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1815发布日期:2022-06-24 22:5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不锈钢、铁、铜等材质的产品,使用研磨机对产品进行抛光、除锈等加工环节。
3.相关的公告号为cn2050749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研磨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端的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端的研磨斗,立柱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偏心轮相连接,偏心轮通过连接件与起振器的下端相连接,起振器的上端伸入研磨斗内,起振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隔震弹簧与立柱相连接,研磨斗内通过挡板设置有研磨室和废料储存室,挡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小颗粒筛孔,研磨斗的一侧设置有与研磨室相互连通的大颗粒出料口和与废料储存室相互连通的小颗粒废料出口。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研磨机对生锈的产品进行除锈时,生锈产品与研磨斗的内壁进行碰撞,研磨斗内壁光滑,不易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研磨的效率较低,研磨时间较长,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节约能源,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研磨斗,所述研磨斗的下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研磨斗设有打磨层,所述打磨层连接于研磨斗的内侧,所述打磨层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连接于打磨层的内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研磨石放入研磨斗内,再将生锈产品放入研磨斗内,驱动机构带动研磨斗振动,研磨石对生锈产品进行打磨,生锈产品与打磨层的凸起相互碰撞,凸起对生锈产品进行打磨,提高了研磨效率,减少了研磨时间,节约能源。
9.可选的,所述打磨层的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研磨斗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连接打磨层和研磨斗,便于将打磨层拆卸下,便于更换打磨层。
11.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件、起振器和若干隔振弹簧,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起振器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振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隔振弹簧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隔振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带动起振器振动,起振器带动研磨斗振动,研磨斗带动研磨石和生锈产品振动,使研磨石与生锈产品相互碰撞,使研磨生锈产品的过程更加便捷。隔振弹簧减少底座振动,使底座不易损坏,
有利于提高该研磨机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研磨斗的上端铰接有斗盖,所述斗盖与所述研磨斗之间设有搭扣,所述搭扣将斗盖锁紧在所述研磨斗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斗盖,再转动搭扣,将斗盖锁紧在研磨斗上,使研磨斗内的研磨石不易飞出伤人,提高了该研磨机的安全性。
15.可选的,所述斗盖开设有窗口,所述斗盖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固定连接于斗盖的窗口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透视窗观察研磨斗内生锈产品的研磨情况,便于及时关闭研磨机,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17.可选的,所述起振器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固定连接于起振器的外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防护起振器,使起振器不易损坏,提高了该研磨机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增大了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支撑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外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连接支撑环和底座,对支撑环起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该研磨机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通过设置打磨层和凸起,生锈产品与打磨层的凸起相互碰撞,凸起对生锈产品进行打磨,有利于提高生锈产品的打磨效率,进而缩短了研磨时间,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25.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环,支撑环增大了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底座的稳定性,使该研磨机不易发生倾斜现象。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机构;2、研磨机构;3、驱动机构;11、底座;12、支撑环;13、加强筋;21、研磨斗;22、打磨层;23、斗盖;24、透视窗;221、固定环;222、凸起;25、搭扣;251、转动扣;252、固定扣;31、电机;32、连接件;33、起振器;34、隔振弹簧;35、连接板;3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包括支撑机构1、研磨机构2和驱动机构3,研磨机构2位于支撑机构1的上方,驱动机构3位于研磨机构2的下方。支撑机构1支撑研磨机构2,有利于提高该研磨机的稳定性。需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时,将研磨石放入研磨机构2
内,再将生锈产品放入研磨机构2内,启动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带动研磨机构2振动,研磨石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
32.参照图1,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支撑环12和若干加强筋13,支撑环12与底座11的下端相连接,支撑环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外侧,支撑环12有利于成大底座1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该研磨机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少研磨机发生倾斜的现象。加强筋13周向均匀设置,加强筋13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支撑环12的上端与加强筋13的一直角边固定连接,加强筋13的另一直角边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外侧。加强筋13对支撑环12和底座11起支撑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该研磨机的稳定性。
33.参照图1和图2,研磨机构2包括研磨斗21、打磨层22、斗盖23和透视窗24,研磨斗21位于底座11的上方,打磨层22位于研磨斗21的内侧,打磨层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1,固定环221通过螺栓与研磨斗21可拆卸连接,打磨层22设有凸起222,凸起222固定连接于打磨层22的内侧。研磨斗21的上端与斗盖23铰接,斗盖23与研磨斗21之间设有搭扣25,搭扣25包括转动扣251和固定扣252,转动扣251与研磨斗21固定连接,固定扣252与斗盖23固定连接。斗盖23的一端开设有窗口,透视窗24固定连接于斗盖23的窗口处。
34.参照图1和图2,需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时,将研磨石放入研磨斗21内,再将生锈产品放入研磨斗21内,转动斗盖23,再转动转动扣251,连接转动扣251和固定扣252,连接斗盖23与研磨斗21,有利于减少研磨石飞出伤人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该研磨机的安全性。再启动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带动研磨斗21振动,生锈产品与研磨石相互碰撞,同时生锈产品与凸起222相互碰撞,凸起222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有利于提高研磨效率,进而有利于缩短研磨时间,进而有利于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打磨层22通过固定环221与研磨斗21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人将打磨层22拆卸下,有利于更换打磨层22。工人通过透视窗24观察研磨斗21内生锈产品的研磨情况,有利于及时控制驱动机构3的开关,进而有利于节约能源。
35.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连接件32、起振器33和若干隔振弹簧34,底座11的下端与电机31固定连接,电机31的输出轴与连接件3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32穿过底座11的一端与起振器33相连接,起振器33与研磨斗21固定连接,连接件32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5,连接板35位于底座11的上方,连接板35与隔振弹簧34周向均匀设置,连接板35的下端与隔振弹簧34固定连接,隔振弹簧34远离连接板35的一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
36.参照图1和图2,启动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件32转动,连接件32带动起振器33振动,起振器33带动研磨斗21振动,研磨斗21带动研磨石和生锈产品振动,便于使研磨时和生锈产品之间相互碰撞,使研磨生锈产品的过程更加便捷。起振器33设有防护层36,防护层36固定连接于起振器33的外侧,防护层36与生锈产品相互碰撞,有利于保护起振器33,有利于减少起振器33损坏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高了该研磨机的使用寿命。隔振弹簧34有利于减少底座11振动的现象,使底座11不易损坏,进一步提高了该研磨机的使用寿命。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节能型振动研磨机的实施原理为:需对生锈产品进行研磨时,将研磨石和生锈产品放入研磨斗21内,再转动斗盖23,使斗盖23与研磨斗21相抵触,再转动转动扣251,连接转动扣251和固定扣252。再启动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件32转动,连接件32带动起振器33振动,起振器33带动研磨斗21振动,研磨斗21带动研磨石和生锈产品振动,使研磨石与生锈产品之间相互碰撞。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