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6623发布日期:2023-03-24 23:1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尺寸玻璃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大尺寸玻璃抛光设备领域,设备的上下抛光盘均贴有耗材,玻璃工件吸附在耗材表面,抛光时,大量研磨液从上抛光盘流液口流出,提高抛光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抛光后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同时也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但是在抛光完成后会有大量研磨液残留在玻璃表面,在取料前须先将玻璃表面的研磨液完全清除干净。如何实现抛光过程的全自动化,如何清理玻璃表面的研磨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现有的处理方式为人工清理,抛光完成后,由现场操作人员用硅胶刮板等工具将玻璃工件表面的研磨液清理干净,再取料。
4.一方面,现有的人工清理方式不能实现整个抛光过程全自动化的理念,且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5.另一方面,人工清理存在清理不完全的现象。当研磨液浓度高时,玻璃工件表面残留的研磨液会迅速结晶,而用硅胶刮板等工具难以将结晶在玻璃表面的研磨液清理干净,需同步加清水清理,导致抛光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能实现同时喷水和吹气,提升抛光效率。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支架上设有刮板,所述转轴与支架连接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架来回摆动以带动刮板在工件表面进行刮液动作,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喷嘴,各所述喷嘴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有进水管和进气管并用于通过进水管给管道供水以使喷嘴向工件表面喷水和通过进气管给管道供气以使喷嘴向工件表面吹气。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并用于通过两个电磁阀的配合使喷嘴在喷水和吹气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电磁阀和管道之间并用于防止水流向进气管。
11.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设有多个三通接头,所述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进水管和进气管连通,各所述喷嘴通过三通接头与管道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设于安装座上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并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转轴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靠近于安装座的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转轴紧贴的o型密封圈。
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支承转轴转动的轴承,所述轴承靠近支架的一侧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有与转轴紧贴的唇形密封圈。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块,各所述安装块与支架分别设于管道的两侧并对管道形成夹持。
16.进一步的,各所述喷嘴为扇形。
17.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喷嘴沿支架的延伸方向均布于管道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进水管和进气管连通的管道,水路和气路共用一路,实现了喷嘴的喷水和吹气的集成,在工件抛光完成后,刮液机构带动刮板做来回刮液动作,能实现同时喷水和吹气,清水喷射出的压力能直接使玻璃工件表面的结晶研磨粉冲刷干净,同时也能使研磨液的浓度降低,喷水及吹气也能覆盖到刮板上,清理掉附着在刮板上的研磨液和研磨粉,以延长刮板的使用寿命,正压吹气则能先将玻璃表面的部分研磨液吹走,更易于硅胶刮板清洁,刮板在清水和气压的共同协助下,能高效地将工件的研磨液刮净,直到完全清理干净为止;该刮液机构在实现抛光自动化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整个抛光工序的时间,取代了人工作业,提升了抛光效率,提高了玻璃抛光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的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例说明:
