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682发布日期:2021-07-27 13:1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是一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且能改变紫外、可见或者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对高精度光学玻璃的需求增大。目前,高精密光学玻璃的制造是经过传统研磨,然后抛光得到。光学玻璃在研磨加工过程中,需要手动向运转的平面磨样机上添加研磨材料,加工效率较低,加工质量差,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光学玻璃的研磨加工效率较低,加工质量差,且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该装置不需要手动添加,能实现研磨材料按需自动供给,让操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样品本身上,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包括

电机。

储砂容器。

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储砂容器中,并由所述电机驱动。

连接管,连接着所述储砂容器和研磨机构。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包括:

转动杆。

第一转动桨,安装在所述转动杆上。

第二转动桨,安装在所述转动杆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限流阀,安装在连接管上。所述限流阀包括:

壳体,其内部为一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面为第一挤压面。

压紧机构,具有压块和螺杆,安装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压块具有第二挤压面,所述螺杆安装在与所述第一挤压面相对所述壳体一面上。

其中,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之间;所述第一挤压面和所述第二挤压面之间的间隙改变致使所述连接管变形,从而限流。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砂容器还包括一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在所述储砂容器侧面靠底部位置并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桨为螺旋桨,所述第二转动桨为方形桨。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为橡胶管。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块朝向所述空腔贯通方向的两侧为圆弧面。

可选地,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安装在所述压块邻近贯通的端部区域。

由上述公开的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储砂容器中搅拌混合研磨材料为研磨液,由连接管作为流体通道,自动向研磨机构输送研磨材料,不必手动添加研磨材料,保障加工人员安全,提高样品加工效率。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连接管导向研磨机构的位置,有目的精准供砂,提高加工效率和样品质量。

3.通过控制所述压紧机构,使所述连接管变形来控制研磨材料供给流量的大小,能稳定按需供给,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4.以连接管为研磨液的流动通路,由于连接管外的壳体和压紧机构配合对其进行挤压,以此实现研磨液流量控制。连接管为橡胶材质,其内壁光滑,与研磨液中磨料产生的摩擦作用小,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另一方面,壳体以及压紧机构未与研磨液接触,不存在磨料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限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当前光学玻璃传统研磨设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手动向研磨机构添加研磨材料,存在着研磨材料加入不均,加料不连续的问题。致使不能连续对光学玻璃进行研磨加工,从而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且手动加料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其结构如附图1~3所示,包括电机1、搅拌器2、储砂容器3、连接管4、限流阀5和研磨机构6。该装置先将研磨材料和水在储砂容器3中搅拌均匀,制得研磨液。研磨液再通过连接管4导入研磨机构6,进行光学玻璃加工。该装置无需手动添加,能实现研磨液按需自动供给,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具体的,电机1,安装在储砂容器3外。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朝上,且动力输出轴轴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1。

具体的,搅拌器2,悬空安装于所述储砂容器3内。搅拌器2的轴向中心和电机1的轴向转动中心平行。搅拌器2包括第二皮带轮21和转动杆22。转动杆22的轴向中心与电机1的轴向转动中心平行。转动杆22具有第一转动桨221和第二转动桨222。第一转动桨221为螺旋桨,所述第二转动桨222为方形桨。

其中,第二皮带轮21设置在转动杆22的上方。第二皮带轮21和第一皮带轮11在同一高度,且两者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动杆22为一圆柱体,分为第一段223和第二段224。第一段223位于储砂容器3内液面以下,第二段224位于液面上方。

第一转动桨221和第二转动桨222安装在第一段223上,且第一转动桨221位于第二转动桨222的下方。第一转动桨21有三个叶片,可带动流体上下对流。第二转动桨222有两个叶片,可带动流体横向流动。第一转动桨211的任意叶片和第二转动桨222的两个叶片均不在同一竖直平面,第一转动桨211和第二转动桨222能使研磨液搅拌充分,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

