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4924发布日期:2020-10-28 15:3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属热处理工艺中,金属零件经过退火后往往表面会形成一层深色的氧化层,使零件看起来不够美观,因此都会对经过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进行打磨,以去除氧化层,露出光洁的表面。在利用磨刷机进行打磨时,需要用到金属背压轮,金属背压轮是圆盘形筒体上密实排布有许多金属磨刷,进行打磨时,金属背压轮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零件在金属背压轮下方经过并磨光。金属背压轮通常成对设置,其中一金属背压轮(定义为动金属背压轮)由电机带动转动,另一金属背压轮(定义为静金属背压轮)转动连接在磨刷机,当零件从两金属背压轮之间穿过时,由动金属背压轮通过静摩擦力带动静金属背压轮进行转动,从而对零件行磨刷。需要根据零件厚度的不同或客户的要求来调节两金属背压轮之间的间距,针对此,在磨刷与先前厚度不同的零件时,便需要重新调节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快调节间距的效率,通常处理方式是利用磨刷机上的控制装置先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再自动的升降动金属背压轮,使得动金属背压轮距离静金属背压轮的距离处于合适位置上,具体的,静金属背压轮不动,由动金属背压轮不断转动并靠近静金属背压轮表面,当动金属背压轮靠近静金属背压轮表面并带动静金属背压轮转动时,磨刷机上的控制装置自动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此后,控制装置会控制动金属背压轮升降至预定位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动金属背压轮带动静金属背压轮转动的过程,其相互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多次调零两者的间距后,动金属背压轮与静金属背压轮之间的磨损便会较为严重,针对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动金属背压轮与静金属背压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解决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后两金属背压轮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转动连接与动金属背压轮相配合的静金属背压轮,所述静金属背压轮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齿盘,所述机体上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齿盘相适配,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齿盘是否发生转动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机体的控制装置内以使控制装置控制动金属背压轮升降,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齿盘发生转动时,所述检测装置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金属背压轮与静金属背压轮相抵接后,静金属背压轮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齿盘转动,当检测装置检测测到齿盘发生转动时,检测装置输出检测信号到磨刷机的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接收后,会将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调零,并会输出控制信号使得动金属背压轮被移动到合适位置,以使合适厚度的零件从动静金属背压轮穿过,通过此方式,便能及时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并使得动金属背压轮升降到合适位置,对比利用两金属背压轮相互摩擦转动,以使控制装置归零两金属背压轮间距再驱动动金属背压轮移动的方式,能有效减少两金属背压轮的磨损,从而有效延长两金属背压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承载台以及条形口,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机体上,所述条形口开设在承载台上并供齿盘沿自身轴线方向顺利转动,所述齿盘上周设有一个以上的齿片,所述齿片等距分布,所述红外对管上的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晶体管分别设置在条形口相对称两侧的承载台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静金属背压轮转动时,间接带动齿盘与齿片转动,当齿片转动到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晶体管之间、以遮挡住红外射线时,光敏晶体管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后会将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调零,并会输出控制信号使得动金属背压轮被移动到合适位置,通过此方式,便能有效提高调零以及调整动金属背压轮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金属背压轮的两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机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盘起到支撑的作用,便于静金属背压轮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机体上,提高稳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设置在机体上,所述圆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螺栓便于安装与拆卸固定块,同时,也便于及时更换圆盘以及静金属背压轮,并能有效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盘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安装齿盘的方式,便于及时更换齿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清理残留在齿盘上氧化灰层的清理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清理装置便于清理零件磨刷过程中、残留在齿盘上或者残留在红外对管上的氧化灰层,对比氧化灰层残留在齿盘或者红外对管上,继而遮挡住红外射线间接使得红外对管意外输出检测信号的情况,能有效减少误触发,提高磨刷机工作的稳定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吹气盘以及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泵上的电磁阀上、另一端连接有吹气盘,所述吹气盘朝向靠近检测装置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设置的吸管以及吹气盘,能够及时清理氧化灰层,从而能有效避免红外对管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盘呈喇叭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状的设置能使气流更为分散,进而方便更多位置上的氧化灰层被吹开,提高清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齿盘、齿片、红外对管的相互配合,能在动金属背压轮带动静金属背压轮转动、以使齿片遮挡住红外射线后,磨刷机上的控制装置自动将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调零,并会输出控制信号使得动金属背压轮被移动到合适位置,从而便于预定厚度的零件从动静金属背压轮穿过,通过此方式,便能及时快速的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并使得动金属背压轮升降到合适位置,对比利用两金属背压轮相互摩擦转动,以使控制装置归零两金属背压轮间距再驱动动金属背压轮移动的方式,能有效减少两金属背压轮的磨损,从而有效延长两金属背压轮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的吸管以及吹气盘,能及时清理齿盘以及红外对管上的氧化灰层,从而能有效避免红外对管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静金属背压轮与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销轴;2、静金属背压轮;3、动金属背压轮;4、齿盘;41、齿片;5、检测装置;51、红外对管;52、承载台;53、条形口;6、圆盘;7、固定块;8、清理装置;81、吹气盘;82、吸管;83、支架;84、卡箍;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磨刷机调刷辅助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在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静金属背压轮2,为了使机体1上的动金属背压轮3移动到静金属背压轮2上、以实现两金属背压轮间距的调零设置,继而便于机体1上的控制装置将动金属背压轮3快速升降到合适位置上,在静金属背压轮2的其中一端上设有齿盘4,齿盘4的外圈周设有多个齿片41,齿片41与齿盘4相对应的侧壁相垂直,在机体1上设有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齿片41是否发生转动,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机体1的控制装置内以使控制装置控制动金属背压轮3升降。

