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免泡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4760发布日期:2021-02-05 16:4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环保免泡酸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保免泡酸机。


背景技术:

[0002]
酸机在使用时,对加工工件多是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艺浸泡酸洗法,此类加工方式需要有非常大的洗涤槽等容器来存放酸洗液,极其不便对绳状工件进行加工除锈等,且一般的多用酸洗装置,内置废液回收装置,管道排布搅乱,极易发生集聚死角,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环保免泡酸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保免泡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酸机在使用时,不便对工件进行喷淋除锈,且内置排水集液部分分布不集中的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环保免泡酸机,包括免泡酸机主体,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内侧等距分隔为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其中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盖,且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且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拉丝装置,且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稀释装置,且所述喷淋装置和稀释装置均通过排水装置进行废液外排。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一侧的喷淋收纳箱,且所述喷淋收纳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酸洗蓄水箱,其中所述酸洗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泵,且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另一端与输送主管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输送主管贯穿喷淋收纳箱的顶部,并沿着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的分隔线位置置于免泡酸机主体的顶部位置,所述输送主管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输送支管,且所述输送支管上对应置于拉丝喷淋室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输送管道,且所述环形输送管道的内侧等距安装有多个弧形喷淋头,且另一侧的所述输送支管上固定安装有喷淋支架,且所述喷淋支架对应置于置物喷淋室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喷淋头,此类喷淋装置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喷淋处理,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0006]
进一步地,六个所述弧形喷淋头以环形输送管道的圆心环形等距分布固定,且所述弧形喷淋头和环形输送管道的贴合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垫环。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拉丝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顶部一侧的打磨对接筒,以及对称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顶部另一侧的对接滑筒,且所述打磨对接筒的内侧配合安装有打磨机构,且所述防护顶盖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拉丝稀释筒,其中所述拉丝稀释筒、对接滑筒和打磨对接筒的圆心在同一条轴线上,且所述稀释装置安装在拉丝稀释筒的顶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交错分布在打磨对接筒内侧的打磨石。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稀释蓄水筒,且所述稀释蓄水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泵,其中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道固定连接,且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等距插设固定在拉丝稀释筒的顶部,所述拉丝稀释筒的底部通过下水导管与排水装置连
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免泡酸机主体上置物喷淋室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且所述放置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上置物喷淋室内侧的置物架,且所述置物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置物扶手。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前表面的排液管道,且免泡酸机主体的内侧开设有蓄水槽,其中免泡酸机主体上对应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三下水口和第二下水口,且所述蓄水槽的底部与排液管道贯通,蓄水槽的顶部与第三下水口和第二下水口贯通,且蓄水槽的一侧与第一下水口贯通,且所述第一下水口与下水导管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顶盖的前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透明观测板,所述免泡酸机主体的底部矩阵分布有四个承重底座。
[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1、通过设计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上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内侧的喷淋装置,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喷淋处理,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且通过设计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上的拉丝装置,以及配合安装在打磨对接筒内侧的打磨石,实现了对待加工件的拉磨除锈,减少了装置的反应时间。
[0015]
2、通过将置于拉丝喷淋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进行环形设计,极大的增加了拉丝工件与酸洗液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且通过可提拉式的置物架,便捷了对其他类型工件的辅助取置。
[0016]
