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942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镀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镀锌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浸锌、熔锌锅是用钢板焊接而成,加热方式是外加热,在锅外(底)用火焰或电热辐射加热锅体,再由锅体将热量传导给锅内的锌液,因此带来许多不利后果:1)锌与铁发生反应生成铁-锌合金,成为无用的锌渣,既浪费锌原料,又使锅体受到腐蚀,由于高温,腐蚀速度很快,锅的使用寿命很短,一般三个月就得修补,一年左右就报废,须更换新锅,不仅设备及施工费用大,作业天数也少;2)由于是间接传热,热量损失大,能耗高;3)浸锌时,由于是锅外加热,锌渣及其他杂渣在锌液中翻滚,使锌液成分不稳定,浸锌效果不好,产品质量差。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4233145公开了《一种内加热镀锌锅》,其将加热机构设置在锅体内,提高了热效率。但是其加热机构的结构复杂,采用天然气能源,热效率低,且由于传统热镀锌锅均为长方形,加热机构对锅体内各处锌液的加热不均匀,对热镀锌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产品热镀锌质量好的热镀锌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镀锌生产装置,包括:

镀锌装置,包括旋转主轴,连接于旋转主轴的托架,及围绕旋转主轴布设于托架的多个料架;

锅体,内置有锌液,其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加热组件;

所述多个料架随旋转主轴周向转动形成圆形轨迹,所述锅体内壁各处与圆形轨迹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当。

本实用新型的镀锌装置周向旋转实现镀锌,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在镀锌池内平移或浸渍镀锌的方式,配合该旋转镀锌的方式,将锅体设置为其内壁各处与料架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之间垂直距离差异不过大,使得锅体内的锌液在沿锅体5内壁周向设置的加热组件6的加热下受热均匀,锌液温度更易于准确控制,热镀锌效率更高,热镀锌效果更佳;而且锌液被搅动,工件入料点的锌液温度与锅体内其余位置的锌液温度差异不大,不会产生局部锌液温度过低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内壁与圆形轨迹之间的最长垂直距离为h,所述锅体内壁与圆形轨迹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为h,h为h的1-1.5倍;所述料架的直径为d,h≤2d。镀锌装置旋转带动锌液流动,同时流动的锌液会撞击锅体内壁,使得靠近锅体内壁处被快速加热的锌液可以向锅体中心流动,保证锌液的均匀受热。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所述锅体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横截面为正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其他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锅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镀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垂直伸入锌液的加热管,与加热管相连的零线和火线;所述加热组件密布于所述锅体上部开口的周向。加热组件设置为电加热,能耗更小,加热温度更易于控制,锌液温度更加精准、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上部开口设有用于刮除锌灰的出灰区。便于定时刮除液面的锌灰,保证锌液的清洁度。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内壁形成便于锌渣滑入锅体底部沉积池的倾斜面。倾斜面和沉积池的设置便于锌渣的收集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料架周向转动时带动锌液流动,靠近所述锅体内壁处形成锌液加速流动的扰流区。扰流区的形成加速了靠近锅体内壁被加热组件加热后的锌液向锅体中心的流动,增加锅体内锌液温度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主轴上连接有用于刮除锌液面上杂质的刮料板,该刮料板沿锅体径向延伸,其径向长度至少覆盖所述料架的径向宽度。刮料板的设置保证锌液的清洁,在向上提起料架或向下伸入锌液之前,利用刮料板刮除料架相对区域锌液液面上的杂质,保证产品的镀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镀锌装置为周向旋转镀锌的方式,配合该方式将锅体设计为内壁各处与料架的距离相当,从而加热组件对锌液的加热更加均匀,热镀锌效果更好;2)加热组件为电加热的形式,节约了能耗,锌液温度能更加精准地控制;3)靠近锅体内壁区域的锌液在料架旋转和锌液撞击锅体内壁的作用下形成扰流区,加速锌液的流动,锅体内的锌液温度更加均匀,特别是工件入料点的锌液温度与锅体内其余位置的锌液温度差异不大,不会产生局部锌液温度过低的现象,热镀锌效果更佳;4)锅体内倾斜面的设计便于锌渣的收集,出灰区的设计便于定时刮除锌灰,保证锌液的清洁度,改善热镀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热镀锌生产装置,包括镀锌装置1,内置有锌液的锅体5,及沿锅体5周向设置的多个加热组件6。

