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5337发布日期:2021-10-30 10:5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钢的精炼过程中,为了控制钢中氧含量,使氧含量降低,通常使用铝作为强脱氧剂进行脱氧,al与钢种的氧结合形成al2o3产物,精炼过程通过软吹时间使钢中al2o3上浮,但因生产节奏的影响和生产过程中不稳定,钢中的al2o3存在上浮不充分的情况,尤其是在连续浇注过程中,大包下渣会使中间包内夹杂物增加,会随着水口流入铸坯影响铸坯内纯净度形成夹杂物,造成夹杂物超标,且经常发生中间包浸入式水口上部絮流现象,严重时需要进行塞棒捣棒操作,产生质量废品,影响正常生产节奏,降低工作效率。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研发解决的是高碳钢中间包浇注过程中水口絮流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包括中间包、水口和水口套砖,水口为轴心加工有圆形通孔的圆柱,水口嵌入中间包底部;水口套砖包括上挡沿和套体,套体上部连接上挡沿,套体上加工有通孔,套体位于水口上部且与水口同轴连接。
7.优选的:所述套体为圆台,通孔位于套体轴心处,套体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上挡沿位于套体上端。
8.优选的:所述五个水口套砖单排阵列布置在中间包底部。
9.优选的:所述所述套体的高度为180mm,上挡沿的厚度为20mm,上挡沿的外直径为φ 350mm,通孔的直径为φ160mm,套体上端外直径为φ290mm,套体下端外直径φ260mm。
10.优选的:上挡沿和套体一体制造。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使水口上部突出中间包的高度增加,可有效的减少、降低中间包底絮积物在水口上部的聚集,提高钢水的可浇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铸坯内部夹杂物得到明显的改善,铸坯内夹杂物尺寸以1

2.5μm为主,尺寸大于5μm以上夹杂物数量较少,夹杂物平均尺寸在2μm左右,蓄水口造成铸坯损失降低50%;
13.本实用新型的套体的圆台外壁与中间包底部的圆孔内壁贴合,能够充分与水口上端重合,使其不留缝隙,安装简单,正常砌筑中间包时即可安装;
14.本实用新型的水口套砖适用于五机五流偏流流场。
附图说明
15.图1是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水口套砖的主视图;
17.图3是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的结构图;
18.图4是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的布置示意图;
19.图5是使用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后铸坯内部夹杂物密度示意图。
20.图中1

中间包,2

水口,3

水口套砖,31

上挡沿,32

套体,33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2.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2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包括中间包1、水口2和水口套砖3,水口2为轴心加工有圆形通孔的圆柱,水口2嵌入中间包1底部;水口套砖3包括上挡沿31和套体32,套体32上部连接上挡沿31,套体32上加工有通孔33,套体32位于水口2上部且与水口2同轴连接;中间包浸入式水口露出中间包底部的高度是固定的,受到钢水在中间包内流场的因素影响,钢中 al2o3絮积物沉积在中包包底,在钢水向水口流动过程中,沉积在包底的al2o3絮积物在水口上部聚集;安装水口套砖后,水口上部突出包底的高度增加,可有效的减少、降低中间包底絮积物在水口上部的聚集,提高钢水的可浇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铸坯内部夹杂物得到明显的改善,铸坯内夹杂物尺寸以1

2.5μm为主,尺寸大于5μm以上夹杂物数量较少,夹杂物平均尺寸在2μm左右,蓄水口造成铸坯损失降低50%。
24.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所述套体32为圆台,通孔33位于套体32轴心处,套体32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上挡沿31位于套体32上端,水口2为轴心加工有圆形通孔的圆柱,水口2嵌入中间包1底部的圆孔内,套体32位于水口2上部且与水口2同轴连接,套体32下端尺寸与水口2上端尺寸保持一致,同时套体32的圆台外壁与中间包底1的圆孔内壁贴合,能够充分与水口2上端重合,使其不留缝隙,安装简单,正常砌筑中间包时即可安装。
2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

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所述五个水口套砖3单排阵列布置在中间包1底部,水口套砖3为功能性耐火材料的水口套砖。
26.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
水口套砖,所述套体32的高度为180mm,上挡沿31的厚度为20mm,上挡沿31的外直径为φ350mm,通孔33的直径为φ160mm,套体32上端外直径为φ290mm,套体32下端外直径φ260mm,水口套砖3设计高度根据中间包留钢液面设计,水口套砖3高度的选择不超出中间包流钢量的高度,不影响钢水的收得率。
2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所述上挡沿31和套体32一体制造。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29.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包(1)、水口(2)和水口套砖(3),水口(2)为轴心加工有圆形通孔的圆柱,水口(2)嵌入中间包(1)底部;水口套砖(3)包括上挡沿(31)和套体(32),套体(32)上部连接上挡沿(31),套体(32)上加工有通孔(33),套体(32)位于水口(2)上部且与水口(2)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32)为圆台,通孔(33)位于套体(32)轴心处,套体(32)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上挡沿(31)位于套体(32)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水口套砖(3)单排阵列布置在中间包(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32)的高度为180mm,上挡沿(31)的厚度为20mm,上挡沿(31)的外直径为φ350mm,通孔(33)的直径为φ160mm,套体(32)上端外直径为φ290mm,套体(32)下端外直径φ26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沿(31)和套体(32)一体制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变高碳钢絮流的水口套砖,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解决的是高碳钢中间包浇注过程中水口絮流的问题。包括中间包、水口和水口套砖,水口为轴心加工有圆形通孔的圆柱,水口嵌入中间包底部;水口套砖包括上挡沿和套体,套体上部连接上挡沿,套体上加工有通孔,套体位于水口上部且与水口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使水口碗部突出包底的高度增加,可有效的减少、降低中间包底絮积物在水口碗部的聚集,提高钢水的可浇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铸坯内部夹杂物得到明显的改善,铸坯内夹杂物尺寸以1


技术研发人员:范世强 王海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