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3992发布日期:2021-02-09 21:4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属于成型模具相关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拖链轮是之中类似于齿轮结构的组件,其主要使用于对拖链等部件提供动力和控制拖链的运作,以此来带动相关设备的移动,现在的拖链轮都是通过浇铸的形式进行生产带动,将熔化后的金属液体注入进模具内进行生产成型。
[0003]
现在的浇铸生产时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冷却才能够使产品成型,这样会一定程度的耽误生产的效率,且现在的冷却方式多数采用将模具放置在水池中进行冷却,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生产失败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通过冷却结构、注入管和转接口,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的现在的浇铸生产时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冷却才能够使产品成型,这样会一定程度的耽误生产的效率,且现在的冷却方式多数采用将模具放置在水池中进行冷却,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生产失败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顶部一侧边沿中间开设有转接口,所述上模顶部一侧边沿中间且对应转接口的位置固定穿插有注入管,所述下模内部设有冷却结构,所述注入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层。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下模顶部中间开设有模腔,所述转接口与冷却结构相通,所述上模可拆式闭合在下模顶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顶部四角处均贯穿开设有螺纹通孔,四个所述螺纹通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四个所述固定螺丝分别穿过四个螺纹通孔与四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上模顶部远离注入管的一侧固定穿插有进料管。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流通槽,所述流通槽开设在下模内部且靠近底部侧壁的位置,所述流通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流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一侧设有硝石。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入管插接在转接口内部,所述转接口与流通槽相通,所述进料管与模腔相通。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流通槽相通的排出管。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结构能够对模腔进行降
温,使产品能够快速成型,设立硝石和滤板,能够保证水的正常流通,且能够对水自身进行降温,通过密封层能够保证冷却用水顺利的进入流通槽内,且有效的增加注入管与转接口连接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口与注入管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模具;11、下模;12、螺纹孔;13、模腔;14、转接口15、上模;151、螺纹通孔;152、固定螺丝;153、进料管;2、注入管;3、冷却结构;31、流通槽;32、导向板;33、滤板;34、硝石;4、密封层;5、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拖链轮高效制备用的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1,模具1包括下模11和上模15,下模11顶部一侧边沿中间开设有转接口14,上模15顶部一侧边沿中间且对应转接口14的位置固定穿插有注入管2,下模11内部设有冷却结构3,通过冷却结构3能够对模腔13进行降温,使产品能够快速成型,注入管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层4,通过密封层4能够保证冷却用水顺利的进入流通槽31内,且有效的增加注入管2与转接口14连接处的密封性。
[0021]
注入管2插接在转接口14内部,转接口14与流通槽31相通,进料管153与模腔13相通,上模15顶部四角处均贯穿开设有螺纹通孔151,四个螺纹通孔151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52,四个固定螺丝152分别穿过四个螺纹通孔151与四个螺纹孔12螺纹连接,上模15顶部远离注入管2的一侧固定穿插有进料管153,冷却结构3包括流通槽31,流通槽31开设在下模11内部且靠近底部侧壁的位置,流通槽3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32,流通槽31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33,滤板33一侧设有硝石34,设立硝石34和滤板33,能够保证水的正常流通,且能够对水自身进行降温,下模11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12,下模11顶部中间开设有模腔13,转接口14与冷却结构3相通,上模15可拆式闭合在下模11顶部,下模11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流通槽31相通的排出管5。
[0022]
具体的,将上模15卡在下模11顶部,使用固定螺丝152通过上模15顶部四角处贯穿开设的螺纹通孔151螺纹连接在下模11顶部四角处开设的螺纹孔12内,使上模15与下模11牢固的闭合在一起,之后通过穿插固定在上模15上的进料管153将熔化后的液体金属注入到下模11上的模腔13内,在上模15闭合在下模11上的同时穿插固定在上模15上的注入管2
插接进下模11顶部开设的转接口14内,为了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和牢固性,在注入管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制作的密封层4,在注料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之后通过注入管2将冷却用水经由转接口14送进冷却结构3的流通槽31内,流通槽31开设在下模11内部且靠近底部侧壁的位置,在冷却用水通过流通槽31时,能够将模腔13内的热量带走,为了保证冷却的效果,冷却用水会在流通槽31内暂存一端时间,同时为了保证冷却用水暂存时仍然保持冷却的状态,在流通槽31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33,将硝石34通过转接口14投入到流通槽31内,且位于滤板33前侧,硝石34遇水吸收大量的热能够使水降温冷却,保证能够对模腔13进行有效的冷却,流通槽31内的水需定时通过排出管5排出,以确保将热量带走,在排出时,再通过注入管2注入新的了冷却用水,往复循环,保证高效的降温效果,使产品能够快速的冷却成型。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