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烧结双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99364发布日期:2023-04-21 07:3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烧结双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烧结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末烧结双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粉末冶金工艺作为常见的金属成型方式,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压制成最终尺寸的压坯,不需要或少使用机械加工,用这种方法生产金属的损耗只有1%-5%,而一般的机械加工成型则会耗损金属的80%;粉末冶金工艺特别适合对统一形状数量众多的产品进行生产,它可以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

2、为了充分发挥粉末冶金材料的功能,研发人员设计开发了双层粉末冶金材料。申请号为cn202111552612.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铁基双层烧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表层粉末的铜含量大于基体层粉末的铜含量,烧结过程中,表层中的铜会有部分进入基体中,使表层形成更高的孔隙率,基体层形成更高的密度。金属的膨胀系数,因其成分、温度范围等不同,会存在差异,公开资料显示,一般认为铜的线膨胀系数为17.0μm/(m.k),铁的线膨胀系数:10-12μm/(m.k),显然铜的膨胀系数明显大于铁的膨胀系数。cn202111552612.8文献中的双层材料,由于表层和基体的铜含量不一样,在烧结过程中,铜的膨胀系数和铁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别,导致烧结出来的双层材料,表面发生变形,变形量较大,平面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烧结双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减少双层材料在烧结过程的变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粉末烧结双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双层烧结材料包括基体层和表层,所述双层烧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制备粉末:分别配制表层粉末和基体层粉末,所述表层粉末为铁基材料,铝含量为0.01-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表层粉末中铝含量为0.1~0.3wt%;所述基体材料为铁基材料,铝含量为0-0.01%,基体层粉末中的铝含量小于表层粉末的铝含量;所述表层粉末和基体层粉末中包括润滑剂、粘结剂,还包括铜、石墨、钼、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5、(2)压制压坯:模具在使用前作退磁处理,先称取表层粉末,填充到模具型腔中并铺平;然后称取基体层粉末填充到已经填充有表层粉末的模具型腔中,并铺平;然后进行压制成型制备得到压坯;

6、(3)烧结处理:将压坯放置在高温炉中,进行烧结处理,得到铁基双层烧结材料。优选的,所述烧结处理的温度为1080℃-1150℃,压坯放置时按照基体层朝下、表层朝上的位置放置;所述加热设备为高温炉。所述的高温炉可以为网带式烧结炉。

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铁基双层烧结材料,所述铁基双层烧结材料是采用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所得;所述表层的显微组织中含有铝元素,含量为0.01%-0.5%。优选的,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4mm,具体可以为1mm、2.5mm、3mm、4mm等数值。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铁基双层烧结材料的显微组织还包括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9、cn202111552612.8的专利文献,主要是通过控制表层粉末的铜含量大于基体层粉末的铜含量,烧结过程中,表层中的铜会有部分进入基体中,使表层形成更高的孔隙率,基体层形成更高的密度。但这种方式,由于表层和基体的铜含量不一样,在烧结过程中,铜的膨胀系数和铁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别,导致烧结出来的双层材料,表面发生变形,平面度较差,在制作机械零件时,加工量比较大,降低材料的利用率。

10、本技术在表层材料中添加铝,在烧结过程中,铝和铁发生反应,生成铁铝化合物,在反应时,铁元素和铝元素之间扩散系数的差异,可以起到造孔的作用,铝含量添加较多时,如大于0.5%,与铝反应的量比较多,表层材料就会变得疏松,材料的物理性能明显下降。本技术使用铝成分增加铁基材料表面的空隙率,与cn202111552612.8相比,可以减少材料配比中的铜的使用率,降低原材料成本;在烧结后,在表层材料相同空隙率的前提下,双层材料的变形量大幅度降低,可以减少后期材料的机械加工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的比重,使机械零件轻量化。

11、另外,铜属于国家战略物资,历来被世界各国作为仓单交易和库存融资的首选品种,而中国是全球电解铜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但中国铜资源极度匮乏,自给率不足30%,且呈现逐年扩大之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铜资源的消耗,具有重大意义。

12、fe-al系化合物包括fe3al、feal、feal2、fe2al5、feal3五种典型结构。富fe的fe-al系化合物具有b2和do3两种有序结构。b2型feal化合物密度为5.56g/cm3,do3型feal化合物密度为6.72g/cm3。本技术中,fe含量远远大于铝含量,属于富fe的条件。b2和do3两种有序结构,表1为1mol物质对应的体积,由表1可知,在本技术中,烧结反应产物无论是哪一种化合物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产物的体积都小于反应前fe和al的体积和,即相同量的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以后体积减少;体积减少,在材料内部就会出现孔隙,从而达到造孔的目的。

13、本技术中,表层材料的孔隙,一部分是由于fe和al反应后体积减少产生的孔隙,这部分孔隙不会引起表层材料的膨胀,即不会增加双层材料的变形量;一部分是铁和铝反应时,因扩散系数的差异,引起表层材料的膨胀,增加双层材料的变形量;这两部分效果相互作用和叠加,通过试验确定,添加铝成分时,表层材料会发生膨胀,这就导致双层材料产生一些变形量。

14、表1 fe、al及其化合物的密度和体积

15、 物质种类 物质的量 重量 密度 体积 fe 1mol 56g <![cdata[7.86g/cm<sup>3</sup>]]> <![cdata[7.123cm<sup>3</sup>]]> al 1mol 27g <![cdata[2.7g/cm<sup>3</sup>]]> <![cdata[10cm<sup>3</sup>]]> b2型feal化合物 1mol 83g <![cdata[5.56g/cm<sup>3</sup>]]> <![cdata[14.928cm<sup>3</sup>]]> do3型feal化合物 1mol 83g <![cdata[6.72g/cm<sup>3</sup>]]> <![cdata[12.51cm<sup>3</sup>]]>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