持弹性囊4处于饱满状态,易于弹性囊4贴合雕花木板凹凸不平的表面。
[0027]
弹性囊4顶壁内固定连接有网状管路41,网状管路41内填充有磁流体,磁流体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液体,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其中磁流体受导电线圈214通电形成的磁场磁性吸引,在旋转的导电线圈214形成的旋转磁场下,对与木板贴合的弹性囊4形成旋转力矩,从而与打磨装置2形成旋转力矩平衡,提高对木板支撑效果。
[0028]
网状管路41具有弹性且节点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小磁片411,小磁片411与导电线圈214通电形成的磁场异名磁极相对,小磁片411受导电线圈214形成的磁场作用下对网状管路41节点形成挤压,从而隔断磁流体相对流动,提高其形成的旋转力矩的稳定性。
[0029]
现对本发明的原理做如下描述:
[0030]
首先将待加工雕花木板放置在加工台1上的加工池11内的弹性囊4上,通过挤压装置3对加工池11内的木板顶部两侧形成固定,形成对木板上下位置的固定效果,由于弹性囊4体积小于加工池11容积且与木板体积之和大于加工池11容积,木板在挤压装置3的作用下对弹性囊4形成挤压效果并克服缓冲弹簧52的弹力,使弹性囊4内的部分磁流变液流入缓冲腔5内,此时弹性囊4贴合雕花木板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在对木板进行打磨形成支撑效果;
[0031]
移动机构控制打磨装置2移动至打磨区域并开始工作,控制电路接收打磨电机21的工作信号并控制内齿圈213的导电线圈214通电且通电强度逐渐增强直至稳定,在导电线圈214通电形成的磁场强度较低时,导电线圈214通电形成的磁场对弹性囊4中网状管路41内磁流体形成磁性吸引,磁流体向上挤压弹性囊4从而进一步使弹性囊4与木板表面相互贴合,随导电线圈214磁场强度增强直至稳定,此时其磁场使弹性囊4内的磁流变液发生液固相变,从而使待打磨区的弹性囊4对木板形成均匀有效的支撑效果,提高打磨效果;
[0032]
随打磨电机21工作,其输出端转动带动打磨辊22转动,同时通过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211驱动与之啮合的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齿轮212,第二齿轮212驱动与之啮合的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内齿圈213,使内齿圈213转动且转动方向与打磨辊22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内齿圈213上绕接的导电线圈214随之旋转,在旋转的导电线圈214形成的旋转磁
场下,磁流体受到旋转磁场的作用,对与木板贴合的弹性囊4形成反向旋转力矩,从而与打磨装置2打磨形成的旋转力矩平衡,进一步提高对木板的支撑效果。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