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9043发布日期:2021-03-30 20: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火炉网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



背景技术:

回火炉是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网带式回火炉是回火炉中的一种,它是利用连续运转的网带输送工件,使工件通过温控的加热区,从而达到使工件回火的目的,此种回火设备的工作效率更高。其中的网带由高强度不锈钢丝编织而成,使用寿命也非常长。

但是,现有的网带在输送三柱槽工件时,因三柱槽工件两端的直径不一样,在回火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件变形,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网带在输送三柱槽工件时,因三柱槽工件两端的直径不一样,在回火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件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包括网带主体,所述网带主体上安装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安装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承接机构依次分布,所述承接机构包括底板、承接板、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承接板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所述螺杆设置于底板两端的上方,并与底板焊接连接,所述承接板上方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承接板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螺杆的上端穿过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螺母的直径,且大于螺杆的直径,所述固定螺母设置于螺杆的外部,并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底板与网带主体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接槽设置为“v”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接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承接槽依次分布。

优选的,所述网带主体的上方放置有三柱槽工件,所述三柱槽工件包括小头端和大头端,所述小头端位于大头端的一端,且与大头端为一体结构,所述小头端的一端延伸至承接槽的内部,所述大头端与网带主体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带主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之间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与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滚子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安装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杆依次分布。

优选的,所述网带主体套接于支撑杆的外部,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网带主体上设置若干个依次分布的承接机构,承接机构上设置了多个可托管三柱槽工件小头端的承接槽,可避免小头端在悬空状态下加热导致工件变形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三柱槽工件加工的生产质量,提高了网带结构的实用性。同时对三柱槽工件放置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可避免三柱槽工件在网带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导致工件掉落以及工件之间产生碰撞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接机构的承接槽设置成“v”字型结构,该结构可适用于承接不同尺寸的三柱槽工件,进而提高了该机构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接机构由底板、承接板、承接槽、固定板、螺杆和固定螺母组成,承接板通过固定板与螺杆的连接以及固定螺母的紧固实现承接板与底板的组装,组装方式简单,便于拆装,在加工其他类型的工件时,可将承接拆卸下来,即不会对其他工件的放置造成阻碍。当固定螺母安装在固定板下方的不同高度位置时,即可对承接板的高度位置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便适应于放置不同尺寸的三柱槽工件。进一步增加了该机构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柱槽工件与承接机构和网带主体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网带主体;2、第一链条;3、第二链条;4、支撑杆;5、承接机构;51、底板;52、承接板;521、承接槽;522、固定板;53、螺杆;54、固定螺母;6、三柱槽工件;61、小头端;62、大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三柱槽回火炉网带结构,包括网带主体1,网带主体1上安装有承接机构5,承接机构5安装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承接机构5依次分布,承接机构5包括底板51、承接板52、螺杆53和固定螺母54,结构简单,连接灵活,承接板52设置于底板51的上方,螺杆53设置于底板51两端的上方,并与底板51焊接连接,承接板52上方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槽521,承接板5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522,且固定板522与承接板52为一体结构,整体性好,两个固定板52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螺杆53的上端穿过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螺母54的直径,且大于螺杆53的直径,利于调整承接板52的高度位置,固定螺母54设置于螺杆53的外部,并与螺杆53通过螺纹连接,底板51与网带主体1焊接连接,连接方式中最牢固的一种,不易断裂。

进一步,承接槽521设置为“v”字型结构,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三柱槽工件6,增加承接机构5的实用性。

进一步,承接槽52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承接槽521依次分布,能放置多个三柱槽工件6,并使得三柱槽工件6整齐排列,利于提高回火效率。

进一步,网带主体1的上方放置有三柱槽工件6,三柱槽工件6包括小头端61和大头端62,小头端61位于大头端62的一端,且与大头端62为一体结构,整体性好,小头端61的一端延伸至承接槽521的内部,大头端62与网带主体1贴合连接,网带主体1为大头端62提供支撑。

进一步,网带主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链条2和第二链条3,与驱动结构连接时,实现网带主体1环形运动,第一链条2和第二链条3之间安装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两端与第一链条2和第二链条3的滚子固定连接,支撑杆4安装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杆4依次分布,保证支撑力分布的平均性。

进一步,网带主体1套接于支撑杆4的外部,为网带主体1提供支撑,避免网带主体1过于松垮,并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保证网带主体1安装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三柱槽工件6放置在网带主体1上方,并将三柱槽工件6的小头端61放置在承接板52的承接槽521内部,将固定板522上方的固定螺母54拧下,因固定板522通孔的直径大于的螺杆53直径,所以承接板52可以自由的上下移动,将承接板52移动至合适高度,使得小头端61与承接槽521两侧贴合,由此为小头端61提供支撑力,随即逆时针拧动固定板522下方的固定螺母54,使得固定螺母54向上移动至与固定板522底部贴合的地方,从而对承接板52的放置位置进行限定,此时三柱槽工件6整体与网带主体1呈平行状态。随后将先前拆下的固定螺母54再装回固定板522上方,进一步对承接板52进行固定,避免承接板52脱落。当三柱槽工件6较小时,即可取消固定板522下方安装的固定螺母54,避免承接板52位置过高到导致三柱槽工件6的小头端61的位置高于大头端62。固定螺母54的安装位置和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