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

文档序号:26775434发布日期:2021-09-25 11:0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的腐蚀微动磨损试验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微动磨损试样采用手持方式预磨、抛光试样。对于不涉及到电化学测量的实验,由于在磨损实验过程中工作面有磨平效应,也监测不到试验参数的变化过程,对实验结果影响也较小。而对于有腐蚀测量的微动磨损实验,对摩副的接触面积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巨大,手持制备的试样很难获得重复性好的数据。因此,需要对该类试样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在微动腐蚀磨损实验中保证对摩副接触面积的稳定。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包括外套、球缺试样、弹簧、盲孔、小孔,具体结构如下:
6.圆柱外套中心轴线开设盲孔,盲孔内安装弹簧,弹簧的外径与盲孔内径相匹配;盲孔的盲端开一个小孔,小孔与盲孔相通;弹簧的里端采取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盲孔的盲端连接,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弹簧的原始长度短于盲孔的长度,球缺试样的平面对侧球面顶住弹簧,球缺试样的平面朝外、露在盲孔外,球缺试样的平面与外套下端面平齐。
7.所述的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沿直径三倍于球缺试样直径d的圆柱外套中心轴线,开设直径d、深度3d的盲孔。
8.所述的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盲孔直径为小孔直径的2~4倍。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作为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的装置,解决现有手持磨样易使球缺试样工作平面倒角的问题,进而是对摩副稳定全面接触,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示意图。
12.图中,1外套;2球缺试样;3弹簧;4盲孔;5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所示,沿直径三倍于球缺试样2直径d的圆柱外套1中心轴线,开设直径 d、深度3d的盲孔4,盲孔4内安装弹簧3,弹簧3的外径与盲孔4内径相匹配。盲孔 4的盲端开一个小孔5,小孔5与盲孔4相通,用于顶取球缺试样2。弹簧3的里端采取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盲孔4
的盲端连接,弹簧3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弹簧3用于给球缺试样2加载。弹簧3的原始长度略短于盲孔4的长度,球缺试样2的平面对侧球面顶住弹簧3,球缺试样2的平面朝外、露在盲孔4外,球缺试样2的平面与外套1 下端面平齐。
14.工作面磨平时,卡具的外套1下端面和球缺试样2平面同时接触砂纸,以避免球缺试样2平面倒角。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制备的试样,对摩副无倒角,数据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球缺试样、弹簧、盲孔、小孔,具体结构如下:圆柱外套中心轴线开设盲孔,盲孔内安装弹簧,弹簧的外径与盲孔内径相匹配;盲孔的盲端开一个小孔,小孔与盲孔相通;弹簧的里端采取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盲孔的盲端连接,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弹簧的原始长度短于盲孔的长度,球缺试样的平面对侧球面顶住弹簧,球缺试样的平面朝外、露在盲孔外,球缺试样的平面与外套下端面平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其特征在于,沿直径三倍于球缺试样直径d的圆柱外套中心轴线,开设直径d、深度3d的盲孔。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其特征在于,盲孔直径为小孔直径的2~4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的腐蚀微动磨损试验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球缺试样工作平面磨平卡具。该卡具包括外套、球缺试样、弹簧、盲孔、小孔,具体结构如下:圆柱外套中心轴线开设盲孔,盲孔内安装弹簧,弹簧的外径与盲孔内径相匹配;盲孔的盲端开一个小孔,小孔与盲孔相通;弹簧的里端采取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盲孔的盲端连接,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弹簧的原始长度短于盲孔的长度,球缺试样的平面对侧球面顶住弹簧,球缺试样的平面朝外、露在盲孔外,球缺试样的平面与外套下端面平齐。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手持磨样易使球缺试样工作平面倒角的问题,进而是对摩副稳定全面接触,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可重复性。可重复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胜利 段德莉 杨晓光 薛伟海 高禩洋 李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