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2216发布日期:2022-03-04 22:3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弓形齿钉通常用在工程、木工以及建筑中,一般为尖头状的硬金属,常见的材质包括钢、铜与铁等。
3.人们在对弓形齿钉进行制作时,一般通过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随后将原料倒在模具中,等待模具中的弓形齿钉冷却成型后,再将模具中的弓形齿钉取出。如此对弓形齿钉进行制作的方式,需要人工手动对模具进行倒料,且需要人工将制作完成的弓形齿钉取出,使得制作工序较长。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辅助取料的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人工手动对模具进行倒料,且需要人工将制作完成的弓形齿钉取出,使得制作工序较长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辅助取料的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
6.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固定柱设置在底板上部一侧;储料箱,储料箱设置在两侧的第一固定柱之间;第一托板,第一托板对称式设置在底板上部;气缸,气缸的数量为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托板上部;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固定柱均设置在气缸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转轴均转动式设置在第二固定柱上;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固定板均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二夹具,第二夹具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夹具均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夹具,第一夹具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夹具均滑动式设置在第二夹具上;第一直线弹簧,第一直线弹簧设置在第一夹具与第一固定板之间;下料机构,下料机构设置在储料箱上;挡料机构,挡料机构设置在储料箱上。
7.其中,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之间;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滑动式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直线弹簧,第二直线弹簧设置在第一楔形块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第一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储料箱上;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楔形块滑动式设置在第一滑轨上;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固定柱设置在储料箱下部;绕线轮,绕线轮均转动式设置在第三固定柱上;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二楔形块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均设置在绕线轮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排料管,排料管的数量为两个,排料管转动式设置在储料箱上,排料管均与储料箱连通;导向轮,导向轮的数量为两个,导向轮均设置在排料管上;拉绳,拉绳
设置在导向轮与绕线轮之间;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设置在第一齿条上;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均设置在导向轮与储料箱之间。
8.其中,挡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储料箱内壁;挡板,挡板分别滑动式设置在两侧的第二滑轨内;第四楔形块,第四楔形块的数量为两个,第四楔形块均设置在挡板上;第五楔形块,第五楔形块的数量为两个,第五楔形块设置在第二楔形块上。
9.其中,还包括有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柱,第四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第四固定柱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二固定柱上;凸块,凸块分别滑动式设置在两侧的第四固定柱上;第三直线弹簧,第三直线弹簧设置在凸块与第四固定柱之间;第二托板,第二托板设置在底板侧部,第四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滑杆,滑杆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二托板上部;第四直线弹簧,第四直线弹簧设置在冷风机与滑杆之间,第四直线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冷风机,冷风机分别滑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滑杆上。
10.其中,还包括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三托板,第三托板设置在第一固定柱上;电机,电机设置在第三托板上;第二转轴,储料箱上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皮带,皮带设置在两根第二转轴之间;搅拌杆,搅拌杆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加热板,加热板设置在储料箱外侧。
