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7485发布日期:2023-09-14 23:1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蜗杆壳体铸件,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叫铸造。用铸造方法获得铸件叫铸造件。

2、铸件结构设计:保证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考虑铸造工艺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铸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对铸件的质量、生产率及其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3、现有的蜗杆壳体铸件在使用中发现,其冷却效果差,不方便装配,不方便调节,设备不方便清理,耐腐蚀效果差,当局部出现损坏,不方便检查维修,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上模组件、装配组件、下模组件和调温组件,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横梁,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四角,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油缸和升降板,所述油缸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在所述横梁下方,所述油缸下方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所述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相匹配,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均设置有所述调温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方四角设置有所述装配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与所述上模组件通过所述装配组件连接。

5、为了方便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合模,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装配组件包括驱动器、导向块、驱动盘、驱动杆、传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定位块,所述下模组件上方四角设置有所述导向块,所述上模组件下方四角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下模组件内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置有所述驱动盘和传动杆,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所述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盘啮合,所述主动槽内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槽内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和定位块,所述从动齿轮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盘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导向槽周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6、为了保证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合模的紧密性,本发明改进有,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上均设置有模腔,两组所述模腔相匹配,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密封缘,所述密封缘设置在所述模腔与所述装配组件之间,所述上模组件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缘与所述密封槽相匹配。

7、为了方便调节温度,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调温组件包括介质箱、驱动泵和冷循环管,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内均设置有所述冷循环管,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周侧均设置有所述介质箱,所述驱动泵一端与所述介质箱连接,所述驱动泵另一端与所述冷循环管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循环管输出端与所述介质箱连接,所述冷循环管设置在所述模腔周侧。

8、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辅助调节温度,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工作台和升降板上均设置有散热孔,两组所述散热孔内均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框、散热架和散热扇,所述散热框与所述散热孔相匹配,所述散热框内设置有散热架,所述散热架上设置有所述散热扇。

9、为了方便精确了解升降板高度,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油缸和驱动器相匹配。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均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下方设置有油缸,在位置传感器与油缸的协调控制下,方便调节升降板高度,进一步的,方便调节上模组件的高度。

13、该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进行合模时,导向块伸入导向槽,密封缘伸入密封槽,保证设备的密封效果,驱动器带动驱动杆旋转,驱动杆带动驱动盘旋转,驱动板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定位块从从动槽滑入定位槽,方便上模与下模合模。

14、该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驱动泵带动介质箱内的冷介质送入冷循环管,冷介质吸收热量后再次回入介质箱,散热框内设置有散热架,散热架上设置有散热扇,散热扇进一步提供辅助散热,方便物料冷却成型,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包括工作台(1)、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上模组件(6)、装配组件、下模组件(7)和调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2)和横梁(3),所述支撑杆(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方四角,所述横梁(3)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方,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油缸(4)和升降板(5),所述油缸(4)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在所述横梁(3)下方,所述油缸(4)下方与所述升降板(5)连接,所述升降板(5)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组件(6),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所述下模组件(7),所述上模组件(6)与所述下模组件(7)相匹配,所述上模组件(6)和下模组件(7)上均设置有所述调温组件,所述下模组件(7)上方四角设置有所述装配组件,所述下模组件(7)与所述上模组件(6)通过所述装配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驱动器(8)、导向块(10)、驱动盘(11)、驱动杆(12)、传动杆(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和定位块(16),所述下模组件(7)上方四角设置有所述导向块(10),所述上模组件(6)下方四角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10)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下模组件(7)内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置有所述驱动盘(11)和传动杆(13),所述下模组件(7)上设置有所述驱动器(8),所述驱动器(8)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12)连接,所述驱动杆(12)与所述驱动盘(11)啮合,所述主动槽内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14),所述从动槽内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15)和定位块(16),所述从动齿轮(15)一端与所述定位块(16)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5)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14)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4)与所述驱动盘(11)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杆(13)连接,所述导向槽周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16)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6)与所述下模组件(7)上均设置有模腔,两组所述模腔相匹配,所述下模组件(7)上设置有密封缘(17),所述密封缘(17)设置在所述模腔与所述装配组件之间,所述上模组件(6)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缘(17)与所述密封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组件包括介质箱(18)、驱动泵(19)和冷循环管(20),所述上模组件(6)和下模组件(7)内均设置有所述冷循环管(20),所述上模组件(6)和下模组件(7)周侧均设置有所述介质箱(18),所述驱动泵(19)一端与所述介质箱(18)连接,所述驱动泵(19)另一端与所述冷循环管(20)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循环管(20)输出端与所述介质箱(18)连接,所述冷循环管(20)设置在所述模腔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和升降板(5)上均设置有散热孔,两组所述散热孔内均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框(21)、散热架(22)和散热扇(23),所述散热框(21)与所述散热孔相匹配,所述散热框(21)内设置有散热架(22),所述散热架(22)上设置有所述散热扇(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4),所述位置传感器(24)与所述油缸(4)和驱动器(8)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蜗杆壳体铸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上模组件、装配组件、下模组件和调温组件,该高强度耐腐蚀的蜗杆壳体铸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均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下方设置有油缸,在位置传感器与油缸的协调控制下,方便调节升降板高度,进一步的,方便调节上模组件的高度,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进行合模时,导向块伸入导向槽,驱动器带动驱动杆旋转,驱动杆带动驱动盘旋转,驱动板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定位块从从动槽滑入定位槽,方便上模与下模合模。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诺精密汽车零部件(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