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5报警包括红外对管51、承载台52以及条形口53,承载台52安装在机体1上,条形口53开设在承载台52上并供齿盘4沿自身轴线方向进行转动,红外对管51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晶体管,且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晶体管分别安装在条形口53相对称两侧的承载台52上。当齿片41处于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晶体管之间时,会遮住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射线,进而会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内,以使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使得动金属背压轮3升降到合适位置。

如图1所示,为了使静金属背压轮2稳定在机体1上转动,在静金属背压轮2的两端设有圆盘6,在本实施例中,齿盘4通过螺栓9固定在圆盘6上,圆盘6通过销轴11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具体的,在机体1上对称设有固定块7,两圆盘6通过销轴11转动连接在固定块7上,而固定块7通过螺栓9固定在机体1上。

如图1、2所示,为了及时清理落在齿盘4以及红外对管51上的氧化灰层,在固定块7上设有清理装置8,清理装置8包括吹气盘81以及吸管82,吸管82通过支架83以及卡箍84固定在固定块7上,且吸管82的一端连接在气泵上的电磁阀上、另一端连接在吹气盘81上,在本市实施例中,吹气盘81呈喇叭状,且吹气盘81上的吹气口朝向靠近红外对管51的一侧。当电磁阀打开时,便能及时对氧化灰层进行清理,减少红外对管51误报警的情况发生。

实施原理:当动金属背压轮3带动静金属背压轮2进行转动时,齿片41跟随静金属背压轮2转动,进而会使静金属背压轮2上的齿片41遮挡住红外射线,一旦红外对管51上的红外射线被遮挡时,红外对管51输出检测信号至磨刷机的控制装置内,控制装置接收到检测信号后,自动将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调零,并会输出控制信号使得动金属背压轮3被移动到合适位置,从而便于预定厚度的零件从动静金属背压轮2穿过并被磨刷。

通过此方式,便能及时快速的归零两金属背压轮的间距并使得动金属背压轮3升降到合适位置,对比利用两金属背压轮相互摩擦转动,以使控制装置归零两金属背压轮间距再驱动动金属背压轮3移动的方式,能有效减少两金属背压轮的磨损,从而有效延长两金属背压轮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