11.其中,还包括有倒料机构,倒料机构包括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一转轴上;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对称式设置在底板上部,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收集箱,收集箱设置在底板上部。
12.其中,还包括有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有:第六楔形块,第六楔形块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一转轴上,第六楔形块与第一夹具连接;第五直线弹簧,第五直线弹簧设置在第六楔形块与第一转轴之间;第七楔形块,第七楔形块设置在齿条上。
13.其中,电机为伺服电机。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达到了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辅助取料的效果;2、通过将原料放置在储料箱中,通过第四楔形块间歇性将第五楔形块顶起,从而使得挡板间歇性向上移动,如此可以实现自动出料的效果;3、通过第六楔形块与第七楔形块进行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进行分离,如此可以辅助使用者进行取料。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风干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搅拌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搅拌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倒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脱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号:1_底板,2_第一固定柱,3_储料箱,4_第一托板,5_气缸,6_第二固定柱,7_第一转轴,8_第一固定板,9_第一夹具,10_第二夹具,11_第一直线弹簧,12_下料机构,121_第二固定板,122_第一楔形块,123_第二直线弹簧,124_第二楔形块,125_第三固定柱,126_绕线轮,127_第一齿条,128_第一齿轮,129_拉绳,1210_导向轮,1211_排料管,1212_第三楔形块,1213_扭力弹簧,1214_第一滑轨,13_挡料机构,131_第二滑轨,132_挡板,133_第四楔形块,134_第五楔形块,14_风干机构,141_第四固定柱,142_凸块,143_第三直线弹簧,144_第二托板,145_滑杆,146_第四直线弹簧,147_冷风机,15_搅拌机构,151_第三托板,152_电机,153_第二转轴,154_皮带,155_搅拌杆,156_加热板,16_倒料机构,161_第二齿轮,162_第二齿条,163_收集箱,17_脱离机构,171_第六楔形块,172_第五直线弹簧,173_第七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其中进行说明。
27.实施例1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配件生产用弓形齿钉成型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固定柱2、储料箱3、第一托板4、气缸5、第二固定柱6、第一转轴7、第一固定板8、第一夹具9、第二夹具10、第一直线弹簧11、下料机构12和挡料机构13,底板1上部后侧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柱2,第一固定柱2顶部之间设有储料箱3,底板1上部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一托板4,第一托板4上部均设有气缸5,气缸5上均设有第二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6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均设有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板8上均设有第二夹具10,第二夹具10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夹具9,第一夹具9与第一固定板8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11,储料箱3上设有下料机构12,储料箱3上设有挡料机构13。
28.当使用者需要制造钉子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将原料倒在储料箱3中,挡料机构13可以堵住储料箱3的开口位置,随后打开气缸5,通过气缸5带动第二固定柱6、第一转轴7及其上部件进行向下移动,使得下料机构12与挡料机构13进行配合,从而挡料机构13不再堵住储料箱3的开口位置,此时储料箱3中的原料会通过下料机构12下料至第一夹具9与第二夹具10之间的位置,下料完成后,气缸5带动第一固定柱2向下移动,当钉子冷却后,使用者可以将第一转轴7转动半圈,并拉动第一夹具9,使得第一直线弹簧11被拉伸,此时成型的钉子会向下掉出,当使用者不再对第一夹具9施加力时,在第一直线弹簧11的复位作用下,第一夹具9反向移动复位,并反向转动第一转轴7使其复位,当不需要对钉子进行制作时,关闭气缸5。
29.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5所示,下料机构12包括有第二固定板121、第一楔形块122、第二直线弹簧123、第二楔形块124、第三固定柱125、绕线轮126、第一齿条127、第一齿轮128、拉绳129、导向轮1210、排料管1211、第三楔形块1212、扭力弹簧1213和第一滑轨1214,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板8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1,第二固定板12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楔形块122,第一楔形块122与第二固定板121之间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123,储料箱3前侧设有第一滑轨1214,第一滑轨1214上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二楔形块124,第二楔形块124底部
