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2135发布日期:2021-08-31 14:0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包安全残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



背景技术:

钢包是盛储钢水的容器,又是精炼设备的组成部分,是钢铁冶炼行业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炼钢厂、铸造厂炉前承接钢水,对钢水、铁水的精炼和处理,并进行浇注的环节,使用时间长,承受高温时间长。在钢包使用时,对于钢包包底的工作性能要求十分高,因为钢水在倒入钢包时,钢包包底受钢水的冲刷、侵蚀最为严重,包底出问题就是特大事故,一旦出现渗漏,现场很难控制,不仅整炉钢水报废,而且还会烧坏附属设备,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恶性事故。因此在钢包包底用材方面必需慎之又慎。

钢包在使用中必需连续跟踪,尤其到后期,对包底工作衬砖(包底砖)厚度必需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达到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最佳兼顾。

目前对包底工作衬砖残厚的判断有:(1)座砖辅助比较法;(2)氧枪辅助测量;(3)钢壳温度间接法。都是下线检测,这些方法不能够对包底砖的残厚进行精确检测,一般要求包底砖的残厚至少在150mm以上,而包底留渣钢会对判断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上述检测方法在检测时容易将包底的渣钢厚度一同进行测量,影响判断的结果,造成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在包底砖的内部下方位置设置不同材质的判定件,当钢水对包底砖进行冲刷并且该判定件显露出来时,工作人员可根据该判定件在高温下的颜色、亮度的不同,将判定件进行区分,从而将包底砖的残厚进行准确判断,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包括钢壳,钢壳的内部砌筑有耐火砖层,耐火砖层包括位于钢壳底部的包底砖与位于钢壳侧壁位置的包壁砖,包底砖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判定件,判定件的高度为150-200mm,判定件的下端与包底砖的底面相平齐。

所述判定件为杆状或矩形结构。

所述包底砖材质为刚玉尖晶石材质,判定件为加入氧化铬绿的刚玉尖晶石材质。

这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随着钢包在使用时受钢水的不断冲刷,尤其是包底砖上表面受到冲刷、侵蚀,使得整个包底砖厚度减小,当包底砖的厚度减小至使得判定件显露出来时,即包底砖完成充分利用,不可以再继续使用,此时需要对包底砖进行更换;在进行观测时,由于判定件为加入了氧化铬绿的刚玉尖晶石材质,在高温下,与包底砖的刚玉尖晶石材质所产生的颜色、亮度不同,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的观测并判断出包底砖的使用情况,确保包底砖残厚得到精确警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述包底砖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判定件,判定件的高度为150-200mm,判定件的下端与包底砖的底面相平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包底砖外形尺寸为300×150×100mm、或300×200×100mm,在钢包底部砌筑时采用立砌的方式,即包底砖在钢包内的厚度为300mm,包底砖的上表面为工作面,随着工作面受钢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其厚度逐渐减小,而冶金生产过程中,钢包包底砖的残厚至少需要150-200mm,低于150mm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将判定件的高度设计为150-200mm,在包底砖不断冲刷并厚度减小时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判定件的下端与包底砖的底面相平齐,这样是可以便于判定件与包底砖之间完成组装,将判定件放置在包底砖的制砖模具中间位置,然后再向模具内浇筑包底砖的制砖材料,实现快捷生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包底砖的内部下方位置设置不同材质的判定件,当钢水对包底砖进行冲刷并且该判定件显露出来时,工作人员可根据该判定件在高温下的颜色、亮度的不同,将判定件进行区分,从而将包底砖的残厚进行准确判断,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判定件与包底砖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标记:1、钢壳;2、包壁砖;3、包底砖;4、判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3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包括钢壳1,钢壳1的内部砌筑有耐火砖层,耐火砖层包括位于钢壳1底部的包底砖3与位于钢壳1侧壁位置的包壁砖2,包底砖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判定件4,判定件4的高度为150-200mm,判定件4的下端与包底砖3的底面相平齐。

所述判定件4为杆状或矩形结构。

所述包底砖3材质为刚玉尖晶石材质,判定件4为加入氧化铬绿的刚玉尖晶石材质,这样设置是由于判定件4与包底砖3在高温下所显示的颜色和亮度不同,便于工作人员对二者进行区分,当判定件4显露出来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的观测到判定件4,起到提示的作用。

此外,为了避免将所有的包底砖3内都加入判定件4,防止生产成本的增高,可以对钢包底部经常受到冲刷的冲击区位置的包底砖3加入判定件4,而其他位置依然采用刚玉尖晶石材质的包底砖3,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投入、缩短制砖的时间。

这种检测钢包包底砖3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随着钢包在使用时受钢水的不断冲刷,尤其是包底砖3上表面受到冲刷、侵蚀,使得整个包底砖3厚度减小,当包底砖3的厚度减小至使得判定件4显露出来时,即包底砖3完成充分利用,不可以再继续使用,此时需要对包底砖3进行更换;在进行观测时,由于判定件4为加入了氧化铬绿的刚玉尖晶石材质,在高温下,与包底砖3的刚玉尖晶石材质所产生的颜色、亮度不同,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的观测并判断出包底砖3的使用情况,确保包底砖3残厚得到精确警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壳,钢壳的内部砌筑有耐火砖层,耐火砖层包括位于钢壳底部的包底砖与位于钢壳侧壁位置的包壁砖,包底砖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判定件,判定件的高度为150-200mm,判定件的下端与包底砖的底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判定件为杆状或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底砖材质为刚玉尖晶石材质,判定件为加入氧化铬绿的刚玉尖晶石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钢包包底砖安全残厚的检测判定机构,包括钢壳,钢壳的内部砌筑有耐火砖层,耐火砖层包括位于钢壳底部的包底砖与位于钢壳侧壁位置的包壁砖,包底砖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判定件,判定件的高度为150‑200mm,判定件的下端与包底砖的底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包底砖的内部下方位置设置不同材质的判定件,当钢水对包底砖进行冲刷并且该判定件显露出来时,工作人员可根据该判定件在高温下的颜色、亮度的不同,将判定件进行区分,从而将包底砖的残厚进行准确判断,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伟;侯春玲;郜桥刚;王崇江;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