3、通过将喷淋装置和稀释装置的一体式排水设计,避免了装置内侧极易集聚废液不便进行外排的情况,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和配件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计安装在拉丝稀释筒上的稀释装置,使得拉丝配件可进行车床式的快速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免泡酸机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收纳箱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对接筒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主管和输送支管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免泡酸机主体;2、承重底座;3、防护顶盖;31、透明观测板;4、喷淋收纳箱;41、酸洗蓄水箱;42、第一输送泵;43、输送主管;44、输送支管;45、环形输送管道;46、喷淋支架;47、固定喷淋头;48、弧形喷淋头;5、排液管道;51、第一下水口;52、第二下水口;53、第三下水口;54、下水导管;6、拉丝稀释筒;61、对接滑筒;62、打磨对接筒;63、打磨石;7、稀释蓄水筒;71、输送管道;72、第二输送泵;8、置物架;81、置物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环保免泡酸机,包括免泡酸机主体1,免泡酸机主体1的内侧等距分隔为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其中免泡酸机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盖3,防护顶盖3的前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透明观测板31,免泡酸机主体1的底部矩阵分布有四个承重底座2;喷淋收纳箱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酸洗蓄水箱41,其中酸洗蓄水箱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泵42,且第一输送泵42的另一端与输送主管43固定连接,其中输送主管43贯穿喷淋收纳箱4的顶部,并沿着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的分隔线位置置于免泡酸机主体1的顶部位置,输送主管4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输送支管44,且输送支管44上对应置于拉丝喷淋室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输送管道45,且环形输送管道45的内侧等距安装有多个弧形喷淋头48,且另一侧的输送支管44上固定安装有喷淋支架46,且喷淋支架46对应置于置物喷淋室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喷淋头47,六个弧形喷淋头48以环形输送管道45的圆心环形等距分布固定,且弧形喷淋头48和环形输送管道45的贴合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垫环,通过将置于拉丝喷淋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进行环形设计,极大的增加了拉丝工件与酸洗液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且通过可提拉式的置物架8,便捷了对其他类型工件的辅助取置;通过将喷淋装置和稀释装置的一体式排水设计,避免了装置内侧极易集聚废液不便进行外排的情况,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和配件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计安装在拉丝稀释筒6上的稀释装置,使得拉丝配件可进行车床式的快速加工处理。
[0027]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拉丝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顶部一侧的打磨对接筒62,以及对称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顶部另一侧的对接滑筒61,且打磨对接筒62的内侧配合安装有打磨机构,且防护顶盖3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拉丝稀释筒6,其中拉丝稀释筒6、对接滑筒61和打磨对接筒62的圆心在同一条轴线上,且稀释装置安装在拉丝稀释筒6的顶部,打磨机构包括交错分布在打磨对接筒62内侧的打磨石63。
[0028]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稀释装置包括稀释蓄水筒7,且稀释蓄水筒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泵72,其中第二输送泵72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道71固定连接,且输送管道71的另一端等距插设固定在拉丝稀释筒6的顶部,拉丝稀释筒6的底部通过下水导管54与排水装置连接,免泡酸机主体1上置物喷淋室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且放置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上置物喷淋室内侧的置物架8,且置物架8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置物扶手81,且下水导管54可固定安装在喷淋收纳箱4的内侧,并通过弧形件进行固定,其中拉丝稀释筒6安装在防护顶盖3的一侧。
[0029]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排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前表面的排液管道5,且免泡酸机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蓄水槽,其中免泡酸机主体1上对应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三下水口53和第二下水口52,且蓄水槽的底部与排液管道5贯通,蓄水槽的顶部与第三下水口53和第二下水口52贯通,且蓄水槽的一侧与第一下水口
51贯通,且第一下水口51与下水导管54固定连接。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此类环保免泡酸机在需要对丝状工件进加工时,将工件依次贯穿打磨对接筒62、对接滑筒61和对接滑筒61,并通过外接收卷装置,对工件进行收卷处理,随着工件的移动,使得绳状结构的工件将与打磨石63接触,通过交错分布的打磨石63,可对工件外侧进行打磨处理,实现对工件的初次除锈处理,且将接通第一输送泵42上的电源,在第一输送泵42的带动下,使得插设在酸洗蓄水箱41内侧的管道对酸洗液进行输送,并移动到输送主管43和输送支管44的位置处,直至移动到环形输送管道45的位置处,并从弧形喷淋头48进行外排,且安装在环形输送管道45中心位置处的绳状工件将被全范围的喷淋除锈,且清理完成后的工件将移动到拉丝稀释筒6的内侧,接通第二输送泵72的电源,同理将稀释蓄水筒7内侧的稀释液输送到输送管道71的内侧,并直接喷淋到拉丝稀释筒6的内侧,对工件的表面的盐酸等进行稀释处理,且稀释的废液将从下水导管54的位置移动到第一下水口51上,并直接移动到蓄水槽的内侧,同理将其他形状的工件放置在置物架8的内侧,并将置物扶手81卡接在免泡酸机主体1上置物喷淋室的位置处,同理通过固定喷淋头47的喷淋,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快速喷淋酸洗,且通过更换不同口径的固定喷淋头47,可实现冲洗或雾化喷淋等形式的清理,且置物架8为镂空结构,而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上的废液将从第二下水口52和第三下水口53的位置流向蓄水槽的内侧,并从排液管道5的位置统一外排,完成使用。
[0031]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设计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上置物喷淋室和拉丝喷淋室内侧的喷淋装置,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喷淋处理,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且通过设计安装在免泡酸机主体1上的拉丝装置,以及配合安装在打磨对接筒62内侧的打磨石63,实现了对待加工件的拉磨除锈,减少了装置的反应时间。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