均设有第一齿条127,储料箱3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柱125,第三固定柱125上均转动式设有绕线轮126,绕线轮126上均设有第一齿轮128,同侧的第一齿轮128与第一齿条127啮合,储料箱3上转动式连接有两个排料管1211,两个排料管1211分别位于第一滑轨1214左右两侧,排料管1211均与储料箱3连通,排料管1211上均连接有导向轮1210,导向轮1210与绕线轮126之间连接有拉绳129,导向轮1210与储料箱3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1213。
30.第一固定板8带动第二固定板121及其上部件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楔形块122与两侧的第二楔形块124接触,使得两侧的第二楔形块124分别沿第一滑轨1214向外侧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第一齿条127分别向外侧移动,通过第一齿条127与第一齿轮128啮合,使得绕线轮126转动对拉绳129进行收线,进而使得导向轮1210对拉绳129进行放线,从而两侧的排料管1211分别向内侧转动至第一夹具9的正上方位置,此时扭力弹簧1213发生形变,此时,储料箱3中的原料通过排料管1211流动至第一夹具9与第二夹具10之间的位置,当第一楔形块122向下移动至不与第二楔形块124接触时,在扭力弹簧1213的复位作用下,排料管1211反向转动复位,导向轮1210对拉绳129进行收线,绕线轮126对拉绳129进行放线,当第一固定板8带动第二固定板121和第一楔形块122向上移动时,第三楔形块1212会抵住第一楔形块122,使得第一楔形块122向前侧移动,第二直线弹簧123被压缩,当第一楔形块122向上移动至不与第三楔形块1212接触时,第二直线弹簧123带动第一楔形块122向后侧移动复位。
31.挡料机构13包括有第二滑轨131、挡板132、第四楔形块133和第五楔形块134,储料箱3内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131,第二滑轨131内均滑动式设有挡板132,挡板132上均设有第四楔形块133,第二楔形块124上均设有第五楔形块134,第四楔形块133与第五楔形块134配合。
32.第二楔形块124带动第五楔形块134向上移动,第五楔形块134将第四楔形块133和挡板132向上顶起,从而挡板132不再挡住储料箱3的开口,当第二楔形块124带动第五楔形块134向下移动,第四楔形块133不再抵住挡板132,在重力的作用下,挡板132向下移动复位,从而堵住储料箱3的开口。
33.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6-10所示,还包括有风干机构14,风干机构14包括有第四固定柱141、凸块142、第三直线弹簧143、第二托板144、滑杆145、第四直线弹簧146和冷风机147,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托板144,第二托板144上部均设有滑杆145,滑杆145上均滑动式设有冷风机147,冷风机147与滑杆145之间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146,第二固定柱6上均设有第四固定柱141,第四固定柱141上均滑动式设有凸块142,凸块142与第四固定柱141之间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143。
34.打开冷风机147,第二固定柱6带动第四固定柱141和凸块142向下移动时,凸块142抵住冷风机147,并带动冷风机147向下移动,冷风机147可以加速钉子冷却,此时第四直线弹簧146被压缩,当凸块142无法压动冷风机147向下移动,凸块142向前侧移动,使得第三直线弹簧143被压缩,如此,凸块142会与冷风机147脱离,当第四固定柱141带动凸块142向上移动至与冷风机147接触时,凸块142会被挤压,使得第三直线弹簧143被压缩,当凸块142不与冷风机147接触时,在第三直线弹簧143的复位作用下,凸块142复位,且再次位于冷风机147的正上方位置,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冷风机147时,关闭冷风机147即可。
35.还包括有搅拌机构15,搅拌机构15包括有第三托板151、电机152、第二转轴153、皮带154、搅拌杆155和加热板156,第一固定柱2上设有第三托板151,第三托板151上设有电机152,储料箱3上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53,电机152输出轴与左方第二转轴153底端连接,两根第二转轴153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皮带154,第二转轴153上设有搅拌杆155,储料箱3外侧设有加热板156。
36.打开电机152,通过皮带154带动第二转轴153和搅拌杆155进行转动,如此可以对储料箱3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加热板156可以对储料箱3中的原料进行加热,当使用者搅拌完成后,关闭电机152。
37.还包括有倒料机构16,倒料机构16包括有第二齿轮161、第二齿条162和收集箱163,第一转轴7上均设有第二齿轮161,底板1上部前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二齿条162,第二齿条162与第二齿轮161配合,底板1上部前侧设有收集箱163。
38.第一转轴7带动第二齿轮161向下移动,通过第二齿轮161与第二齿条162啮合,使得第一转轴7及其上部件进行翻转四分之一圈,使得第一夹具9与第二夹具10之间的钉子可以向下掉落在收集箱163中,当第一转轴7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二齿轮161与第二齿条162啮合,使得第一转轴7反向转动四份之一圈复位。
39.还包括有脱离机构17,脱离机构17包括有第六楔形块171、第五直线弹簧172和第七楔形块173,第一转轴7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六楔形块171,第六楔形块171与第一夹具9连接,第六楔形块171与第一转轴7之间设有第五直线弹簧172,第二齿条162上设有第七楔形块173。
40.第一转轴7带动第六楔形块171向下移动,第一转轴7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六楔形块171转动,通过第六楔形块171与第七楔形块173接触,使得第七楔形块173抵住第六楔形块171,从而带动第一夹具9向外侧移动,第五直线弹簧172发生形变,当第一转轴7带动第六楔形块171向上移动至不与第七楔形块173接触时,第五直线弹簧172带动第六楔形块171复位。
4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