具体的,储砂容器3,用于搅拌存放研磨材料。储砂容器3顶面敞口,其侧壁下方设置有排液口31。本实施例中,以中空长方体型的储砂容器3为例说明。该中空长方体的顶面敞口,排液口31位于长方体右侧壁下部邻近底面位置处。

具体的,连接管4,为橡胶管,用于将储砂容器3中的研磨材料导入研磨机构6。连接管4与储砂容器3下方的排液口31相连。储砂容器3中的研磨材料通过排料口31进入连接管4,由连接管4导入研磨机构6。

具体的,限流阀5,安装在连接管4上。该限流阀5具有壳体51和压紧机构52。

壳体51,其内部为一贯通的空腔511。空腔511的一面为第一挤压面513。壳体51壁上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512。螺纹孔512的位置邻近壳体51贯通的端部区域,贯通方向朝向第一挤压面513。本实施例中,以长方体型的壳体51为例进行说明。壳体51内开设有长方体型的空腔511。第一挤压面513为一平面。连接管4穿过空腔51,其表面与第一挤压面513接触。在外力作用下,连接管4发生变形。当外力撤销时,连接管4可恢复形变。

压紧机构52包括螺杆521和压块522。螺杆521穿过螺纹孔512,一端伸入到空腔511内,其表面与螺纹孔512内部螺纹连接。压块522位于空腔511内,并与螺杆521活动连接。在螺杆521的调节下,压块522可在空腔511内移动。压块522朝向第一挤压面513的一面为第二挤压面523,其形状与第一挤压面513相同。连接管4从第一挤压面513和第二挤压面523之间的区域通过。压块522移动使得从第一挤压面513和第二挤压面523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时,会逐渐挤压连接管4,直至连接管4内流体通道完全被阻断。本实施例中,压块522为一平板,第二挤压面523为一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块522朝向空腔511贯通方向的两端的面为圆弧面,可避免当压块522压紧时,损坏连接管4。

限流阀5的工作原理是当连接管4、第一挤压面513和第二挤压面523之间未产生挤压时,研磨液以最大流量向研磨机构6流动。当螺杆521向连接管4的方向旋进时,压块522逐渐向第一挤压面513方向移动,并逐渐压紧连接管4。连接管4受压变形,流体通道变窄,从而起到限流作用。当连接管4变形至流通通道完全被阻断时,停止向研磨机构6供液。当螺杆521旋出时,连接管4因弹性自动恢复原形状,释放研磨液。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玻璃磨样机自动供砂装置的工作方式为:

螺杆521向连接管4的方向旋进,使连接管4变形完全阻断流体通道。将研磨材料和水加入到储砂容器3内,启动电机1。电机1带动搅拌器2以150~200rpm速度转动。搅拌器2转动过程中,第一转动桨211带动研磨液上下对流翻转,第二转动桨222带动流体横向流动,以加速研磨材料的分散。搅拌混合30min~60min后,慢慢旋出所述螺杆521,根据需要,确定旋出量。连接管4慢慢恢复形状,研磨液通过连接管4,经限流阀5导向研磨机构6。研磨液导向研磨机构6的过程中,搅拌器2维持旋转工作状态,可实现研磨液按需自动供给,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玻璃磨样机用自动供砂装置,通过设置一可自动搅拌的储砂容器3,用一连接管4连接着储砂容器3和研磨机构6。一方面,在加工前,先将研磨材料和水在储砂容器3中搅拌均匀为研磨液,储存备用。加工人员在加工过程中,只需通过调节控制限流阀5的开关大小就可以控制研磨材料的加入量,稳定输送,无需再人工手动向研磨机构6中添加研磨材料,避免加工不连续,保护加工人员安全。另一方面,以连接管4为研磨液的流动通路,由连接管4外的壳体51和压紧机构52配合对其进行挤压,以此实现研磨液流量控制。连接管4由于材质特性,内壁光滑,与研磨液中磨料产生的摩擦作用小,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并且壳体51以及压紧机构52未与研磨液接触,不存在磨料磨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