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6514发布日期:2023-03-14 21:2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常常在钢中加入各种合金元素。一般来说,合金元素加入钢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钢容易获得马氏体,只有获得马氏体,钢的强度才有初步保证。对于高强韧合金钢的生产,淬火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淬火主要是指将钢材从高温奥氏体区急速冷却下来,以获得某一特定低温组织,例如马氏体、贝氏体等,一般多利用水、油或低温盐浴来做冷却,而等温淬火是得到贝氏体主要方法,传统的真空油淬炉难以控制淬油的温度,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有一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能够便于真空油淬炉内油液温度的调节,进而优化产品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包括油淬炉本体、支撑架和降温装置,所述支撑架设于油淬炉本体内并与油淬炉本体可拆式固定连接,用于放置待油淬物料,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降温循环回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油淬炉本体内油液的油温,所述降温循环回路包括换热管、制冷设备、循环泵和控制阀,所述换热管设于油淬炉本体内支撑架的下方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换热管包括并列的两个蛇形管构成,两所述蛇形管的一侧相互连通,另一侧均伸出油淬炉本体,与制冷设备、循环泵和控制阀形成降温循环回路。
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外框架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所述外框架与油淬炉本体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均与外框架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梁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连接的连接件。
7.优选地,各所述连接件分别包括连接杆和m型管卡,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另一端与m型管卡固定,所述m型管卡用于对并列的两蛇形管限位。
8.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耐热铜合金或者不锈钢。
9.优选地,所述油淬炉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均由同一所述通孔伸出,并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油淬炉本体内支撑架的上方,并且位于靠近支撑架的位置。
11.优选地,所述油淬炉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电机、转轴、安装板和搅拌叶片,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与油淬炉本体的外部下方,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油淬炉本体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
12.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换热管的下方,并与换热管之间留有间隙。
13.优选地,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的间距小于各待油淬物料单体的外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通过在油淬炉本体中设置降温装置,能够便于真空油淬炉内油液温度的调节,进而达到优化产品质量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将油淬炉中的油液抽出进行冷却或加热后再重新加入油淬炉中的方式来说,本实施例在对油液进行降温时,无需将炉内的油液抽出,大大降低了油液在降温过程中损失和被污染的几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支撑架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换热管的俯视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的连接件的剖视图
21.附图中,1-油淬炉本体,11-通孔,2-支撑架,21-框架,22-支撑梁,31-温度传感器,32-换热管,321-蛇形管,322-入口,323-出口,41-旋转电机,42-转轴,43-安装板,44-搅拌叶片,51-连接杆,52-m形管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2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
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韧合金钢生产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油淬炉本体1、支撑架2和降温装置,支撑架2设于油淬炉本体1内并与油淬炉本体1可拆式固定连接,用于放置待油淬物料,降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31和降温循环回路,温度传感器31用于监测油淬炉本体1内油液的油温,降温循环回路包括换热管32、制冷设备、循环泵和控制阀,换热管32设于油淬炉本体1内支撑架2的下方并与支撑架2连接,换热管32包括并列的两个蛇形管321构成,两蛇形管321的一侧相互连通,另一侧均伸出油淬炉本体1,与制冷设备、循环泵和控制阀形成降温循环回路。
30.初始状态下,降温循环回路的换热管32内无冷却介质,控制阀呈关闭状态,冷却介质均处于制冷设备中被预先制冷;通过温度传感器31可实时监测油淬炉本体1中的油液温度,若油淬炉本体1中的油液温度过高,则打开控制阀和循环泵,将经制冷设备制冷后的冷却介质送入换热管32中,换热管32内部冷却介质与其外部的油液换热,可对油液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当需要停止降温时,将控制阀由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后,循环泵再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将换热管32内残留的冷却介质完全抽送至制冷设备。
3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降温装置,能够便于真空油淬炉内油液温度的调节,进而达到优化产品质量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将油淬炉中的油液抽出进行冷却或加热后再重新加入油淬炉中的方式来说,本实施例在对油液进行降温时,无需将炉内的油液抽出,大大降低了油液在降温过程中损失和被污染的几率。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支撑架2包括外框架2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22,相邻支撑梁22之间的间距小于各待油淬物料单体的外径,以防止待油淬物件从支撑梁22之间的空隙落下;外框架21与油淬炉本体1可拆式固定连接,支撑梁22的两端均与外框架21固定连接,各支撑梁22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32连接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分别包括连接杆51和m型管卡,连接杆51的一端与支撑梁22固定,另一端与m型管卡固定,m型管卡用于对并列的两蛇形管321限位。在将支撑梁22安装进油淬炉本体1前,先将其通过个连接件与换热管32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最好是各支撑梁22与蛇形管321的直线段垂直,在组装完成后从俯视视角看,支撑梁22与换热管32共同组成网格状,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将支撑架2和换热管32完成组装后再整体装入油淬炉本体1中,使得安装也十分便利。
3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3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耐热铜合金或者不锈钢等导热性能良好且耐高温的材料。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油淬炉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11,换热管32的入口322和出口323均由同一通孔11伸出,并与通孔11密封连接,由于换热管32是并列的两个蛇形管321构成,两蛇形管321的一侧相互连通,另一侧均伸出油淬炉本体1,所以其入口322和出口323是在同侧的,可以通过一个口伸出,安装方便。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31可以设于油淬炉本体1内支撑架2的上方,并且位于靠近支撑架2的位置。
36.在本实施例中,油淬炉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电机41、转轴42、安装板43和搅拌叶片44,旋转电机41固定与油淬炉本体1的外部下方,旋转电机41的输出轴伸入油淬炉本体1与转轴42的一端连接,转轴42的另一端与安装板43连接,安装板43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44,搅拌装置设于换热管32的下方,并与换热管32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使油淬炉本体1内的油液温度更加均匀,也可以油液中的气泡以免其影响产品质量。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