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5114发布日期:2021-06-18 16:0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铅酸蓄电池在产品种类及品种、产品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铅酸蓄电池政策的导向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增加,蓄电池行业逐渐采用铸焊生产工艺代替手工焊接工艺,尤其对于电动助力车电池最为明显。

在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块正、负极板及隔板组装在一起,然后将多块正极板和多块负极板的极耳分别用汇流排连接在一起制成极群。在铸焊生产过程中,正、负汇流排分别将所有的正、负极板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极柱将相邻两个极群上的正、负汇流排相连,从而使蓄电池内的多个极群串联起来。为了确保铸焊质量,在铸焊前需要对极耳进行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刷耳,即刷除极板极耳上的毛刺、污垢及氧化层,便于焊接。

目前采用机器电动刷轮刷极耳,将蓄电池极群通过放置在定位支架上的夹具夹紧,极群上的极耳会伸进刷轮装置中进行刷耳。由于刷轮是易损件,长时间使用后刷毛会因磨损而变短,导致极耳刷的面积不够,无法完全清理极耳表面的杂质,影响铸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对极耳高度进行调节自由调节,从而调整极耳与刷毛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结构,两侧所述升降结构顶端连接有定位支架,夹具开口向下固定在所述定位支架上并位于两侧的所述升降结构之间;所述底板上正对所述夹具的位置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设有刷轮。

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升降结构顶端均连接有独立的定位支架,两侧所述定位支架相对侧上设有凹槽,夹具通过顶端两侧的外沿搭设在两侧所述定位支架的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导杆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导杆竖直向上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底板后顶端与所述定位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的外杠和内杠,所述外杠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内杠与所述外杠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杠顶部同轴套设有与所述内杠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内杠顶端膨大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定位支架底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升降结构自由地调节极耳位于刷轮装置中的高度,进而调整极耳与刷毛之间的接触面积,消除长时间使用后刷毛因磨损而变短,导致极耳刷的面积不够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气缸;2、底板;3、定位支架;4、导杆;5、外丝杠、6、内丝杠;7、锁紧螺母;8、固定螺丝;9、夹具;10、刷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导杆4和升降气缸1,升降气缸1固定在底板2的下方,导杆4竖直向上固定在升降气缸1的伸缩杆上,导杆4穿过底板2后顶端与定位支架3通过固定螺丝8连接。升降结构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同轴套设在导杆4外部的外杠5和内杠6,外杠5固定在底板2上,内杠6与外杠5螺纹连接。在外杠5顶部同轴套设有与内杠6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7。内杠6顶端膨大有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与定位支架3底面相贴合。两侧升降结构顶端均连接有独立的定位支架3,两侧定位支架3相对侧上设有凹槽,夹具9通过顶端两侧的外沿搭设在两侧定位支架3的凹槽上,且开口向下固定在定位支架3上并位于两侧的升降结构之间。底板2上正对夹具9的位置上设有通孔,通孔下方设有刷轮10。夹具9中夹持有极耳竖直向下放置的待刷耳极群,极耳穿过通孔与底板2下方的刷轮10的刷毛有效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刷轮装置中的刷毛发生磨损时,可以启动升降气缸1,升降气缸1通过导杆4调节定位支架3的高度,进而调整搭设在定位支架3上的夹具9的高度,又进而调整夹具9中夹持的极耳竖直向下放置的待刷耳极群的高度,从而使得极耳穿过通孔与底板2下方的刷轮10的刷毛有效接触,增大极耳与刷毛的接触面积,消除长时间使用后刷毛因磨损而变短,导致极耳刷的面积不够的问题。在调整完毕后,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对定位支架3进行位置限定,当升降气缸1停止后,将内杠6上旋至其顶端支撑平面与定位支架3底面相贴合的位置,然后将外杠5顶部的锁紧螺母7向下拧紧,这样就可以起到对定位支架3进行位置限定的作用,使得装置整体安全稳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结构,两侧所述升降结构顶端连接有定位支架(3),夹具(9)开口向下固定在所述定位支架(3)上并位于两侧的所述升降结构之间;所述底板(2)上正对所述夹具(9)的位置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设有刷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升降结构顶端均连接有独立的定位支架(3),两侧所述定位支架(3)相对侧上设有凹槽,夹具(9)通过顶端两侧的外沿搭设在两侧所述定位支架(3)的凹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导杆(4)和升降气缸(1),所述升降气缸(1)固定在所述底板(2)的下方,所述导杆(4)竖直向上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1)的伸缩杆上,所述导杆(4)穿过所述底板(2)后顶端与所述定位支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导杆(4)外部的外杠(5)和内杠(6),所述外杠(5)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内杠(6)与所述外杠(5)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杠(5)顶部同轴套设有与所述内杠(6)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杠(6)顶端膨大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定位支架(3)底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顶端与所述定位支架(3)之间通过固定螺丝(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刷极耳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导杆和升降气缸。升降结构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同轴套设在导杆外部的外杠和内杠。两侧升降结构顶端均连接有独立的定位支架,两侧定位支架相对侧上设有凹槽,夹具通过顶端两侧的外沿搭设在两侧定位支架的凹槽上,且开口向下固定在定位支架上并位于两侧的升降结构之间。夹具中夹持有极耳竖直向下放置的待刷耳极群,极耳穿过底板与下方的刷轮的刷毛接触。当刷毛发生磨损时,启动升降结构调整夹具中夹持的待刷耳极群的高度,从而使得极耳与刷毛有效接触,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消除长时间使用后刷毛磨损变短,导致极耳刷的面积不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中;李军;胡国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