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9069发布日期:2021-07-16 21: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在铝材铸造加工过程中,铝液在一些设备中进行杂质过滤处理后,需要对这些处理设备进行降温和清洗,一般采用注水降温,但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铝液容易流入注水口发生凝固和堵塞,如何解决正常注水和注水口堵塞是铝材铸造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以对铝液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效过滤。
4.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注液口和出液口;
5.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系统;
6.所述箱体顶板设有贯通的注水口,箱体上方设有注水架,所述注水架底部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处于所述注水口上方,所述注水架上还固定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安装在丝杆升降机上;所述注水管的长度大于注水口的贯通深度;
7.还包括有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通;
8.所述箱体下方设有加热器。
9.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各个注水口上方均具有一个注水管,所述注水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丝杆,各升降丝杆均安装在一个丝杆升降机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采用钢管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溢流板、翻水板和第二溢流板;所述第一溢流板底端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第一溢流板顶部与箱体内的顶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翻水板顶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顶部,翻水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溢流板底端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第二溢流板顶部与箱体内的顶部之间留有空隙;第一溢流板和第二溢流板分别位于翻水板的左右两侧;
12.第一溢流板左侧的箱体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第一溢流板和第二溢流板之间的箱体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第二溢流板右侧的箱体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各下凹沉积槽底部打通并连接一个排液阀。
13.进一步的,所述排液阀采用液态金属阀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翻水板和第二溢流板的本体高度相同。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翻水板和第二溢流板采用高密度碳纤维硅酸钙板。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与其左侧的箱体底面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溢流板与其左侧的箱体底面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注液口向箱体内注入
铝液,铝液经过过滤系统的过滤后除去铝液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铝液从出液口排出,加热器对箱体加热能够防止铝液在过滤时凝固;注水管普通情况时凌空于注水口上方,与注水口上边缘有一定距离;在结束过滤后,需要对箱体内降温和冲洗时,通过丝杆升降机控制升降丝杆的高度,使得升降丝杆高度下降同时带动注水架下降,注水管插入注水口内,此时注水口内存积的铝液凝固的铝块被下戳的注水管推开,注水口被捅为通透,注水管插入注水口进入箱体内,从水管处注水,水便通过注水管进入箱体内进行降温和冲洗。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3.一种铸轧机用冷却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注液口101和出液口104;
24.所述箱体1内设有过滤系统;
25.所述箱体1顶板设有贯通的注水口4,箱体1上方设有注水架6,所述注水架6底部设有注水管5,所述注水管5处于所述注水口4上方,所述注水架6上还固定有升降丝杆9,所述升降丝杆9安装在丝杆升降机10上;所述注水管5的长度大于注水口4的贯通深度;
26.还包括有水管8,所述水管8与所述注水管5连通;
27.所述箱体1下方设有加热器2。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注液口101向箱体1内注入铝液,铝液经过过滤系统的过滤后除去铝液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铝液从出液口104排出,加热器2对箱体1加热能够防止铝液在过滤时凝固;
29.注水管5普通情况时凌空于注水口4上方,与注水口4上边缘有一定距离;
30.在结束过滤后,需要对箱体1内降温和冲洗时,通过丝杆升降机10控制升降丝杆9的高度,使得升降丝杆9高度下降同时带动注水架6下降,注水管5插入注水口4内,此时注水口4内存积的铝液凝固的铝块被下戳的注水管5推开,注水口4被捅为通透,注水管5插入注水口4进入箱体1内,从水管8处注水,水便通过注水管5进入箱体1内进行降温和冲洗。
31.通过上述实施例,防止了使用完箱体1后注水口4被凝固铝液堵塞,无法向箱体1内注水的情况。
32.具体的,箱体1的顶部还设有支撑板11,注水口4贯通支撑板11和箱体11顶部,支撑
板11为注水口4提供支撑,注水口4可以是由不锈钢制成的漏斗。
33.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各个注水口4上方均具有一个注水管5,所述注水架6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丝杆9,各升降丝杆9均安装在一个丝杆升降机10上。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升降丝杆9分别安装在注水架6左右两侧,注水口4和注水管5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注水口4和注水管5均匀分布布置。
34.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5采用钢管制成,其在下戳时具有足够的硬度能够顶开凝固的铝液。
3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溢流板102、翻水板105和第二溢流板103;所述第一溢流板102底端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的底部,第一溢流板102顶部与箱体1内的顶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翻水板105顶部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的顶部,翻水板105底部与所述箱体1内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溢流板103底端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的底部,第二溢流板103顶部与箱体1内的顶部之间留有空隙;第一溢流板102和第二溢流板103分别位于翻水板105的左右两侧;
36.第一溢流板102左侧的箱体1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106,第一溢流板102和第二溢流板103之间的箱体1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106,第二溢流板103右侧的箱体1底部设有一个下凹沉积槽106,各下凹沉积槽106底部打通并连接一个排液阀3。
3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从注液口101注入熔化的铝液,铝液在第一溢流板102的阻挡作用下,大部分大密度大颗粒的杂质发生沉积并被第一溢流板102挡下,第一溢流板102左侧形成第一沉淀区,杂质向下沉积并沉积在该区域的下凹沉积槽106内,去除一部分杂质的铝液翻过第一溢流板102向右流动;翻水板105对流过来的铝液进行扰流和缓流,被扰流和缓流的铝液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第二溢流板103对铝液阻挡,第一溢流板102和第二溢流板103之间形成第二沉淀区,杂质向下沉积并沉积在该区域的下凹沉积槽106内;经过两次沉淀净化后的铝液继续翻过第二溢流板103右行,在第二溢流板103右侧的区域中一些杂质继续沉淀至下凹沉积槽106中,经过三次沉淀净化的铝液从出液口104输出,这样便可得到净化后的铝液;在需要排出杂质的时候,打开排液阀3便可将下凹沉积槽106中的带有杂质的铝液排出,排出的铝液可重复使用,例如用于制作一些可以允许有杂质的铝材,或者可再做过滤后进入箱体1进行沉淀式过滤;期间,可通过加热器2对箱体1进行加热,以使得箱体1内保持高温,防止铝液固化。
38.具体的,加热器2可以是释放明火对箱体1进行加热,排液阀3一般设置在加热器2的非上方位置,即加热器2的明火不会烧到排液阀3。
39.此外,第一溢流板102、翻水板105和第二溢流板103的宽度与箱体1内宽一致,铝液只能从第一溢流板102的上方、翻水板105的下方、第二溢流板103的上方通过。
40.进一步的,所述排液阀3采用液态金属阀门,以排出带有大量沉淀杂质铝液。
4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102、翻水板105和第二溢流板103的本体高度相同。如图1所示,第一溢流板102、翻水板105和第二溢流板103各自的非固定端与箱体1的距离相同,以实现更好的沉淀效果和缓流效果。
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102、翻水板105和第二溢流板103采用高密度碳纤维硅酸钙板,该材料不会与铝液粘连,且其不会造成铝液中铁含量的增加,同时其使用后的清渣作业较为简单。
4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板102与其左侧的箱体1底面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以实现更好的挡流效果,能够将大部分杂质挡下,防止杂质翻过第一溢流板102。
4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溢流板103与其左侧的箱体1底面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以实现更好的挡流效果,能够将大部分杂质挡下,防止杂质翻过第二溢流板103。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