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8185发布日期:2021-02-20 19:5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盘砂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


背景技术:

[0002]
砂光和打磨是同意词,都是指对一些不平整、厚度不均、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材料与物件,通过砂布、砂轮、砂纸、百洁布、不织布抛光轮等物理去除的方式,使之更加的光滑平整、厚度均匀一致。
[0003]
现有的圆盘砂光机功能单一,没有自动推料功能,而是使用人工推料,在推料过程中,工人大意就会被砂轮磨伤手,在砂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粉尘,颗粒粉尘不仅污染生产环境,还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推料功能的、减少颗粒粉尘污染的、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的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两侧的限位板组合,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板料,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挡尘盖,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位于所述挡尘盖内的砂光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位于所述挡尘盖下方的吸尘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于所述挡尘盖一侧的推料机构;所述限位板组合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一侧的第一限位板,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另一侧的、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板;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从上至下贯穿工作台的若干个落尘孔,所述落尘孔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挡尘盖朝向推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允许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板料进入挡尘盖内部的进料口,所述挡尘盖远离推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允许所述推料机构把板料从挡尘盖内部推出去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粘贴固定有第一软毛刷,所述出料口上粘附固定有第二软毛刷;所述第一软毛刷和第二软毛刷的下表面均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接触,通过设置第一软毛刷和第二软毛刷,不仅能阻挡砂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弥漫出挡尘盖外,而且所述第二软毛刷还能在推料机构把板料推出挡尘盖内部时,对所述板料的上表面进行清扫,使得板料上表面上的粉尘留在挡尘盖内部,且这些粉尘在吸尘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落尘孔到达集尘斗,再从集尘斗到达储尘箱;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朝向挡尘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砂光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挡尘盖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从上至下贯穿挡尘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砂轮盘。
[0007]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和挡尘盖之间垫有橡胶密封圈。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底部焊接固定的集尘斗,所述集尘斗通过落尘孔与挡尘盖的内部连通,设置在所述集尘斗底部的吸尘管,所述集尘斗通过吸尘
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储尘箱,所述吸尘管上固定安装有吸尘风机,所述储尘箱远离吸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器。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柱。
[0010]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设置限位板组合和推料机构,推动气缸推动板料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往前移动,实现板料的自动推送,再通过设置挡尘盖、第一软毛刷和第二软毛刷,使得砂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留在挡尘盖内,吸尘机构再通过落尘孔吸取挡尘盖内的粉尘,防止粉尘弥漫至生产环境中,不仅减少了粉尘污染,还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图1的挡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5]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6]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17]
一种基于粉尘吸附处理的圆盘砂光机,如图1-3所示,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两侧的限位板组合2,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的板料3,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挡尘盖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方的、位于所述挡尘盖4内的砂光机构5,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底部的、位于所述挡尘盖4下方的吸尘机构6,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位于所述挡尘盖4一侧的推料机构7。所述工作台1设置有从上至下贯穿工作台的若干个落尘孔11,所述落尘孔11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角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柱12。所述限位板组合2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1一侧的第一限位板21,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1另一侧的、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1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板22。
[0018]
所述挡尘盖4朝向推料机构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允许所述推料机构7推动板料3进入挡尘盖4内部的进料口41,所述挡尘盖4远离推料机构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允许所述推料机构7把板料3从挡尘盖4内部推出去的出料口42,所述进料口41上粘贴固定有第一软毛刷43,所述出料口42上粘附固定有第二软毛刷44;所述第一软毛刷42和第二软毛刷44的下表面均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接触,通过设置第一软毛刷42和第二软毛刷44,不仅能阻挡砂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弥漫出挡尘盖4外,而且所述第二软毛刷44还能在推料机构7把板料3推出
挡尘盖4内部时,对所述板料3的上表面进行清扫,使得板料3上表面上的粉尘留在挡尘盖4内部,且这些粉尘在吸尘风机64的作用下,通过落尘孔11到达集尘斗61,再从集尘斗61到达储尘箱63。
[0019]
所述砂光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挡尘盖4顶部的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从上至下贯穿挡尘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砂轮盘52。所述驱动电机51和挡尘盖4之间垫有橡胶密封圈101。所述吸尘机构6包括与所述工作台1底部焊接固定的集尘斗61,所述集尘斗61通过落尘孔11与挡尘盖4的内部连通,设置在所述集尘斗61底部的吸尘管62,所述集尘斗61通过吸尘管62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储尘箱63,所述吸尘管62上固定安装有吸尘风机64,所述储尘箱63远离吸尘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出风管65,所述出风管65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器66。所述推料机构7包括推动气缸71,所述推动气缸71朝向挡尘盖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板料3的推板72。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51型号为yl60tkyz,所述吸尘风机64型号为g-100a,所述推动气缸71型号为sc63*2000-s。
[0021]
工作原理:步骤一,启动驱动电机51和吸尘风机64,把板料3摆放到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
[0022]
步骤二,推动气缸71推动推板72,推板72推动板料3在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进行往前移动。
[0023]
步骤三,在推动气缸71的作用下,板料3通过进料口41进入挡尘盖4内部,驱动电机51带动砂轮盘52对板料3的上表面进行砂光,在砂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粉尘,被挡尘盖4的内壁、第一软毛刷42和第二软毛刷44挡下并留在挡尘盖4内,这些粉尘在吸尘风机64的作用下,通过落尘孔11到达集尘斗61,再从集尘斗61到达储尘箱63,大部分粉尘在除尘箱63内堆积,少部分粉尘随空气到达位于除尘箱63另一端的出气管65,过滤器66把空气中的粉尘过滤,过滤粉尘后的空气通过出气管65排放至室外。
[0024]
步骤四,在推动气缸71的作用下,板料3通过出料口42从挡尘盖4内部出去,所述第二软毛刷44在推料机构7把板料3推出挡尘盖4内部时,对所述板料3的上表面进行清扫,使得板料3上表面上的粉尘留在挡尘盖4内部,且这些粉尘在吸尘风机64的作用下,通过落尘孔11到达集尘斗61,再从集尘斗61到达储尘箱63。
[0025]
步骤五,板料3从挡尘盖4内部出去后,推动气缸71带动推板72回复至原位,再把下一块板料把板料3摆放到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开始下一块板料3的砂光。
[0026]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设置限位板组合和推料机构,推动气缸推动板料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往前移动,实现板料的自动推送,再通过设置挡尘盖、第一软毛刷和第二软毛刷,使得砂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留在挡尘盖内,吸尘机构再通过落尘孔吸取挡尘盖内的粉尘,防止粉尘弥漫至生产环境中,不仅减少了粉尘污染,还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0027]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