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9145发布日期:2022-04-21 23:3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


背景技术:

2.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热加工工艺,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3.在金属铝的铸造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保持炉,常用的保持炉包括侧板、底板和天板,侧板和底板焊接,天板通过螺栓与侧板和底板构成的整体连接。由于在实际使用时保持炉内需要盛装铝液,因此底板的支撑强度尤其重要,若底板的支撑强度不足,容易导致保持炉内部铝液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以提高对底板的支撑强度,提高筑炉结构的稳定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包括固设于底板下表面的底面支撑件,所述底面支撑件和底板的接触面为平面;侧板的下端向下延伸有延展板,所述底面支撑件和延展板的板面垂直,且所述底面支撑件和延展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底面支撑件和延展板的接触面设置成方形或多边形。
8.进一步地,所述底面支撑件包括横向支撑件和纵向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支撑件沿纵向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
9.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支撑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底板短边的长度;所述横向支撑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底板长边的长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内面支撑件,内面支撑件和底面支撑件相对设置,所述内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侧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内面支撑件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交叉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纵向加强筋沿横向加强筋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底面支撑件背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炉脚。
14.进一步地,所述炉脚和底面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底面支撑件,能够提高底板的结构强度,由于底面支撑件和底板的接触面为平面,能够增大底面支撑件和底板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延展板的设置,能够对底面支撑件形成支撑,提高底面支撑件的支撑强度,通过延展板和底面支撑件的配合提高对底板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底板的结构强度,提高筑炉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持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中底板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中底板仰视图;
21.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22.图中:1、保持炉;11、底板;12、侧板;121、延展板;2、内面支撑件;21、横向加强筋;22、纵向加强筋;3、底面支撑件;31、横向支撑件;32、纵向支撑件;4、炉脚;5、连接组件;51、安装片;52、固定片;5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结合图1和图2,一种提高支撑强度的底板构造,用于提高保持炉1底板11的结构强度,使得保持炉1内部铝液不易泄露。保持炉1的侧板12均向下延伸有延展板121。保持炉1的底板11成水平,底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内面支撑件2、下表面设置有底面支撑件3,内面支撑件2和底面支撑件3相对设置。
25.结合图2和图3,内面支撑件2包括横向加强筋21和纵向加强筋22,横向加强筋21和纵向加强筋22均焊接在底板11的上表面,横向加强筋21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纵向加强筋22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加强筋21和纵向加强筋22均为圆柱结构,使得横向加强筋21和纵向加强筋22于底板11上的正投影为长方形,增大内面支撑件2和底板11的接触面积。
26.参照图3,横向加强筋21的两端分别和侧板12的内侧面焊接,由于横向加强筋21为四棱柱结构,使得横向加强筋21和侧板12的接触面为圆形,增大内面支撑件2和侧板12的接触面积,使得侧板12能够分担底板11的部分压力,使得底板11不易损坏。
27.参照图3,纵向加强筋22为多个,多个纵向加强筋22沿横向加强筋2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纵向加强筋22和横向加强筋21垂直,使得多个纵向加强筋22和横向加强筋21在底面的上表面构成网格结构,纵向加强筋22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侧板12内侧面焊接在一起,网格结构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提高底板11的结构强度。
28.结合图2和图4,底面支撑件3包括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均焊接在底板11的下表面,且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分别和其对应的延展板121垂直。横向支撑件31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支撑件31的长度等于底板11
长度方向两侧延展板121之间的距离,横向支撑件31和延展板121焊接在一起。横向支撑件31为三个,其中一个横向支撑件31位于底板11的中部、两个横向支撑件31分别位于底板11宽度方向的边缘处。
29.结合图2和图4,纵向支撑件32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延伸,纵向支撑件32的长度等于底板11宽度方向两侧延展板121之间的距离,纵向支撑件32为多个,多个纵向支撑件32沿横向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互相垂直,使得多个纵向支撑件32和三个横向支撑件31在底面的下表面构成网格结构,位于底板11下表面的网格孔和位于底板11上表面的网格孔相错设置。
30.结合图2和图4,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均由方钢制成,使得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与底板11的接触面均为长方形,底面支撑件3和底板11的接触面积,通过底面支撑件3和内面支撑件2的相互配合,能够从底板11的上下两侧实现对底板11的加强,进一步提高底板11的结构强度。
31.结合图2和图5,保持炉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炉脚4,本技术对炉脚4的数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4个炉脚4为例,4个炉脚4分别位于底板11的角部。炉脚4安装在底面支撑件3上,且炉脚4和底面支撑件3可拆卸连接,炉脚4和底面支撑件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
32.结合图2和图5,连接组件5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安装片51和固定片52,安装片51和固定片52均为水平,安装片51和底板11平行。安装片51和底板11分别设置于底面支撑件3的上下两侧,安装片51表面覆盖于横向支撑件31和纵向支撑件32的交叉处,安装片51部分横向支撑件31焊接、部分和纵向支撑件32焊接。固定片52焊接在炉脚4的上方,且固定片52和安装片51通过螺栓53连接,螺栓53的端部顺次贯穿于固定片52和安装片51后延伸至方钢的内部并和方钢固定连接。
33.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底面支撑件3和内面支撑件2的相互配合,能够从底板11的上下两侧实现对底板11结构强度的增强,由于底面支撑件3和底板11的接触面为平面,能够增大底面支撑件3和底板11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延展板121的设置,能够对底面支撑件3形成支撑,提高底面支撑件3的支撑强度,通过延展板121和底面支撑件3的配合提高对底板11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底板11的结构强度,提高筑炉结构的稳定性;
34.通过设置炉脚4能够实现对保持炉1的稳定支撑,同时通过炉脚4和底面支撑件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调整炉脚4的位置,使得整个保持炉1保持水平,进而实现底板11的均匀受力,使得保持炉1内部铝液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底板11、侧板12、延展板121以及底面支撑件3和内面支撑件2上,进而提高筑炉结构的稳定性。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