25.1、支架;11、安装块;2、转轴;3、刮板;4、驱动组件;41、安装座;42、电机;43、减速机;44、联轴器;5、喷嘴;51、管道;6、进水管;61、电磁阀;62、三通接头;7、进气管;71、单向阀;8、防水罩;81、o型密封圈;9、轴承;91、压盖;92、唇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喷水吹气集成的刮液机构,包括支架1和转轴2,支架1上设有刮板3,转轴2与支架1连接并通过驱动组件4驱动支架1来回摆动以带动刮板3在工件表面进行刮液动作,支架1上设有多个喷嘴5,各喷嘴5连通有管道51,管道51连通有进水管6和进气管7并用于通过进水管6给管道51供水以使喷嘴5向工件表面喷水和通过进气管7给管道51供气以使喷嘴5向工件表面吹气。通过与进水管6和进气管7连通的管道51,水路和气路共用一路,实现了喷嘴5的喷水和吹气的集成,在工件抛光完成后,刮液机构带动刮板3做来回刮液动作,能实现同时喷水和吹气,清水喷射出的压力能直接使玻璃工件表面的结晶研磨粉冲刷干净,同时也能使研磨液的浓度降低,喷水及吹气也能覆盖到刮板3上,清理掉附着在刮板3上的研磨液和研磨粉,以延长刮板3的使用寿命,正压吹气则能先将玻璃表面
的部分研磨液吹走,更易于刮板3的清洁,刮板3在清水和气压的共同协助下,能高效地将工件的研磨液刮净,直到完全清理干净为止;该刮液机构在实现抛光自动化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整个抛光工序的时间,取代了人工作业,提升了抛光效率,提高了玻璃抛光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28.本实施例中,进水管6和进气管7上均设有电磁阀61并用于通过两个电磁阀61的配合使喷嘴5在喷水和吹气两种状态之间转换。电磁阀61为先导式电磁阀,通过电磁阀61能独立控制进水管6和进气管7,从而能自由切换喷嘴5的喷水和吹气。
29.本实施例中,进气管7上设有单向阀71,单向阀71位于电磁阀61和管道51之间并用于防止水流向进气管7。通过单向阀71的设置能防止水流到进气管7内从而影响吹气效果。
30.本实施例中,管道51上设有多个三通接头62,管道51通过三通接头62与进水管6和进气管7连通,各喷嘴5通过三通接头62与管道51连通。通过多个三通接头62能方便安装各管路,也便于维护工作。
31.本实施例中,管道51上还设有快换接头,使管道51位于支架1上的一段能够拆分,从而可以方便取下支架1。管道51位于支架1上的部分由两根喷管组合,能实现同时喷水或同时吹气,并提高了喷嘴5作用的覆盖面积大。
32.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包括安装座41和设于安装座41上的电机42和减速机43,减速机43的输入端与电机42传动连接,减速机43的输出端设有联轴器44,联轴器44与转轴2传动连接并通过电机42的驱动带动转轴2转动。通过电机42和减速机43能方便实现转轴2的转动,进而很好地控制支架1的摆动。
33.本实施例中,转轴2上设有靠近于安装座41的防水罩8,防水罩8远离安装座41的一侧设有与转轴2紧贴的o型密封圈81。通过o型密封圈81能防止水通过防水罩8与转轴2之间的缝隙,也能通过在防水罩8的四周用内六角平端紧固螺钉进行固定,从而调节防水罩8的高度。
34.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1上设有支承转轴2转动的轴承9,轴承9靠近支架1的一侧设有压盖91,压盖91上设有与转轴2紧贴的唇形密封圈92。通过唇形密封圈92能防止水进入轴承9内,从而延长了轴承9的使用寿命。
35.本实施例中,将一对单列角接触球的轴承9背靠背安装与轴承座内,中间加入外隔套和内隔套,压盖91安装于轴承座的顶部,唇形密封圈92安装于压盖91的顶部内圈,共同组成轴承座组件,转轴2的伸入端穿过轴承座组件内,并在伸入端上套装压紧隔套,用精密锁紧圆螺母锁紧。
36.本实施例中,支架1上设有多个安装块11,各安装块11与支架1分别设于管道51的两侧并对管道51形成夹持。通过多个安装块11便于固定管道51,进而固定喷嘴5并使其能够朝向设定的方向。
37.本实施例中,各喷嘴5为扇形。扇形的喷嘴5面更广,便于喷水和吹气,能提高清洁的效果。
38.本实施例中,多个喷嘴5沿支架1的延伸方向均布于管道51上。均布的喷嘴5能够在清理工件表面时,工作表面受到的喷水和吹气均匀。
39.本实施例中,支架1上设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支架1的支撑强度,使整套机构能够平稳地进行来回刮液的动作。
40.本实施例中,刮板3为硅胶皮,并通过压板紧固安装在支架1上。
41.本实施例中,支架1通过安装板安装于转轴2上,通过安装板能调节支架1与安装座41之间的距离,也能调整喷嘴5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方便找到最佳的刮液位置,也便于安装支架1。
42.本实施例中,安装板上设有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架1的摆动角度,以便进行摆角度的限位,来回摆动的动作次数可根据实际设定。
43.工作原理:
44.电机42通过联轴器44驱动转轴2转动,带动支架1来回摆动,使管道51和刮板3一起做来回往复运动。
45.进水管6和进气管7均都由电磁阀61控制,进水管6和进气管7经过一个三通接头62后进入水气共用管路的管道51,再由一个三通接头62连接两根喷管,喷管上安装多个喷嘴5;需要吹气时,进水管6电磁阀61关闭,进气管7上的电磁阀61打开,则喷嘴5开始吹气;需要喷水时,进水管6电磁阀61打开,进气管7上的电磁阀61关闭,则喷嘴5开始喷水。能根据实际工序来调整抛光机的系统程序,玻璃工件抛光完成后,刮液机构启动,刮完一个来回后,下抛光盘旋转相应角度,继续启动刮液机构,如此反复,直到将研磨液完全清理干净为止。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