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510发布日期:2022-08-05 19:3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cb、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线路板在进行加工时需要进行磨边,这时就需要使用到相关的磨边设备。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不可以进行角度调节,在对线路板进行磨边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线路板进行换边,浪费了时间,减低了工作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具备可以进行角度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不可以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包括磨边装置主体,所述磨边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磨边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磨边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磨边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件,所述磨边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工作台隔板、支撑座、散热口以及活动结构,所述工作台隔板固定连接在磨边装置主体的上端,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磨边装置主体的下端,所述散热口开设在磨边装置主体的左侧,所述活动结构设置在磨边装置主体上。
7.优选的,所述活动结构为:连接块、连接座、发电机、放置框、橡胶板、运输皮带、第一凹槽、第一伸缩杆、移动板、隔音棉、第一电机、连接杆、第一圆槽、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板、第一齿轮柱、第二齿轮柱、连接柱、传送环带以及第一卡槽,所述磨边装置主体的后端外表面与连接块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后端外表面与连接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后端外表面与发电机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后端内表面与第一伸缩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发电机相连通,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端外表面与橡胶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后端外表面与放置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的内壁与隔音棉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的后端内表面与第一电机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圆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壁与第一转动板的外壁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内壁与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外表面与第一齿轮柱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柱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与第二齿轮柱的内壁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柱、第二齿轮柱与第一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传送环带的内壁,所述传送环带的外壁与运输皮带的内壁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5.1、该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可以进行角度调节,区别于传统的线路板磨边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对线路板的角度以及方向进行改变,可以在单次的磨边工作中,使装置可以对线路板多个边进行磨边操作,在进行磨边工作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线路板进行换边,不需要浪费时间多次对线路板进行换边操作,间接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机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皮带切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磨边装置主体;2、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4、驱动电机;5、打磨件;6、工作台隔板;7、支撑座;8、散热口;9、连接块;10、连接座;11、发电机;12、放置框;13、橡胶板;14、运输皮带;15、第一凹槽;16、第一伸缩杆;17、移动板;18、隔音棉;19、第一电机;20、连接杆;21、第一圆槽;22、第一转动槽;23、第一转动板;24、第一齿轮柱;25、第二齿轮柱;26、连接柱;27、传送环带;28、第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线路板加工用磨边装置,请参阅图1-4,包括磨边装置主体1,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滚筒2,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滚筒3,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
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件5,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工作台隔板6、支撑座7、散热口8以及活动结构,所述工作台隔板6固定连接在磨边装置主体1的上端,所述支撑座7固定连接在磨边装置主体1的下端,所述散热口8开设在磨边装置主体1的左侧,所述活动结构设置在磨边装置主体1上,散热口8用于对装置进行散热,所述活动结构为:连接块9、连接座10、发电机11、放置框12、橡胶板13、运输皮带14、第一凹槽15、第一伸缩杆16、移动板17、隔音棉18、第一电机19、连接杆20、第一圆槽21、第一转动槽22、第一转动板23、第一齿轮柱24、第二齿轮柱25、连接柱26、传送环带27以及第一卡槽28,所述磨边装置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连接块9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卡槽28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运输皮带14、第一齿轮柱24以及第二齿轮柱25,所述连接块9的后端外表面与连接座10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0的后端外表面与发电机1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的后端内表面与第一伸缩杆16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发电机11用于第一伸缩杆16的伸缩工作,所述第一伸缩杆16与发电机11相连通,所述第一伸缩杆16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板17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7的前端外表面与橡胶板13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橡胶板13可以保证移动板17在推动线路板时可以更加的稳定,方便后续磨边工作的进行,所述连接座10的后端外表面与放置框1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12的内壁与隔音棉1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12的后端内表面与第一电机19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隔音棉18可以有效的隔绝第一电机19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所述第一电机19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杆20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0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圆槽21,所述第一圆槽2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转动槽22,所述第一转动槽22的内壁与第一转动板23的外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槽22于第一转动板23的搭配使用,用于实现第一齿轮柱24的转动,也对其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所述第一转动板23的内壁与连接杆2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的前端外表面与第一齿轮柱2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0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柱26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6的外壁与第二齿轮柱25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柱24在第一电机19的作用下就会带动运输皮带14转动,实现线路板的运输,第二齿轮柱25用于方便运输皮带14转动,也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所述第一齿轮柱24、第二齿轮柱25与第一卡槽28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28开设在传送环带27的内壁,所述传送环带27的外壁与运输皮带14的内壁固定连接,传送环带27与运输皮带14用于对线路板进行移动。
23.在具体使用时,在需要使用装置对线路板进行磨边操作时,首先打开两个驱动电机4,这时装置上的两组第一滚筒2与第二滚筒3都会开始转动,并且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再将第一电机19打开,在第一电机19的作用下,会带动连接杆20通过第一转动板23沿着开设在连接座10上的第一转动槽22开始转动,当连接杆20发生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齿轮柱24转动,第一齿轮柱24转动后在第一卡槽28的作用下,会带动传送环带27以及运输皮带14开始转动,当传送环带27的作用下,会带动第二齿轮柱25沿着连接柱26转动,这样运输皮带14就能实现运输线路板的目的,将需要磨边的线路板首先放置在装置上靠右侧的第一滚筒2与第二滚筒3上,会在第一滚筒2与第二滚筒3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这样打磨件5就会对线路板进行磨边,当线路板移动至运输皮带14上时,就会在运输皮带14上向左移动,当线路板移动至最左侧时,在发电机11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杆16开始伸出,通过移动板17就会将线路板推到另一组第一滚筒2以及第二滚筒3上,随后就能对线路板的另一边进行打磨,中间不需要
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换边,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