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2314发布日期:2022-02-26 00:3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理目的的磨削表面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所有工程施工领域,由于现场存放的钢筋保管不善,锈蚀是难以避免的。严重时钢筋就要降级使用,出现脱皮、掉锈等更加严重的情况时,极有可能按废品处理。对此,钢筋使用前一般进行人工除锈,此方法工效低,除锈效果差,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方便、除锈效果好的钢筋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5.一种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由支撑板下固定至少三个支撑腿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护板、第一刷、第一电机座、第一电机、第二刷、第二电机座、第二电机和导向架,
6.在支撑板的顶面取一直线作为基准线,所述基准线的两侧分别固定一块防护板;
7.第一刷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一块防护板的下部使第一刷可转动地设于两块防护板的下部,第一刷的中心转轴平行于支撑板且和所述基准线垂直;
8.第二刷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一块防护板的上部使第二刷可转动地设于两块防护板的上部,第二刷的中心转轴平行于第一刷的中心转轴,第二刷设于第一刷的正上方,第二刷刷毛的外周面抵住第一刷刷毛的外周面;
9.两块防护板的外侧分别固定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座的顶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刷的中心转轴;
10.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座的顶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刷的中心转轴;
11.支撑板上还固定一个导向架,导向架跨设于所述基准线上且设于两块防护板的一侧,导向架的支撑面和第一刷与第二刷这两者外周面的接触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2.所述的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是:导向架包括固定支脚、支架和搁板,固定支脚选用角钢,支架为u型槽,两个固定支架以一个直角面分别贴合并固定在所述基准线的两侧,支架的敞口向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贴合并用双头螺柱-螺母组件固定在一个固定支脚的另一个直角面上,搁板作为导向架的支撑面,搁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一个内侧面上,搁板平行于支撑板,支架的敞口为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构成导向口。
1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待除锈的钢筋设于导向架的支撑面上,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刷和第二刷作相向转动,将钢筋伸入第一刷和第二刷这两者的外周面之间并反复抽拉、旋转,第一刷和第二刷这两者持续转动通过刷毛
将铁锈从钢筋表面刷除直至钢筋表面光亮。除锈操作应逐段进行,抽拉钢筋的幅度一般控制在50cm~80cm。除锈时的操作人员数量根据钢筋长度确定,长度5m以内的钢筋,一人操作即可,大于5m时为安全起见一般不少于两人操作。除锈后应尽快使用,或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锈措施。
1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度2m以上无弯曲的锈蚀钢筋除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消除钢筋锈蚀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有效降低施工现场浪费,采用施工现场常用机具和易得材料,加工制作容易,操作方便,钢筋使用前随时使用随时除锈,除锈效果好,提高工效和工程质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俯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
21.一种固定式半自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底座1、防护板2、第一刷31、第一电机座32、第一电机33、第二刷41、第二电机座42、第二电机43和导向架5,如图1~图4所示,具体结构是:
22.底座1由支撑板11下固定四个支撑腿12构成,支撑板11如图1所示:图1中,i区域为防护板2安装位置,ii区域为导向架5安装位置,在支撑板11的顶面取一条对称轴作为基准线,所述基准线的两侧分别固定一块防护板2;
23.第一刷31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一块防护板2的下部使第一刷31可转动地设于两块防护板2的下部,第一刷31的中心转轴平行于支撑板11且和所述基准线垂直;
24.第二刷41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一块防护板2的上部使第二刷41可转动地设于两块防护板2的上部,第二刷41的中心转轴平行于第一刷31的中心转轴,第二刷41设于第一刷31的正上方,第二刷41刷毛的外周面抵住第一刷31刷毛的外周面;
25.两块防护板2的外侧分别固定第一电机座32和第二电机座42,第一电机33固定在第一电机座32的顶部,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刷31的中心转轴;
26.第二电机43固定在第二电机座42的顶部,第二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刷41的中心转轴;
27.支撑板11上还固定一个导向架5,导向架5跨设于所述基准线上且设于两块防护板2的一侧,导向架5的支撑面和第一刷21与第二刷31这两者外周面的接触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8.本实施例中:导向架5如图3所示:导向架5包括固定支脚51、支架52和搁板53,固定支脚51选用角钢,支架52为u型槽,两个固定支架51以一个直角面分别贴合并固定在所述基准线的两侧,支架52的敞口向上,支架52的两侧分别贴合并用双头螺柱-螺母组件54固定在
一个固定支脚51的另一个直角面上,搁板53作为导向架5的支撑面,搁板53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支架53的一个内侧面上,搁板53平行于支撑板11,支架52的敞口为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构成导向口。
29.本实施例制造时:
30.支撑板11选用10mm厚钢板,支撑腿12选用φ48mm钢管,底座1的长、宽和高分别为1.0m、1.0m和0.75m,支撑板11上切割八个50mm
×
50mm的方孔13,用于安装、调整防护板2的位置;
31.防护板2用厚度为4mm~5mm的钢板弯制;
32.第一刷31和第二刷41都选用钢丝刷,第一电机座32和第二电机座42都用厚度为4mm~5mm的钢板和l40mm
×
4mm的角钢焊接制成;
33.固定支脚51选用l40mm
×
4mm的角钢,支架52用用厚度为4mm~5mm的钢板弯制,搁板53选用厚度为4mm~5mm的钢板,搁板53和支架53之间的连接孔为长孔以便于调节高度。
34.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待除锈的钢筋6设于导向架5的支撑面上,启动第一电机33和第二电机43,第一电机33和第二电机43分别驱动第一刷31和第二刷41作相向转动,将钢筋6伸入第一刷31和第二刷41这两者的外周面之间并反复抽拉、旋转,第一刷31和第二刷41这两者持续转动通过刷毛将铁锈从钢筋6表面刷除直至钢筋6表面光亮。除锈操作应逐段进行,抽拉钢筋6的幅度一般控制在50cm~80cm。除锈时的操作人员数量根据钢筋长度确定,长度5m以内的钢筋,一人操作即可,大于5m时为安全起见一般不少于两人操作。除锈后应尽快使用,或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锈措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