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8113发布日期:2023-03-04 01: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电路板废蚀刻液循环再生的提取铜板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


背景技术:

2.pcb生产制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铜废液,探索铜蚀刻过程的清洁生产技术,使铜蚀刻废液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在线循环再生,以彻底杜绝污染源及其污染扩散,也是pcb行业降低生产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现有生产线产生的废蚀刻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再生槽,在槽底部,通入电解槽产生的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将cu
+
氧化成cu
2+
,上层废蚀刻液溢流至废蚀刻液收集桶,桶内的废蚀刻液与再生液桶中存放的电清液输送至循环槽进行混合均质,之后分配至电解槽,进行电解。
3.废蚀刻液主要成分有cucl、cucl2、hcl、h2o和少量的蚀刻剂,调节再生槽内液体溢流至废蚀刻液收集桶,再由收集桶输送至电解槽,同时,电解线配有循环槽,可调配再生槽、电解槽、收集桶内的溶液量。电解槽内以电解的方式将铜离子电解成高纯度的铜板。电解完成后打开电解槽取出阴极,送至水洗槽,清洗后剥离附着的铜板,即为成品,为防止铜板中附着酸性溶液,将其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入库。
4.对于铜板的浸泡处理,通常是将多张铜板竖向放置于充满水的泡铜槽中,如图1所示,泡铜槽靠近槽体下方位置(距离地面约10cm)接排水管。浸泡后将整槽的水排掉后,会残留约10cm高的液面,这样有利于将从铜板上脱落的铜泥和铜颗粒保存到槽体底部,但是存在排水不净而导致残留电解液的铜板产生一定的腐蚀,浸泡出来的铜板边缘会存在一条宽度约10cm的绿色铜锈带,且该铜锈会随着时间变长而面积不断扩大,影响整个铜板的品质,从而影响铜板的销售价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浊刻液回收提铜过程的泡铜沥水装置,避免铜板底部残留电解液造成腐蚀,在不影响铜泥和铜颗粒的回收的前提下,保持铜板底部光亮无铜锈。
6.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包括可拆卸放置在泡铜槽底部的托盘,托盘底部一体连接并排设置的加强条,相邻加强条之间以及托盘外沿设置排水孔,加强条自由端部设置过水孔,托盘两侧边设置便于将托盘从泡铜槽取出的拿取口。
7.其中,所述相邻加强条之间设置沿加强条长度方向、呈直线型排列的若干圆形排水孔,托盘外沿周向排列等间距排列的半圆形排水孔。
8.优选的,所述加强条厚度为5~10mm,高度为50~60mm,位于托盘中间的相邻加强条之间的距离为50~60mm,位于托盘两侧最外端的加强条与托盘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0mm。
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两侧边设置倒斜角。
10.优选的,托盘1设置为长为1150mm,宽为980mm的pp材质的矩形盘体,所述过水孔是宽为80mm,最大高度为20mm的月牙型孔,其宽度方向为加强条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为自加强条自由端向内垂直延伸的方向。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2.本申请的结构简单,托盘上设置可快速向下排水的排水孔,加强条自由端设置利于底部水的流动,达到尽快排水的目的的过水孔,在铜板底部增加此装置后,铜板底部可以完全将水和药液沥干,取出的铜板光亮无铜锈,铜纯度可达99.8%以上,价值可观;
13.该托盘可拆卸放置在泡铜槽底部,方便取出对寄存在托盘上表面的铜锈进行冲刷清洁。
附图说明
14.图1为现有技术中泡铜槽浸泡铜板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申请的沥水装置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申请的沥水装置的侧视图。
17.图4为本申请中设置了沥水装置的泡铜槽浸泡铜板的示意图。
18.其中:1、托盘;2、加强条;3、排水孔;4、过水孔;5、拿取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0.如图2-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包括可拆卸放置在泡铜槽底部的托盘1,与泡铜槽体积相配合,托盘1设置为长1150mm,宽980mm的pp材质的矩形盘体,起到承托铜板的作用,托盘1底部一体连接并排设置的加强条2,增高底部排水空间的高度,并使铜板底部可以全部露出不受残留药水侵蚀,相邻加强条2之间以及托盘1外沿设置排水孔3,排水时,可快速从这些孔的位置向下排水,加强条2自由端部设置过水孔4,利于底部水的流动,达到尽快排水的目的,托盘1两侧边设置半圆形拿取口5,方便人员可用手抠住将托盘1取出。
21.其中,所述相邻加强条2之间设置沿加强条2长度方向、呈直线型排列的若干圆形排水孔3,托盘1外沿周向排列等间距排列的半圆形排水孔3。
22.优选的,所述加强条2厚度为5~10mm,高度为50~60mm,位于托盘1中间的相邻加强条2之间的距离为50~60mm,位于托盘1两侧最外端的加强条2与托盘1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0mm,方便拿取孔的设置。
2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2两侧边设置倒斜角,避免取出时对泡铜槽壁的剐蹭,也提高了取出托盘1使的空间便利性。
24.优选的,所述过水孔4为宽为80mm,最大高度为20mm的月牙型孔,过水孔4的宽度方向为加强条2的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为自加强条2自由端向内垂直延伸的方向。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放置在泡铜槽底部的托盘,托盘底部一体连接并排设置的加强条,相邻加强条之间以及托盘外沿设置排水孔,加强条自由端部设置过水孔,托盘两侧边设置便于将托盘从泡铜槽取出的拿取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加强条之间设置沿加强条长度方向、呈直线型排列的若干圆形排水孔,托盘外沿周向排列等间距排列的半圆形排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为长1150mm,宽980mm的矩形盘体,所述加强条厚度为5~10mm,高度为50~60mm,位于托盘中间的相邻加强条之间的距离为50~60mm,位于托盘两侧最外端的加强条与托盘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是宽为80mm,最大高度为20mm的月牙型孔,其宽度方向为加强条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为自加强条自由端向内垂直延伸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两侧边设置倒斜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蚀刻液回收提铜用的泡铜沥水装置,包括可拆卸放置在泡铜槽底部的托盘,托盘底部一体连接并排设置的加强条,相邻加强条之间以及托盘外沿设置排水孔,加强条自由端部设置过水孔,托盘两侧边设置半圆形拿取口。本申请的泡铜沥水装置在不影响水流动和向下排水的前提下,将铜板承托至一定高度,避免泡铜槽底部残留电解液浸泡铜板产生铜锈,提高了整个铜板的品质。提高了整个铜板的品质。提高了整个铜板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