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219发布日期:2023-01-03 22:4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保证轴和轴上传动件的工作位置和精度,减少摩擦和磨损,并承受载荷,外球面球轴承一般在内圈上带有锁紧装置,便于与轴进行安装固定,对于带顶丝装置的外球面球轴承,在生产过程中,套圈经淬回火后,需要使用感应线圈对内圈螺孔周围进行退火处理,以降低其硬度和脆性,防止在使用轴承中紧固顶丝时螺孔处出现爆裂。由于不同型号轴承内圈尺寸不一,更换相应型号的感应线圈后需调整线圈的位置,使其与内圈螺孔的退火位置一致,由于现有设备的加热机构是固定的,位置不能调整,使得感应线圈安装后位置难以与内圈螺孔位置对应,导致螺孔圆周表面加热温度不一而造成退火处理效果不佳,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退火时感应线圈与轴承工件的位置并不对应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包括第一底板,还包括:
6.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环、转盘、竖杆、放置台、第一电机、转动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顶端,所述转盘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环上,若干所述竖杆间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放置台固定安装在所述竖杆顶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外侧,所述转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带传动套设在所述转盘及所述转动件上,所述旋转机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上设置有感应线圈。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底板、端板、第一丝杠、移动座,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端板间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一丝杠间隔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端板中间,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移动座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伸缩端,所述感应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构上。
8.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一端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丝杠靠近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及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均传动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为三角带,所述皮带轮上对应所述第二传动带圆周开设有三角槽。
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丝杠、滑杆、承接座,所述移动座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第二丝杠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两个所述滑杆间隔固定安装在所
述第二丝杠两侧,所述承接座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杠上且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接座上。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丝杠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2.设置第一底板、旋转机构、调节机构、加热机构、感应线圈,当在放置台上放置工件后,旋转机构带动工件转动,调节机构带动加热机构、感应线圈前后左右上下移动,以适应工件的尺寸大小位置,通过加热机构、感应线圈对工件进行退火处理,更加便捷实用可靠,且适应性极强,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高效的退火处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第一底板1、旋转机构2、支撑架21、固定环22、转盘23、竖杆24、放置台25、第一电机26、转动件27、第一传动带28、调节机构3、第二底板31、端板32、第一丝杠33、移动座34、固定架35、第二丝杠36、滑杆37、承接座38、伸缩杆39、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实施例1
20.参照图1-4,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局部退火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还包括:
21.旋转机构2,旋转机构2包括支撑架21、固定环22、转盘23、竖杆24、放置台25、第一电机26、转动件27,支撑架2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上,固定环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顶端,转盘23转动套设在固定环22上,若干竖杆24间隔固定安装在转盘23上,放置台25固定安装在竖杆24顶端,第一电机26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外侧,转动件27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26输出轴上,第一传动带28传动套设在转盘23及转动件27上,旋转机构2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加热机构4,加热机构4上设置有感应线圈5。
22.调节机构3包括第二底板31、端板32、第一丝杠33、移动座34,第二底板31与第一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端板32间隔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31上,两个第一丝杠33间隔转动安装在两个端板32中间,移动座34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33上,移动座34上方设置有伸缩杆39,加热机构4固定设置在伸缩杆39伸缩端,感应线圈5固定安装在加热机构4上,调节机构3还包括第二丝杠36、滑杆37、承接座38,移动座34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5,第二丝杠36两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35上,两个滑杆37间隔固定安装在第二丝杠36两侧,承接座38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36上且与滑杆37滑动连接,伸缩杆39固定安装在承接座38上,先将工件输送至放置
台25上,此时转动转盘23,通过竖杆24带动放置台25转动,使工件旋转,然后,同步转动第一丝杠33,使得与第一丝杠33螺纹连接的移动座34移动,然后再转动第二丝杠36,使承接座38带动伸缩杆39移动,伸缩杆39为电动伸缩杆,便于调节,使得可以调节加热机构4及感应线圈5的位置,进而使感应线圈5与工件同心及高低位置相对应,便于对工件均匀加热进行退火处理。
23.设置第一底板1、旋转机构2、调节机构3、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当在放置台25上放置工件后,旋转机构2带动工件转动,调节机构3带动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前后左右上下移动,以适应工件的尺寸大小位置,通过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对工件进行退火处理,更加便捷实用可靠,且适应性极强,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高效的退火处理。
24.实施例2
25.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1中当在放置台25上放置工件后,旋转机构2带动工件转动,调节机构3带动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前后左右上下移动,以适应工件的尺寸大小位置,通过加热机构4、感应线圈5对工件进行退火处理,更加便捷实用可靠,且适应性极强,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高效的退火处理,然而,第一丝杠33及第二丝杠36不易转动,参照图1-4,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26.第二底板31一端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底板31一端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丝杠33靠近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及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均传动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为三角带,所述皮带轮上对应所述第二传动带圆周开设有三角槽,固定架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贯穿固定架35与第二丝杠36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一丝杠33同步转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杠36转动,提供驱动力的基础上也便于调节。
27.工作原理:先将工件输送至放置台25上,此时转动转盘23,通过竖杆24带动放置台25转动,使工件旋转,然后,同步转动第一丝杠33,使得与第一丝杠33螺纹连接的移动座34移动,然后再转动第二丝杠36,使承接座38带动伸缩杆39移动,伸缩杆39为电动伸缩杆,便于调节,使得可以调节加热机构4及感应线圈5的位置,进而使感应线圈5与工件同心及高低位置相对应,便于对工件均匀加热进行退火处理,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一丝杠33同步转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杠36转动,提供驱动力的基础上也便于调节。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