镀锌装置1包括垂直向下的旋转主轴2,连接在旋转主轴2下端部的托架3,可拆卸地设置在托架3上的多个料架4,多个料架4以旋转主轴2为中心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于本实施例中,料架4的数量为三个。

旋转主轴2在外力驱动下周向自转,从而带动多个料架4周向转动,料架4转动其远离旋转主轴2一侧端点移动形成圆形轨迹7,该圆形轨迹7与锅体5内壁各处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当,也就是说圆形轨迹7与锅体5内壁之间的各处距离差异不会过大。

定义锅体5内壁与圆形轨迹7之间的最长垂直距离为h,定义锅体5内壁与圆形轨迹7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为h,h是h的1-1.5倍;定义料架4的直径为d,则h≤2d,也就是说料架4和锅体5内壁之间的间距不会过大;于本实施例中,锅体5的横截面为圆形,此时h=h;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锅体5的横截面也可以是长轴和短轴长度差异不过大的椭圆形,锅体5的横截面还可以是正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满足h和h差异不过大即可。

当然,也可以将锅体5的横截面设置为长方形,此时可以在锅体5内同时设置两个或超过两个的镀锌装置1,只要保证h和h差异不过大,且相邻镀锌装置之间的间距不过大即可。

加热组件6包括垂直伸入锌液的加热管61,与加热管61相连的零线62和火线63,多个加热组件6共用一根零线62,每个加热组件的加热管61单独连接一根火线63。

旋转主轴2上连接有用于刮除锌液面上杂质的刮料板8,该刮料板8为沿着锅体5径向延伸的方形条状结构,其径向延伸的长度保证能至少覆盖料架4的径向宽度,即长度至少超过料架4所在区域,保证料架4上方的杂质能被有效刮除。

如图4所示,加热组件6密布于锅体5上部开口的周向大部分区域,只是在锅体5上部开口的部分区域设置出灰区51,用于刮除锌液液面上的锌灰,该部分区域不设置加热组件6。

锅体5可由高强度耐火材料一体浇筑而成,加热组件6由外置pid控制柜精准控制温度,每个断路器单独控制每个加热管61,双侧控制柜设计,控制柜上显示加热组件6每个加热管61的工作状态,利用三位式调节方式控制温度,使锌浴温度更加精准、稳定。

为了保证锅体5处于高温状态,在锅体5外侧壁上包覆有一层或多层保温层53,延长锅体5温度下降的时间,减少热量损耗,节约成本。

如图5所示,锅体5内壁靠近底部位置形成倾斜面52,倾斜面52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倾斜,从而在底部形成内径缩小的沉积池54,锌渣可以通过倾斜面52顺利滑入沉积池54内,便于锌渣的收集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旋转主轴1周向转动带动盛装有待镀锌工件的料架4在锌液内移动,此时锌液也会跟着流动,由于锅体5内壁与料架4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7与锅体5内壁各处的垂直距离相当,且最大垂直距离不会过大,从而锌液周向流动时会撞击锅体5内壁,进而加速锌液的流动,在靠近锅体5内壁处形成锌液加速流动的扰流区9,该扰流区9增加了锅体5内锌液的流动,因此靠近锅体5内壁处被加热组件6加热后的锌液可以向锅体5中心方向流动,加速了锅体5内锌液的热交换,使得锅体5内各处锌液的温度更加均匀,产品的热镀锌效果更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